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文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冒三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冒三丈

文才對著捕神點點頭,轉頭望向馬尚書,開口問道:“虞衡清吏司郎中可曾拿下,還有其他虞衡清吏司的官員供詞是什麼?其中有著什麼線索?”

工部下轄有著四司,分別為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分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

其中虞衡清吏司職掌度量衡制度、官用器物製造收發及各地軍費、軍需、軍火製造、開支的核銷,管理熔鍊鑄錢,採辦銅鉛硝磺,任免寶源局監督等事等諸多事宜。

這次假銅幣案就是因為懷疑工部虞衡清吏司銅幣模板失竊造成的,最大的嫌疑就是虞衡司上下諸多官員。

如果說其他三人中最想要破案的不是捕神,而是馬尚書。

馬尚書聽到文才的話,眼神中閃過一絲的尷尬,沒有立刻接話。一旁的捕神眼神中閃過一絲的冷笑,之前六扇門幾次上門拿人都被馬尚書給攔下了,連大門都沒有進去。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文才那麼猛的,他們的背後也沒有一個忠義侯在後面支撐著!

文才發現氣氛有些不對,想起文官那一向的尿性,不由地皺眉說道:“馬尚書,你不要告訴我虞衡清吏司一眾官員還在任上吧?”

看著馬尚書尷尬地點了點頭,文才心中的那一股子氣險些就當場爆發出來。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情,虞衡清吏司的一眾官員不但沒有下獄反而仍然留在任上,這是在給幕後黑手繼續傳遞訊息嗎?

當下,文才就有著想要拍桌子的衝動,然後直接甩袖子走人。

有著這麼一群豬隊友在,想要不輸都難啊!

文才緊緊地盯著馬尚書,胸口起伏不定,嘴唇張了幾次欲言又止。他的心中甚至就想要直接將馬尚書給下獄了,深深的懷疑馬尚書就是幕後黑手之一。

要不然的話,豈會留下了如此大的一個漏洞!

“趙大人,其實馬尚書也是想要引蛇出洞,藉此調查其中哪個官員的嫌疑最大。”王尚書看到情況不對,連忙站出來打圓場道。

要是第一天馬尚書就下獄的話,恐怕馬尚書將會成為官場上的笑柄,他也逃不開多少。

文才絲毫不給面子,望著馬尚書沉聲說道:“那麼這麼多天過去了,馬尚書告訴我到底虞衡清吏司那個官員的嫌疑最大,還是整個工部的哪個官員嫌疑最大?”

馬尚書臉上的尷尬之色越發的濃厚,還是王尚書更加的圓滑一些,聞言哈哈一笑地說道:“這個工部方面還真不如六扇門和京兆府來的熟練,這些天來毫無所得。不過馬尚書已經決定了,這件事情完全交給趙大人和柳大人來處理,一切都聽從兩位大人的吩咐。”

聽到王尚書如此一說,文才勉強壓下心中的怒火。

要是馬尚書再不識趣的話,那他還真的有可能第一天就將工部尚書給下獄,哪怕引起再大的喧譁也在所不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可不想身邊有著一群豬隊友,到時候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文才扭過頭去,不再望向馬尚書,對著捕神說道:“柳大人,這一切都交給你,什麼時候能夠有著結果?”

捕神眼睛一亮,抱拳拱手大聲說道:“大人請放心,一天之內必定有著結果。”

“嗯。”

文才點點頭,沒有進一步的逼迫。

馬尚書聽了心中大急,半天內有收穫那麼已經很明顯了,虞衡清吏司的一眾官員恐怕難逃嚴刑拷打。他當即想要說些什麼,卻被身旁的王尚書一把拉住,對著他神情凝重地搖了搖頭。

現在文才有著尚方寶劍在身,別說那些虞衡清吏司的官員,就算是他們要是阻礙了文才,相信對方也絕對不會手軟。

假銅幣的事情影響太大,滿朝上下都是一個心思,儘快破案。

這個時候哪怕馬尚書再說什麼,其他人也不會在意。

馬尚書不是一個笨人,之前只是被情緒影響了心智,現在很快就想明白了一切。他癱坐在椅子上,臉上露出了苦色,這個案子結束後恐怕也是他告老還鄉的時候了。

不單是皇帝那邊的情況,還有著工部下面官員的情緒。作為一部之首無法保全下面的官員,那麼下面的官員就會將你拋棄,另外選擇一個領袖。

聲望是一柄雙刃劍,不能夠傷人的話,那只能夠傷己!

………………

文才將三人送出門後,頓時一肚子的沒好氣全都發洩了出來。

“好傢伙,到現在連嫌疑犯都沒有確定,虞衡清吏司也沒有控制好,居然還要讓我十天之內破案,皇上這是明擺著要我難堪啊!”文才想到之前馬尚書的表情,就恨不得一巴掌拍過去。

要是馬尚書是他的手下,他保證第一時間將他掃地出門。

太他媽的拎不起輕重了!

程採玉如往常一般在文才的身後給他按摩肩膀,一邊安慰地說道:“馬尚書的情況也是迫不得已,要是他這個一部之首無法保護好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也不會信服他……”

“可是事情也要有一個輕重緩急啊,假銅幣這麼大的一個案子,難道他以為是什麼貪汙一點小錢的案子嗎?就算是不讓六扇門出手,他也可以自己來清理門戶,也不用弄得現在這樣顏面掃地。說到底,就是好面子,公私不分,工部在這樣的老糊塗手中不會出事才怪。”

文才提起馬尚書就是一臉的不屑,對方在他看來就是一個純粹的老官僚,誇誇其談還行,真正的實事幹不了多少。雖然大夏只是開國沒有多少年,可是這種情況已經相當嚴重了。

朝廷的文官中,起碼有著三成以上的官員都只會清談,其中就包括六部這樣重要的部門。

只是文才沒有想到的是,堂堂工部尚書也是這樣的貨色,真是想不通對方是如何在朝堂上立足數十年而不倒。

接下來程採玉的一句話,解開了文才心中的疑惑。

“其實這也不能夠怪馬尚書,他之前一直在禮部,對於工部的事情和情況一竅不通。要不是皇上調令他為工部尚書,他也不會來到工部。”

“恐怕在馬尚書的心中,也是不願意前往工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