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從1998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7章 香江酒會之行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7章 香江酒會之行2

(這章二合一,背景介紹較多,不想看的可以跳過哦!)

後世經常會有人問起,為什麼港片在九十年代最輝煌之後開始斷崖式下跌,最終走向陌路……

林東峻曾經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畢竟香江電影輝煌時期留下的經典影片太多了,內地很多80後、90後青少年當年都是看著盜版的香江電影成長起來了的……

不過他之前只是很粗略的和朋友吹水的時候很片面的聊過,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畢竟,他前世真正進入這個圈子的時候,香江電影的衰落已經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也沒有人沒事去過問他,即使是本地的從業者。

今天來到這個酒會,大家當然會聊到這個問題,而且還有不少人滿懷期待憧憬著香江電影的復興……

為什麼這個號稱東方好萊塢的亞洲影視產業中心在短暫的輝煌之後逐漸沉寂了呢?這五六年已經讓讓不少的從業者感覺是如此的漫長,他們已經嘗試過各種出路了,依舊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資金、市場、人才、創意,好像突然一切都離他們遠去了……

這也是這幫電影人一直懷念的年代,隨便拍一部電影都能掙到大把的資金,誰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呢?

林東峻搖晃著杯中的紅酒,聆聽者眾人對香江電影的一些言論,並且不斷根據一些記憶以及目前這些親歷者的言論做出一些判斷……

說起香江電影黃金年代產出的影片,每個人恐怕都能說出幾部,不過如果大家仔細檢視這些電影的出品年代的話,很容易就發現這些電影基本都是在85年—96年這段時間出品的。

這十二年間,程龍的功夫武俠片、發哥的熱血英雄片、星爺的草根喜劇片壟斷了香江本土的票房排行榜。

而香江本土的年冠票房記錄也從3000萬增加到了5700萬,達到了階段歷史的頂峰。這個成績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沒有被突破,所以最後才稱這是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

特別是92年這一年,這一年是香江電影的黃金巔峰之年。

這一年星爺的五部作品《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2》票房大爆發,包攬了香江本地票房前5名。

這一年,港片的收入也達到了歷史峰值:港片本土收益歷史性的達到12.4億港幣,海外收益也達到18.6億,同樣是這一年外語片在香江的年度收入才3.12億……

巔峰之後,香江電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很快來到了96年這個轉折點:這一年港片的海外收益從95年的11.64億斷崖式下跌到4.35億,同年港片本土收入也自巔峰時期92年的12.4億下跌到6.59億,與此同時外語片在香江的票房已經從92年的3.12億增長到5.63億……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東南亞。硝煙過後,香江經濟沒有倒下,但樓市和股市進入數年的恢復期。香港電影也在這一年迎來轉折,這一年,港片票房首次低於外語片的票房,外資紛紛撤走,演藝圈精英遠走他鄉。

也就是從這一年到02年這六年時間,香江電影開始進入衰落期。

2002年9月16日,全香港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創下10年新低:140家電影院收入總額僅51.6萬港幣,平均每家影院只有三千多塊,每場電影平均只有區區13個觀眾。

到了2003年,香港電影的從業人員已經從巔峰期的2萬人減少到不足5千人,產量從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只有幾十部。也就是在一年,香江電影的救市之作《無間道》也曾輝煌一時。

之後十幾年,雖說香江電影沒有死掉,不過對很多人來說,比死掉更難受的是他已經永無復興的可能……

這也是林東峻腦子裡形成的港片從黃金年代到這個異常低落的02年的大概況……

而他也根據得知的某些資訊和前世網路上的見聞很快總結出了香江電影衰落的幾個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香江電影衰落,大概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來總結:

外部方面:

香江是一個地狹人少的地區性城市,區區幾百萬人口,並不能長久支撐一個強勢的票房市場。香江電影嚴重依賴海外市場,這是它成功的重要支柱,也是它衰落的直接原因。

這些市場主要分佈在亞洲這片,灣灣、高麗、新馬泰等地區。

龐大的海外市場支撐了香港電影的繁榮,讓港片百花齊放,也為他帶來了需要的資本、人才。

而到了九十年代初,香江電影陸續丟掉高麗、灣灣這兩個市場,特別是灣灣這個最大的外埠市場,就已經註定了他的崩塌。

這其中香江電影的重複跟風、市場泡沫化,觀眾厭煩,僅僅是其中原因之一,並不是什麼關鍵原因。畢竟不管哪個市場,只要是能賺錢的型別電影就沒有不跟風的,好萊塢也一樣。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好萊塢電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已經經過了電腦技術的視覺改造,完成了產業的升級。

好萊塢製作精良的商業特效大片在全球開始攻城略地,從北美到歐洲、東瀛、高麗、灣灣、香江、內地等等市場,好萊塢大片所過之地,一片狼藉,沒有一個地方能扛得住……

《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2》、《拯救大兵瑞恩》、《明日帝國》等等大片席捲全球,香江電影作為亞洲影視行業的最大生產基地,首當其衝。

很快曾經賴以生存的海外市場被蠶食殆盡,當然這中間和最大海外市場灣灣片商之間的勾心鬥角只是一個加速器,並不能阻擋這個程序……

恰恰這個時候,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海外資金也紛紛撤離,讓業內本已經艱鉅的環境更加惡化……

內部方面,隨著黃金年代的快速發展,整個電影市場各種成本高昂,特別是頭部巨星的高昂片酬,佔據了電影製作總成本的大部分,剩餘相對可憐的製作成本,和好萊塢上億美元的超級大製作相比已經有粗製濫造的嫌疑。

同時,大家已經習慣了跟風恰錢,題材已經玩不出什麼新花樣,觀眾已經進入審美疲勞,香江本土賴以生存的動作片和小成本喜劇和好萊塢的視覺特效大片相比,已經落後了許多。

舉個例子,97年《泰坦尼克號》在香江上映時拿下1.15億的票房成績,而同年華語片最高票房是程龍的《一個好人》,只有4500萬。

最後,98年,成就黃金時代的雙週一成一李中除了周星星堅守本土市場,其他三人均選擇離開香江,前往好萊塢發展,分別拍攝了《尖峰時刻》、《替身殺手》、《致命武器4》……

正應了那句話,當市場開始變化的時候,領頭的人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

重量級明星離場,香江扛票房的演員也進入青黃不接的時期,再加上本土優秀的導演等幕後人員去海外尋求發展,整個電影產業搖搖欲墜。

失去外埠市場,好萊塢商業特效大片席捲全球,海外資金也紛紛撤離,本土的從業者又遠走高麗、東瀛、好萊塢尋求發展,香江電影的製作成本因為這些年的大手大腳已經居高不下,沒有足夠的資金、人才,香江電影這六年來整個市場已經跌入谷底。

電影之外,香江電視劇產業的崛起,影碟技術的發展,盜版DVD的衝擊,這個全世界面臨的問題也讓香江電影的衰落雪上加霜……

“阿峻,想什麼呢?”老秦用手肘碰了碰林東峻,打斷了林東峻的思考。

“沒什麼,剛才聽了這些人的談論,也讓我瞭解了不少的東西,看來到了最艱難的這一刻,大家也有點病急亂投醫啊!”林東峻低聲和老秦笑道。

“嗯,現在的確是這個情況,”老秦也點了點頭,感嘆了句:“曾經經歷過美好時光,誰人不懷念呢!”

“風物長宜放眼量嘛!”林東峻笑了笑。

“說說,你作為一個外人對香江電影的現狀怎麼看?”老秦低聲問了句。

“香江電影這個池塘太淺了,外部稍有一些風雨,就讓他波濤洶湧,現在是外憂內患啊,簡單說就是市場、資金、人才……”林東峻簡單說了下自己的看法,當然也只會在老秦面前說部分自己的想法。

相對其他人他總是個外人,指手畫腳徒惹人厭惡,所以,對其他人他也只是三真七假而已。

“的確是這個意思,”老秦也點了點頭,“資金可以慢慢籌,現在最缺的還是市場啊……”

林東峻點了點頭,不過心裡有點不以為然,透過之前和其他人的聊天,實際上大家言語間雖然也對內地十三億人這個市場很垂涎,不過內心還是有點瞧不上,畢竟目前內地華語片最好的成績也就剛過6000萬票房而已……

而且,目前香江電影還屬於引進片,即使票房大爆,他們也分不了多少錢。

還有,進入內地和目前稱雄市場的一眾好萊塢大片競爭,這幫人並沒有什麼信心,這五六年隨著好萊塢大片在香江的肆虐,他們已經意識到席捲全球的荷里活大片是他們無法戰勝的!

還有,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面對的不同的審查制度,不同的文化基礎,他們心裡也是沒底的……

種種的原因讓他們既想找到突破口又比較猶豫徘迴……前世等今年底《英雄》豪取2.5億票房之後,他們就一點也不猶豫了。

“不過我倒是非常看好內地市場,今年年底或許就會讓大家看到內地市場的潛力……”

“你是說《超體》和《英雄》?”老秦目光一閃問道,目前看來內地最有可能爆發的就是老謀子兩年磨一劍的大製作古裝片和林東峻的科幻動作片了。

“當然,今年註定會被歷史銘記的……”

“有這麼信心就好,”老秦點了點頭,如果今年內地真有兩部大爆的片子,估計香江這邊眾人更加會著急,“那你對港人北上怎麼看?”

“應該會有某些積極作用的,畢竟內地的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而且內地六月份的院線制改革已經快要敲定了,也為接下來市場的恢復鋪平了道路……香江的商業化經驗以及眾多的幕後人才,和內地潛在的巨大市場,可以互通有無嘛……”林東峻笑道。

“是啊,從這方面來看,雙方合作的確是利大於弊的,而且如果合作的好,對抵抗好萊塢大片也有積極作用……”

林東峻知道老秦的意思,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享受便利的同時國內也有自己的一些義務,電影方面,進口片的口子也要逐年放開,大家現在也是膽戰心驚,畢竟這可是文化入侵……

這也是官方同意取消港片進口片的限制,同意港人北上的原因之一,大的方面還有消解某些矛盾的原因,比如有人就認為是迴歸之後,才導致港片沒落的……

這當然是屁話了,迴歸之後,香江可是馬照跑、舞照跳,電影業並沒有受到影響。

香江電影的衰落,96年算是轉折點,確切說發生在1997-2002年這5年,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和內地的審查制度什麼的一毛錢關係都木有,畢竟這個時期港人還沒有進入內地市場,港片屬於引進片,說起來每年進口片中部分香江電影還給他們增加了海外票房……

港人開始在內地大規模拍片要等到03年6月之後,而這之前五年港片早都衰落了……還有,03年之後香江電影人在內地拍片面對審查制度可是比內地自己人還要松哦,而且香江電影一直以來就有面向海外和內地製作兩個版本電影的手法……

只能說03年之後雖然內地對香江放開了市場,可是水土不服以及內地電影的本土生命力讓香江電影無法跟內地的本土電影力量競爭,最終失去復活的機會。

當然,之前香江電影保留的電影工業也逐步凋零了。

《少林足球》、《無間道1》、《功夫》之後,也就是從05年開始,沒有一部華語片能拿到香港影市年度總票房冠軍。從2017年到2019年,已經連續3年,沒有華語片進入年度總票房前10。

這可是鐵一般的事實,港片的沒落已經沒辦法挽救了……

經過和這些人的接觸,林東峻也發現了實際上港人北上已經是歷史必然,CEPA也只是加速了這一程序而已。

就像之前在香江電影沒落後前往好萊塢又跌的頭破血流的三大亞洲巨星一樣,接連和內地合作《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神話》打通內地市場一樣,有市場,人便自己來了……

“林總,秦總你們聊什麼呢?”長相白白淨淨,帶著金邊眼鏡的環亞掌門人林建越靠過來笑著問道。

“呵呵,這不是剛談論林總你們的那部《無間道》嘛,相信這部電影一定能為這幾年沉寂的港片帶來一抹亮色……”

“那可感謝林總的吉言了,”林建越胖乎乎的臉上笑了笑,“要是林總有好的專案,環亞也可以和新世界多多合作嘛!”

“當然沒問題!”

實際上酒會上找林東峻合作的倒是最多的,畢竟新世界已經隱隱坐上了內地民營娛樂公司頭把交椅,大家都想展開一些合作,為之後進入內地市場先做個鋪墊嘛!

畢竟現在看著內地市場不起色,可是市場潛力放在那裡的,沒看好萊塢數年來一直在培養這個市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