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組織豪傑去抗日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回 徐玉山的一家(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回 徐玉山的一家(一)

聞起來怪香,其實盒蓋子不開啟,也就是聞著香香而已!

既然自己的心結開啟了,陳蘋對韓行的態度也就好多了,畢竟工業上的許多事情,還得韓行搞大創意,提大想法,搞大設計。不過,她還是和韓行保持著一般同志的關係。

幾個人都是一些老同事了,說說笑笑地很快來到了博平縣的徐大衚衕。

徐大衚衕村就座落在博平縣徒駭河的西岸,這個地方怪了,是一些紅土地,而別的地方不是鹽鹼地就是沙土地。鹽鹼地土質差,鹽鹼重了,別說莊稼了,草都不長,而沙土地呢,既漏肥也漏水,也不是理想的莊稼地。

而種莊稼最好的地,應該是紅土地,也就是粘土地。只有粘土地,才土質好,既不漏肥也不漏水。徐大衚衕這一塊紅土地,就是一塊發展農業的風水寶地,還有一個更為便利的條件是,那就是背靠徒駭河,有充足的水源。

徐老爹的家,也算是一個大家庭,有50多間房,近百畝的耕地,還和別人經營著一個油坊,徐老爹生有七男一女,全家共有19口人。

別人一看,徐老爹這不就是一個大地主嗎,一定是吃香得喝辣的,魚肉鄉民,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其實不然,在當時那種落後的農業條件下,三四畝地才能養一個人,光這近20口人的吃飯,也就吃光了六七十畝地的產量。

徐老爹家的生活,平時也就是喝白粥,吃窩窩,就鹹菜。按現代來說,也就是屬於一個貧民的生活。

1935年“華北五省自治”後,魯西北陷入了混亂狀態,潰兵劫掠,土匪蜂起,廣大人民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老大徐玉山目睹國破家亡的悽慘局面,按捺不住一腔憤慨,憂慮國難匪患,暗下決心,決不能眼看著自己的家鄉在國難匪患中毀於一旦。

為了對付土匪的搶掠,徐家衚衕附近28個村子的群眾自發的組織了“聯莊會”。1936年,徐玉山被推選為徐家衚衕28個村子的“聯莊會”的大鄉長,組織群眾保家防匪。

1937年12月26日,日軍一步炮混合聯隊300餘人,自禹城出發南侵,企圖取道茌平、東阿在滑口過黃河迂迴包圍濟南。當時任聊城專員兼保安司令的範築先得到訊息後,立即命令茌平、博平民團武裝前去阻擊日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博平縣徐玉山等也迅速組織民軍武裝迎敵,並將村中多年閒置的大土炮也抬了出來。茌平、博平等縣的民團數百人,夜襲了南鎮之敵,造成了敵人自相慘殺,死傷40餘人。並在徒駭河的南岸設防阻敵,連續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斃敵百餘人。

次日,我高唐、博平、茌平民團又與敵激戰於徐大衚衕。範築先的炮兵發現了日軍正在周老莊一場院裡集結訓話,當即命令炮兵向敵群裡打了幾炮,炮彈落在了敵群中,敵人死傷慘重,向前寸步難行,天黑後逃回高唐縣。

這個時候,**博平縣工委書記謝鑫鶴來到了徐大衚衕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徐玉山很快就接受了**的領導,走上了一條發動、武裝群眾,建立游擊隊,獨立自主開展遊擊戰爭的道路,很快發展成為一支近千人的抗日武裝。

1938年初,這支隊伍編入了範築行的32支隊。

就在這年春天,徐玉山由32支隊黨支部和一名黨員介紹,加入了中國**,從一位樸素的愛國主義者成長為一名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1938年11月15日,聊城被日軍攻破,範築先將軍以身殉國,第32支隊潰散,徐玉山仍帶著32支隊在博平一帶活動。

1939年1月,八路軍築先縱隊建立。博平工委書記謝鑫鶴派32支隊的李健民到冠縣和築先縱隊的張維翰取得了聯絡。

1939年2月7日,李健民拿著築先縱隊的命令,回到博平縣胡屯老官李一帶,宣佈脫離國民黨縣長王家佑的束縛,32支隊正式擴編為築先縱隊的第七團。徐玉山為團長,李健民任政治部主任,周紫珊為參謀長,部隊活動在博平、茌平、高唐、清平一帶。

七團建立不久,就和其它部隊配合,在博平縣胡屯的雙營村打了日軍一次伏擊。儘管當時武器低劣,但戰士們作戰勇敢,打敗了幾百名裝備精良的日軍。除殲滅一部分日軍外,還繳獲了一大批戰利品。後來,七團又在博平西的林橋附近襲擊了堅決與人民為敵的山東保安旅11旅的齊子修部。

1939年初,博平縣、區兩級抗日民主政權逐步建立起來,徐玉山任博平縣第一屆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在條件較好的三區、六區、七區建立了三個區政權,由徐玉璧、賈靖五、王懷遠分別任區長。

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七團的強大,引起該地區日軍、治安軍、國民黨駐軍的強烈不滿。國民黨第四專區袁聘之曾帶著二三百人的部隊到博平駐紮,或威脅或利誘以拉攏徐玉山,企圖收編七團。

又來了一個所謂華北“剿匪司令”王玉幹,此人專門收羅地痞流氓,橫行鄉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他千方百計地詆譭七團,並以高官厚祿等條件收買了七團二營營長周成文發動叛亂。

徐玉山在李健民的協助下,槍斃了周成文,平定了叛亂。

國民黨縣長王家佑看到七團的力量越來越大,便妄圖擠跑和瓦解七團。他以縣長的名義調動七團,遭到徐玉山的拒絕後,又生出一計,停發七團原本就少得可憐的軍餉,並煽動一部分人去找徐玉山要軍餉。

徐玉山緊緊依靠黨組織,團結廣大官兵,當眾揭露了他們的陰謀,並抓住了煽動鬧事的搗亂分子。

敵人的威脅利誘並沒有使七團屈服,但國民黨政府的停餉卻在部隊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波動。這一帶因為災害歉收和土匪蜂起,部隊出現了嚴重的缺糧。七團的戰士們多是博平一帶的人,許多戰士家中也沒有飯吃,所以許多戰士也只能是找到部隊,要求給解決吃飯問題。

為解決部隊給養和軍屬吃飯問題,徐玉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想來想去,也只有從自己的家裡往外拿糧食。於是領著一部分戰士,對他們說道:“走吧,跟著我找糧食去。”

徐玉山領著一部分戰士來到了自己的家中,給老二玉琛要了鑰匙。玉琛還問:“你要糧倉鑰匙幹啥?”

徐玉山說:“你就甭管了。”

徐玉山將多年積存的糧食倉門開啟,對戰士們說:“裝吧,這幾千斤糧食作軍糧,再分給軍屬一部分。只要有我徐玉山吃的,就不能讓鄉親們餓著。”

戰士們一看,這不是徐團長的家嗎,哪裡還敢裝糧食,一個個地呆在了那裡。

徐玉山笑著說:“怎麼都愣著啊,快裝吧!”說著,自己先拿起布袋裝起來。

儘管徐玉山自己裝,別的戰士還是不敢裝。有一個戰士說:“徐團長啊,我以為是到哪裡吃大戶呢,原來是你的糧食啊!我們不敢裝。”

徐玉山大聲地吼叫著說:“我叫你們裝,你們就裝,這是我自己的糧食怕什麼?”

徐老爹雖然是開了幾家公司,但那也是慘淡經營,盈不了幾個錢,見來了這麼多的兵,以為是土匪又來搶糧了,急得是大喊大叫:“老二、老三、老五,快快來人啊,動手搶啊是不是?我家老大在部隊上當兵吃糧,你們要是敢搶的話,也不打聽打聽這是誰的家。老大來了,豈能饒了你們?”

這時候,徐玉山從戰士們中間走了出來,拉住了徐老爹,走進了西屋裡,對徐老爹說:“爹啊,咱隊伍上缺糧,你說叫我怎麼辦啊?我看,先從咱家裡捐出一部分吧,戰士們吃飽了好打鬼子。你一定願意吧!”

徐老爹也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見是老大徐玉山領著人來的。他想了想,說:“我以為是土匪呢,原來是你領著人來的。老大啊,你還不知道爹的脾氣,為了打鬼子,我這條命搭上都願意!咱又不是那土抱財主,不能家裡放著糧食,讓部隊上捱餓是不是。你們需要,就拿去吧!”

徐玉山離開家後,都是大弟弟徐玉琛在家料理著家務,掌握著財權,看到這個情景,卻是氣不過,對徐玉山氣呼呼地說道:“大哥啊,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也不想想,自從你走了後,家裡的事情你操過心嗎,下過力嗎?包括大嫂和你的這些孩子們,吃什麼,喝什麼,不都是我們給你包著嗎?噢,你不來送點兒錢,送點兒糧食也就算了,還領著人來上家裡拉糧食。你維了人了,你吃飽了,我這裡這十幾口人吃什麼,喝什麼?拍拍良心想一想,你這樣做對嗎?還騙了倉庫的鑰匙,說不用我管。你普拉普拉腚走了,我們就曬乾魚了……”

徐玉山見大弟說得合情合理,不由得放下了布袋。戰士們聽了這番話,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更不敢裝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