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成為冥鋪刻碑人之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刻碑父子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刻碑父子局

旭日東昇,雄雞一唱天下白。

當第一縷陽光順著小窗照進屋裡,落在陸言手上時,掌中的瓷碗突然化作一捧沙土,順著指縫流走,隨風而散。

他先是一陣錯愕,而後則是有些惋惜,沒想到是一次性的獎勵。

不過陸言倒也看得開,未在這上面作過多糾結,反正往後還會有別的獎勵。

他移開門閂,出了刻碑鋪子。

伸個懶腰,和煦的日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滌去昨晚一夜的陰寒。

鋪子門口堆著大小各異的石材,都是刻碑用的胚子。鋪面則是朝向一條窄溜衚衕,出了衚衕就是開闊的主街。

林記冥鋪的大門,就正對著這條主街。

陸言取下門頭掛著的紅燈籠,兩扇木門大敞開,讓陽光儘可能多得照進屋裡,驅邪除穢。

他絲毫不擔心把門敞著會有東西失竊,一來鋪子裡沒啥值錢的,二來就是像這種陰間鋪子,賊都不願意來,嫌晦氣。

眼下剛過平旦,陸言一合計,先去冥鋪報備,完了再尋個攤點吃早飯。

出了胡同口,來到冥鋪正門,兩個夥計都認識他,自然放行,甚至還各自退後幾步,許是怕沾染陰氣。

進入冥鋪,幾個槓房還沒上工,紙人鋪也沒開門,值勤房的大門倒是敞著,裡面沒人。

陸言走進值勤房,尋到一本封皮寫著“刻碑”的名冊,找著“蜀地大藥商陳福”一行字,用朱筆劃了一道。

意思是陳福的墓碑已經刻好,過些時候若是死者家屬來了,就讓槓房的人領著去抬走吧。

報備完畢,他就出了冥鋪,拐進左邊的巷口,那裡支了個早點攤子。

四文大錢排開,一碗熱騰騰的豆漿加三根油條,陸言坐定,享受著穿越以來第一餐。

餘光瞥向巷子深處,一盞慘白的燈籠隱隱約約亮著,看來二皮匠的縫鬼鋪子還沒開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記冥鋪包攬各大白事業務,其中除了縫鬼和刻碑,一左一右門朝外開,其餘的活計都在冥鋪院內進行,像是槓房、扎紙等。

若說刻碑鋪子門面朝外,只是因為石材胚子堆積太佔地方,那麼縫鬼鋪子,那就純粹是被整個冥鋪的人往出趕了。

為什麼呢?太晦氣,太陰間!

二皮匠,也叫殮夫、縫鬼匠,負責給死人復容,一來用脂粉化妝,二來把斷肢斷首縫合起來。

離此不遠的燕京西市,乃是大宣最大的刑場,斬首死囚不計其數,這些屍首分離者怨氣太重,若是不完整下葬,據說會有不好後果發生。

故而那些被砍頭的屍體,大多會拉去各大冥鋪,由各冥鋪的二皮匠縫合完整。

朝廷官府讓你們賺錢,你們自然也要幫朝廷分點憂嘛!

陸言在學徒期間,從未見過林記冥鋪的二皮匠長什麼樣,倒是聽師父提過幾句,這位二皮匠相當不簡單,據說是有“本事”的。

至於是什麼本事,老師父則是諱莫如深,一副不願多談的模樣,只是告誡他,若是見到這位二皮匠,一定要面帶恭敬,不能露出異色。

陸言不明覺厲,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安靜吃完早點,起身離去。

他剛出巷口,一陣陰風,吹起街邊的柳枝,隨風而動,張牙舞爪。

換做平常,這一陣風肯定把陸言凍得打顫,但昨晚喝下那符水,一般的陰寒已經奈何不得他了。

不過瞧見遠方烏雲密佈,瞅著就要下雨,他也腳下放快,匆匆往回走。

與此同時,巷子深處,縫鬼鋪的門開了,一隻纖細的素手探出,收走了高掛門頭的慘白燈籠。

......

陸言回到自家鋪子,發現陳福的墓碑還在,估計是陳家今天沒派人過來取,也沒找槓房的人。

把刻好的墓碑挪到鋪子外面,拿塊厚皮布蓋好。

水屬極陰,這招是為了防止墓碑淋了雨撞陰,裡頭的邪氣陰氣跑出來。

至於為什麼把碑搬到外面,單純就是因為屋內空間不足。

忙活完,他便關好門窗,斜靠在椅子上,抱著師父留下的舊暖爐沉沉睡去。

不知過去多久,門上的鋪首被扣響,來活了。

陸言醒來,開門,已是日暮西山,天空細雨綿綿。

新的碑文冊子被粗布包著,放在了屋簷下的一塊石料頂上。

瞥了眼陳福的墓碑,居然還在。

不過到點了,該掛燈籠了。

別的鋪面點火上燈,那意思是打烊,但換成刻碑鋪子,則是開工的標誌。

搬進去一塊石料,插好門閂,點燃油燈,取過新送來的碑文冊子,陸言開始刻碑。

翻看碑文冊子,碑文主人的名字叫陳當歸......等等,這名字看著怎麼有些耳熟?

陸言想起來了,他昨晚在陳福的生平中見過,陳福的大兒子,陳當歸。

再往下看,蜀地大藥商陳福的長子,沒跑了。

“我說怎麼今天陳家沒過來取陳福的墓碑,合著是這家兒子也沒了,等著父子刻好一塊取呢!”

左右輪不到他操心,刻就完了。

釘錘交擊,金石碰撞聲響起,石屑飛濺。

有符水的力量庇佑,桌上的油燈燒得平穩,看來這一碑暫時沒什麼兇險。

果然,一夜相安無事。

對比昨晚,陸言的刻碑技術愈發純熟幹練,速度也變快了。

不多時,墓碑雕刻完畢。

陸言眼前又是一晃,碑林圖出現。

一面古樸矮小的墓碑顯化,這位陳福長子的生前盡數展露。

......

看過了陳福的生平,其子陳當歸的生平不看也能猜出幾分。

蜀中大商會的公子,陳家長子,從小衣食無憂,雖說並非陳福親生,但也一直是當親兒子養著的。

不同於陳家二子陳明玉,陳當歸和老爹陳福很像,滿歲抓周兒也是算盤,從小就對陶朱之術感興趣,經常幫著老爹處理事務。

陳福也把他當成接班人培養,經常帶在身邊,陳當歸年紀尚不及弱冠時,就跟隨老爹跑遍了蜀州大部分地界。

後來去滇州督購,除了商會裡的必要骨幹,身邊的親近之人就帶了陳當歸一個,可見對這個大兒子的器重。

可以說,陳福不在,陳當歸就是陳家話事人,商會的第二把交椅。

看到這,就單純是一個能力出眾的公子哥奮鬥日常,可以說平平無奇。

然而,陸言卻是瞧出了異常。

這事,還要從前不久,陳當歸隨父入滇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