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成為冥鋪刻碑人之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一體兩性,東瀛伏他(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九章 一體兩性,東瀛伏他(求訂閱)

陸言去瞧這一趟熱鬧,其實也不完全是出於好奇。

主要是前陣子,他給一個人刻了碑,那人是東南大營的一位將領,戰死沙場,手下的士兵把屍體帶回來了。

剛巧這陣子是冬天,屍體運輸不易腐爛,這位將領的父母又是京城一戶有錢有勢的世家,便想著把兒子的屍身運回京城下葬,落葉歸根。

這邊英雄迴歸故鄉,那邊的家族就拜託禮部殯葬司,以大規格的葬禮安葬。

那麼自然而然,這刻碑的事宜,就落在陸言他這個殯葬司門面刻碑人的手上了。

從這位抗倭將領的生平中,陸言瞭解到,倭寇明明兵強馬壯,但卻在幾場戰役中打到一半突然撤退,讓人摸不著頭腦。

照理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故意撤退,背後必然有貓膩,但是朝廷這邊居然宣傳倭寇基本平定,與東瀛開始友好往來?

別人不清楚,但陸言透過多位戰死東南戰場的將領的生平瞭解得很清楚,倭寇平定,不可能的事!

至少閩州邊地的百姓,還處於倭寇折磨的水深火熱之中。

邊患未平,但朝廷京城這邊,卻掀起了所謂的東瀛風潮,又是養柴犬,又是看伏他。

這放在前世的藍星,這叫文化入侵,文化滲透。

這麼一來,朱閒邀請自己去看伏他,他便欣然接受,順便去瞧瞧東瀛人又打算整什麼么蛾子。

......

到了地方,陸言才發現,這東瀛人搞文化入侵的地方,竟然是在大運河的遊船畫舫上。

幾個月前,這些遊船畫舫鬧了一場大頭瘟,封了好久,這下疫情過去,又放出來了。

不僅放出來了,還不知怎麼得,那些移動紅館都不見了,反倒成了倭人開窯子的地方。

進入畫舫內,一股與大宣迥異的建築佈置風格映入眼簾。

“那就是伏他?”

陸言眉頭一挑,運用啟明術,區區幾片薄衣根本擋不住他的視線,一覽無餘。

嗯,果然和來的時候朱閒所說一樣,大棗與棍子並存,一體兩性,確實挺玄奇的。

男扮女裝他也不是沒見過,像是京城那些茶樓的男旦,個個都是小相公,但人家哪怕性取向變了,那也是正兒八經的男人。

可這伏他,嗯,男女性徵都有,讓陸言都有些凌亂,這究竟是男的還是女的。

他正想著,就聽見身旁的朱閒一笑:“不錯,老弟你是不知啊,這後面還有一出好戲來著呢!”

隨後,朱閒就給陸言說了這伏他背後的秘聞。

說是當初東瀛使臣把這個伏他帶來大宣,在招待宴會上令其跳舞,雖說歷皇和幾位皇子王爺不感興趣,但卻被一些眼尖的權臣看出來了,有男性特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這男同一多,就有東瀛的商人提供需求,從東瀛本土引進不少這種伏他,供這些老爺包新型兔兒爺。

用朱閒的話來說,他來這家遊船畫舫,還算好的,起碼算是個清館,這裡的伏他基本也是,賣藝不賣身。

“怎麼著,想不想去紅館,我帶你過去?”

“別了別了!”

要是正兒八經的女人,陸言可能還有幾分興趣,但一想到對方不男不女,他就不禁泛起一陣惡寒。

......

“櫻花啊,櫻花啊,陽春三月晴空下......”

這些倭人館子,為了迎合大宣諸人的需求,甚至還讓這些賣藝的伏他學習了大宣本土的語言。

陸言瞧著臺上歌舞陣陣,卻絲毫提不起興致,閒了四下張望,忽然瞥見一旁,一群青衫文士圍坐一團,似乎是在搞飛花令。

這玩意陸言當初去杭州府也和人玩過,但是這次聽到的,似乎和飛花令有些不一樣。

“那幹什麼呢?”

“俳句。”

朱閒斜了一眼,眼中似乎有些不屑:“也是東瀛傳來的,不過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奈不住有一群學士推崇,嘖!”

陸言點點頭,原來是東瀛的詩詞,難怪他聽著怪怪的。

不過這麼一來,他瞧著這一幕幕,越發像是文化入侵了,就是不知道東瀛人目的何在。

“什麼氣息?”

陸言忽然眉頭一皺,望向最前方伏他表演的屏風背後。

在那裡,有一種極其濃郁的氣息傳來,不是別的,正是人道之氣。陸言熟悉的很,永珍初新之法就能夠攫取人道之氣。

不過現在人多,加上朱閒又在身邊,陸言若是真要闖過去,那就太冒失了。

畢竟他看到就在屏風兩邊,守著兩名小廝模樣的男子,可惜那一身的幹練,早已出賣了他們是武道高手的事實。

“看來只能換時間再查探了!”

......

傍晚回到刻碑鋪,陸言就在思考白天的事。

照理說,哪怕是數個遊船畫舫加起來,也沒有一些大的道觀廟宇人氣高。

可是陸言感受到那屏風背後的人道之氣,強的離譜,堪比數個護國寺那麼強。

很明顯,這裡面有貓膩。

他也眼饞這麼多的人道之氣,也懷疑,但可惜人家雖說不是正經生意,但也是有官憑的,陸言不是衙門的官差,無權去搜查。

至於深夜潛入,得了吧,這種地方都是通宵達旦,深夜人流更多,更不好出手調查。

反正這些倭人,一時半會不會走,可以從長計議。

拿定主意之後,陸言再看今晚的活計。

一篇碑文,關於一位武行。

這位武行的出身,說起來陸言還知道,乃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精忠武館。

如這個武館的名字所稱,精忠,這次的碑文評價,也是這兩個字。

為何能贏得殯葬司這般讚譽呢?還得從最近的東瀛頻繁來京說來。

東瀛使臣來京,帶來的所謂頑主圈的柴犬、兔爺圈的伏他,陸言都見識過了,但是所謂風潮,或者說影響,遠不止此。

就比如說近期,京城天橋底下又擺起了全武行,但這次不是諸多武學世家和武館切磋了,而是和東瀛的一些來客,忍者,和這幫人切磋,且生死不論。

朝廷態度曖昧,官圈追捧喜好,但不代表諸多武人和底層人民就得喜好。

像是這武道一派,就和東瀛的忍者槓上了,一開始就約架,後來直接由一些武學世家牽頭,擺起了全武行,邀請大宣各路武林高手對戰倭人。

可惜的是,這些忍者的忍術,頗為奇詭,偷襲令人防不勝防,在前期的對戰中,大宣的高手著實吃了不少虧,像是陸言今天刻碑這位,就是一位倒黴蛋。

“唉,也是個漢子!”

陸言嘆息一聲,點火上燈,開始刻碑。

刻完,碑林圖現,生平啟。

這位武行的人生畫卷,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