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謫仙之我為妖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聲名鵲起(第二卷大結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三章 聲名鵲起(第二卷大結局)

次日,榆城血案的訊息傳遍地府、陰司,整個地府全境都震驚了。

這可不同於在地府內征伐厲鬼王,陰卒戰死的是不少,可他們面對敵人是跟更強的厲鬼將甚至是厲鬼王。

這次被害的可是陰差,地點還是在人間,不是說人類很弱小嗎?

人間怎麼可能會出現能團滅幾百名陰差,還有不少鬼將的恐怖存在呢?

據說十殿閻王聽聞後大為震怒,即刻請地府小議事會的全體成員召開緊急會議。

隨後十殿閻王聯名下旨:大索天下,務必要抓住殺害陰差的魔王歸案,為榆城四百餘名同僚報仇。

但由於該魔王乃魔族人士,陰司沒有線索可供追蹤,只能退而求其次,令各地嚴加關注該魔王行蹤,一經發現立刻飛報陰司。

另:據傳該魔王魔功深厚,實力非凡,希望各地諸侯發現以後不要輕舉妄動,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傷亡。

經查,地府巡察司負責人,原部~鬼~將~軍、現任地府遼東侯兼吉省都城隍,節制三省司馬王,該員就任以來貪圖享樂、不思進取。

血案發生地,就在該員的轄區左近,該員身為巡查司主管卻未能及時察覺,有瀆職之過。

但慘案發生後該員能及時、妥善應對危局,在魔王手中搶回滯留人間的亡魂七千餘。

並迅速派遣麾下鬼差進入榆城善後,又接引滯留亡魂三千餘名,所以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然,榆城城隍系統遭受魔王重創,只餘留守陰差三、五人(鬼),已無力承擔勾魂接引之職能。

為保證陰陽平衡,人間穩定,責令該員迅速抽調能員,前往榆城重建該系統。

由於近年來城隍系統名存實亡,特命以榆城為試點,取消城隍制度,以兵馬司負責原城隍系統所有職能。”

因原城隍系統內陰神級別較高,而兵馬司品級太低,考慮到諸陰神無法以高品級就任低職務。

所以取消榆城原城隍系統內,下轄文武判官、各司陰神、甘柳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原由屬地官員所兼職位,日、夜遊神職能劃歸地府巡查司負責。

地府的一些各地諸侯,被陰司的這套組合王八拳給打懵了。

在了詳細的解了十殿閻王的旨意之後,他們立即向小議事會發聲反對。

然後....反對意見被小議事會駁回了。

真相就是真相,雖然陰司說的不甚詳細,但誰都不是傻子。

這事兒裡面的貓膩大了去了,別的不說,被搶回來的滯留在人間的七千餘亡魂是怎麼回事?

如果陰司的旨意不合規矩,議事會能不發聲反對?

為什麼燕山伯司馬越本人也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要知道被取消的城隍系統,不是全部,只是一個榆城。

被裁撤了的這些職務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兼任這些職務的陰神,不是已經失蹤了,就是長期不在任上的。

佔著茅坑不拉屎,你想幹什麼?鬧出這麼大的亂子,不藉機取消你的職務還留著你?

還有,既然是魔族行兇,為什麼會在旨意上出現那個“另。”的說明。

如果真是魔族行兇,不該是一經發現就不死不休嗎?不是應該除惡務盡的嗎?

不是該先派人纏鬥,然後在確定魔王的方位以後,調集大軍也要鎮壓到底的嗎?

怎麼還考慮要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傷亡呢?這不是陰司的一貫作風啊!

再看對王的處罰,說是不獎不罰,可怎麼把榆城兵馬司的組建交給他了?

而且日夜遊神的神職給取消了以後,職能也交給了他的巡察司,這是不獎?這是大獎好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等於是把榆城,從燕山伯的領地中劃分出去了,燕山伯在榆城地界安排人可以。

但他們只能負責地府的事情,人間的事兒他們是一點兒插手的餘地都沒有了。

陰司對榆城的處置就相當於一次縮編,可縮編的也太狠了。

把一個州城隍(三品靈佑侯)衙門,直接降為七品的兵馬司衙門了。

雖然級別低了,但負責的事情基本還是那些,權利沒變,這屬於換湯不換藥。

當然,如果屬地的陰神中,確實有不想丟掉插手人間權利的,也可以以高級別就任低職務。

可兵馬司的指揮才是七品官,有人肯放棄自己的陰神職位,放著三、四品的鬼將不當。

去當個八品甚至從九品的小吏,然後聽一個七品的指揮調遣?

這就好像是活生生的把一個守備師,縮編成了一個守備連,雖然幹的活還是一樣。

但原來的團~級~幹~部,能認可自己調過去以後當班長嗎?雖然幹的還是團~長的活。

陰神跟陰差不是一回事,校~官跟士~官也同樣不是一回事好吧!

而王的部下就不同了,不管是原本東三省城隍系統內的鬼差,還是屬於巡查司的龍冢內的鬼修。

他們中很多人(鬼)都是白身,就算是當個從九品的小吏也是升遷了。

而龍冢的鬼修對享受什麼級別的待遇根本就無愛,他們要的是控制力跟地府內的影響力。

表面上看,這次的事件王是獲利者,因為他可以給部下提供升遷的機會來收買人心。

但更準確的說,龍冢才是真正的獲利者,誰都知道王已經投靠龍冢了。

沒有龍冢的幫忙,就沒有他現在的代理都城隍的職位。

在他負責的巡查司中,有好幾千人(鬼差)是龍冢弟子陣亡以後成就的鬼修。

現在所有的地府諸侯都明白了一個事情,那就是龍冢的勢力終於打破了封鎖。

它們進關了。

而日、夜遊神的職能都歸了王,也就是說龍冢的野仙沒有了監督跟制約。

它們也可以進關了,起碼在榆城所屬的七千多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它們可以自由活動了。

難道還指望同屬龍冢勢力的日、夜遊神舉報、懲罰龍冢的野仙?

而龍冢是“那個人”創立的,有了這個前進基地。

就等於他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露出了獠牙,地府諸侯誰還敢在人間得瑟?

而且這道旨意的背後還隱含著一個重要的意思。

以後再發現那個地方的代理城隍不作為,導致滯留的亡魂擾亂人間。

誰知道那個叫殿下的魔王,會不會再重演一次榆城的事件?

誰還想玩忽職守、以身試法的就儘管試試。

運氣好的就降級、去職,運氣不好的,就會像劉慶孫一樣屍骨無存。

地府內的很多諸侯心裡很苦,僵持的局面被打破了。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他們渾水摸魚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

有傳聞,榆城事件發生以後,陰司內的大佬,包括十殿閻王中的幾位當天都喝多了。

根據陰謀論,誰得利、誰受益,誰的嫌疑最大這一觀點。

所以有傳言,說有陰司內的大佬跟龍冢真人結盟了,這次的事件是他們合謀的結果。

可據瞭解內情的權威人士分析,發生的這一切只是一個巧合,也只能是一個巧合。

因為龍冢真人已經好久沒有露面了,據說他正率隊在妖界征伐。

何況這樣大的事情,就算是十殿閻王也不敢跟他合謀。

用上萬滯留人間的亡魂來開啟僵局,太冒險了。

一個處理不當,被這些滯留的亡魂驚擾了人間,就是塌天之禍。

這個鍋就算他們是大佬也背不起,也沒人(神)能背的起。

最關鍵的是,龍冢內部也沒有人有實力能做到這點,請注意,這裡說的是人。

因為誰都知道,龍冢控制的戰鬥序列中除了鬼修就是野仙,唯獨沒有人。

龍冢真人是他們當中唯一的一個人類。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偏偏就是一個人類,但又不是龍冢真人親自出手。

權威人士還表示,“殿下”的魔族身份是假的,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位妖王。

眾所周知魔族是很少噬靈體的,他們需要的是血肉。

而“殿下”身邊就有一隻實力強大的妖獸,就是它吞噬了很多鬼差。

所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只一個巧得不能再巧的巧合。

陰司跟龍冢不過是適逢其會,然後迅速的抓住並利用了這個機會,僅此而已。

該分析經過有心人刻意傳播以後,妖王“殿下”之名響徹地府,令人(鬼)聞之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