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遊戲入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識世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識世之人

“咳咳…HE~TUI……”

咳嗽兩聲順便吐了口痰,黃博將手搭在江夕月與阿妙的肩膀上,重新回到地圖前指點起了江山。

“這丹陽郡就在會稽郡北面,我們可以順便去招募些所謂的丹陽兵嘛~”

左右看了看,白玉坐在一旁閉目養神,江夕月與阿妙顯然不是商討的合適物件。

無奈的黃博聳了聳肩,只得放棄商議,專心‘鑽研’起來。

而帆船雖然沒有了他操控,但駕駛航行對這兩天一直跟著他學習的周毅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

所以在他各種被動效果卡的加持下,帆船一直保持均速前行著。

於天黑之前,總算是繞到了那個嚮導所說的‘南江口’。

在後世,這裡有著另外一個名字--‘杭州灣’。

不過說是杭州灣,可如今黃博他們要去的,並不是古杭州--‘錢唐’。

而是位於杭州灣南部的‘山陰’。

那裡是當今會稽郡的治所,也稱‘郡城’。

再次走出船艙,神清氣爽的黃博迎著那微鹹海風深吸了一口氣。

瞬間整個人都感覺融入了這天地之中。

就在他感受者這美妙的‘天人合一’狀態時,先前那個嚮導又跑了過來。

“刺史大人,我們馬上就要抵達郡城了。”

“哦?是嗎?時間過得還真快啊!”

說著,在嚮導的指引下,黃博拿出剛才從江夕月那收繳來的單筒望遠鏡,往山陰郡城的方向看了看。

港口碼頭已然顯現,但比起《太五》世界的霓虹,這裡總感覺有些荒涼……

“行了,你們儘快停船靠岸,順便叫周隊率派人去知會一下山陰太守。”

“今日天色已晚,就先留在船上休息吧。”

吩咐了嚮導一聲,失去入城興趣的黃博轉身走回船艙,今天卻是不打算下船了。

然而他可以隨意決定下不下船,會稽太守就沒那麼瀟灑了。

夷州刺史雖說只是一個虛職,但一樣是刺史啊!

就算兩者互不統屬,得知一名高級官員來到轄地,那會稽太守也得來見上一面,以示尊敬。

因此,當黃博正躺在溫柔鄉中享受的時候,聽到了周毅的通報聲:“大人,會稽太守梁裕前來求見。”

“良玉?會稽太守不是王朗嗎?這良玉是什麼鬼?”

聽到會稽太守的名字,黃博的第一影響,當然是那個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

可他並不知道,王朗是一九三年才被任命為會稽太守的。

現在一八四年,這太守之人自然會不一樣。

“王朗幾年後才會被任命會稽太守,現在的太守估計沒什麼名氣,所以史書上沒有記載。”

“你還是先去見見人家吧。”

“沒準兒還能要來些許兵丁物資。”

“畢竟咱們打得是平亂的旗號,裝得大義凜然一點兒,肯定能混到不少好處~”

被白玉慫恿了一番,黃博也來了興趣。

隨即帶著三女前往一個較為寬敞的船艙,接見了這位會稽太守。

“會稽太守梁裕樑子滿,見過刺史大人。”

“許久未見,不知大人此番再來山陰又有何事?”

來到近前先鞠了一躬,接著梁裕便開口問詢起了黃博的目的。

而黃博聽聞了他的問話,不禁有些發愣。

【這小子認識自己?】

恍神間,黃博上下打量了一下這梁裕。

身材偏瘦,面目正直,兩撇小鬍子位於唇上,渾身展現出一種幹練的氣質。

看模樣應該是個實幹派。

然後再結合從虞機那得到的資訊,黃博差不多知道了兩人的交集從何而來。

應當是他進入《群七》之前,‘資料補充’給他設定身份時創造的那個‘黃博’,在前往夷州時請這位會稽太守幫過忙。

而要黃博跟一個第一次見面的‘認識人’交流,還真有點兒難為不是自來熟的他……

“啊、啊!原來是子滿啊!”

“許久未見…不知你的身體可還安好?”

疑惑地看了眼黃博,梁裕亦是有些發懵。

不過誰叫人家官大呢!

他只好接話說道:“一切安好,有勞刺史大人掛念了……”

“嗯嗯…那就好、那就好……”

陡然沉默下來,黃博與梁裕兩人大眼瞪小眼對視著,氣氛莫名有些尷尬。

最終還是梁裕懂事兒,硬著頭皮再次問了一聲:“大人?您這次來山陰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啊!對了!”

被梁裕一提,黃博也想起了正事兒:“子滿吶,不知你可曾聽聞太平道起義一事?”

“此事下官確實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大人您置身海外,也已得知此事。”

“啊、哈哈,小意思、小意思啦~”

尷尬地笑了笑,黃博繼續說道:“主要我是聽說,這次的叛亂聲勢浩大。”

“就連朝廷也被震動,敕令各地太守自行募兵防守。”

“我心甚憂,固有此行。”

略顯茫然地點了點頭,梁裕知道起義一事,暫時也只是透過傳聞。

因為正式的朝廷使者未到,所以他還不甚清楚具體情況。

如今聽黃博說得這麼嚴重,他不禁沉思起來。

待黃博話音落下後,他即刻問道:“大人之言可否屬實?!”

“若真是如此…這大漢的天下,怕是就要亂了……”

意外地看向梁裕,黃博沒想到一個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人,竟然也會有這等見識。

東漢之亂,起於黃巾。

這是後世公認的事實。

能在黃巾起義之初察覺到這點的人,按理來說應該不會默默無聞才對。

可這梁裕為什麼最終一事無成呢?

是因為意外?

還是因為…這根本就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思緒飄得有些遠,猛地搖了搖頭回過神,黃博再次開口說道:“大廈將傾之際,吾等更應砥礪奮進!”

“此次歸還海內,正是意在掃平叛亂!”

“不知子滿可有心與我共同北上,一併抗擊叛賊?”

聽到黃博的邀請,梁裕面色複雜地看了看他沒有說話。

知之乃是有識,可有識者卻未必有勇。

就拿東漢黃巾起義的局勢來說。

其實察覺大漢將亂之人絕對不在少數。

只是有些人選擇反抗命運、有些人選擇順從命運。

而更多人選擇的…則是明哲保身不作為。

所以大多數人都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海洋中,唯有那些有勇之人,才創造出了一番屬於自己的輝煌!

不過就人生而言,究竟是跌宕起伏好,還是平平淡淡更佳,始終沒有個定論。

總之,一切都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