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盜墓之敲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不同尋常的瀑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不同尋常的瀑布

大頭恰巧在此時走了過來,將手裡的東西塞到我手裡,一屁股在旁邊坐下來,勾著我肩膀道:“找不到就算了,不怪你,是咱們這次太被動,也是那幫人手黑,先找出路吧,等回去重整旗鼓,再和他們過過招。”

漢生挖回來的是紅薯,大頭烤熟了用大葉子包著,薄皮上流著糖漿,我掰開一半,黃瓤上還冒著熱氣,咬了一口,燙的直咧嘴。

我邊吃邊指著遠山給他看:“能看出來什麼嗎?”

我們多次出生入死,大頭也算瞭解我敘事的語序,一聽我這話裡頭的意思,兩隻眼睛立馬來了神,先問我:“怎麼的,你這是有啥發現了?”

“你先看。”我埋頭對付起手裡的紅薯,他自己在那嘖嘖的瞅了半天也沒有結果,等我吃完搓搓手,問他:“看出來什麼沒?”

他皺眉看著遠山:“山,這山,山的那邊是不是得有點什麼?”他嘗試看向我。

“嗯,有。”我點點頭:“有一群藍精靈。”

“他們活潑又聰明?”大頭接道。

我嘆口氣:“不是山,是流下來的瀑布,注意那幾條瀑布。”

大頭歪頭看了看,眼睛突然亮了起來,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哦哦哦,他娘的,這幾條瀑布長得都一樣。”

“沒錯,瀑布的成因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岩石型別差異導致的。比如河流從堅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岩石河床,柔軟的河床被侵蝕的就很快,相連接處,坡度就會更陡,形成瀑布。再有就是古代有一大塊熔岩從河床下擠上來,硬化後就就在河道裡形成了‘牆’,阻攔河水,咱們國家的壺口瀑布就是這樣形成的。還有一種情況,古代冰川切入,這個不是特別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頓了頓讓他消化,繼續道:“但這三種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然作用力形成,如同世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自然界也不會有兩條一模一樣的瀑布,因為各種作用力的不同,角度,衝擊力,距離,位置,石質,水量,形成原因等等,這種差異會在時間的作用下被無限放大,所以你根本不會看到兩條一模一樣的瀑布,除非--”

“除非這些瀑布都是人修的?”大頭看向我。

我點點頭:“這也是我剛剛猜到的,實在是太像了,幾條瀑布可以說角度不同之外,其餘基本上一模一樣,忽略周圍相似的地質條件,至少可以說明一點,它們的形成時間幾乎相同,這就基本能確定是人為的了。”

“修這幹嗎,水上娛樂專案,搞一群美女嬉戲?”大頭正納悶,突然醒悟過來,一臉興奮的道:“是不是入口就在瀑布後面?真是妙啊,將陵墓入口隱藏在瀑布後面,芬芳,牛逼啊,你真是個可愛的小天才。”

“你說那是花果山的水簾洞。其實不然,如果要把入口修在瀑布後面,實在是沒必要搞這麼多,迷惑性吧也談不上,畢竟一條條試過來總能找到正確的入口。”我說。

“那是幾個意思?”

“我也是剛剛想通的。關鍵點根本就不在瀑布,而是水。修瀑布是為了引水。”我斷言道。起初我也沒想明白,直到我看見下面那面湖泊,才想到了關鍵,在這幾個方向修建瀑布,並非是做風水局,也無關任何詭譎手段,只是要發揮瀑布最直觀的作用,引水,而這些水最後又會注入到湖泊裡。這也是二爺手札上教的,看事情要看它的本質。

我說:“重點就是水,因為那裡是窪地,所以最後所有的水都會集中流進湖裡。”

“那就是說他們想修的其實是這個湖?”大頭把目光轉向下面那片靜謐的湖泊。

“我換個問題問你,假如對方沒有費盡周折的開鑿瀑布,引水下來,你說那裡原本是什麼樣?”我問他。

“還能是啥,是個大土坑……我操,龍坑?”他吃驚的再次望向那片坐落在莽莽群山中的湖泊。

想通了這層,再看向四周高大陡峭聳入雲霄的連綿山峰,這面湖就顯得有些詭異了,彷彿一位看似人畜無害卻潛藏在陰暗角落裡的操縱者。這裡看似鳥語花香,實際這深山中的腹地恐怕比我們去過的那些窮山惡水還要兇險。

“有一點我想不明白,如果這下面就是龍坑,為什麼要用水灌上,有什麼說道嗎?”大頭奇怪道:“豈不是自己淹了自己的墓穴?莫不是這墓主是顆酸菜?”

我搖搖頭,一臉遺憾之色:“關於這點我也沒有想通。”

“那怎麼辦,下去看看?”大頭提議道。

“我並不建議,按你說的,沒有人會用水淹自己的陵墓,走水,是犯了大忌,我斷定不了下面有什麼,貿然下水太危險了。”我皺著眉。

大頭一聽也洩了氣,我又思考半天也沒想到其中的關聯,只好先將目前的猜測同步給了趙顧和漢生,漢生聽完沒有開口,我看看趙顧,他也頭眉緊鎖,沒個頭緒。

一直坐到深夜,雖然先前得出了鬼猴子上不了峰上的結論,不過我們幾人還是輪番守夜,以防萬一,其餘的人保持休息,因為我們決定明天先下到湖邊去看看,也許會有線索。

一夜相安無事,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下到叢林裡必然要重新面臨鬼猴子的問題,所以我們決定速戰速決,無論是否發現線索,都要在太陽下山前返回峰上。

下山還算相對容易,就在我們即將要達到湖邊的時候,敏銳的漢生發現了異常,他在林中發現了一條已經完全被植被覆蓋不可見的山路,雖然我們一丁點也看不出差異,不過漢生卻斷定原本那裡有一條被踩出的路,只是荒廢了許久。

大頭幾乎都快趴上去看,結果回來還是搖搖頭,這種恐怖的洞察力,恐怕也只有漢生具備。他仔細觀察過後,從痕跡上判斷,得有幾十年了。

我們對視一眼,不出意外,就是趙三水他們當年經過時留下的了,我心想看來湖泊的判斷是正確的了,現在就差最關鍵的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