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楚漢爭霸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章 二桃殺三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9章 二桃殺三士

楚太子在楚國的一系列手段,果斷而又凌厲,幾乎每一次出手都在最關鍵的檔口,一擊必殺。

自從項天南下,執掌楚國王劍以來,他做出的每一個決定以及出臺的政策,都是楚國當下最緊要的。

正因為如此,楚國混亂的局面,以及沸騰的人心,居然在短短一段時間穩定了下來。

楚國的變化,幾乎就在第一時間落在了時刻關注楚國的中原各國眼中。

楚國在項天英明神武的決策下,不斷發展壯大,讓中原各國君主都看在眼中,他們心裡清楚,楚國是最大的威脅。

……

長安。

漢國文武百官聚集在未央宮中,留在楚地的眼線傳來的訊息,讓漢國文武百官一下子沉默了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王上,眼線有訊息傳來,楚太子項天執掌天子劍,以太子之尊鎮壓整個楚國,連續不斷的政策釋出。”

“直接讓動盪不安的楚國局勢一下子安穩了下來,從楚太子項天的表現來看,楚國崛起已經必不可免。”

……

聽到中軍督尉陳平的話,整個未央宮中安靜的落葉可聞,楚國有楚太子與西楚霸王項羽在,兩個人都是絕世之資。

父子二人皆雄者,有項天與項羽在,楚國崛起勢不可擋。

對於此事,漢國文武百官必須要認識到楚國的威脅,正因為如此,方才有了今日未央宮的朝議。

……

聽到中軍督尉陳平的一番話,漢王劉季也是沉默了下來,他的政治智慧堪稱當世第一。

自然清楚陳平話中的意思,同時也明白項天以及項羽的巨大威脅,眼珠子一轉,漢王劉季心中念頭閃爍,頓了片刻朝著底下的文武百官,道。

“軍師,丞相,對於這件事爾等有何看法?”

漢王劉季心裡清楚,對於天下大勢的認識上,他遠遠不及蕭何,張良等人,為了漢國能夠統一天下,劉季不得不仰仗這些人。

……

聞言,蕭何與張良對視一眼,分別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彼此的想法,沉吟了片刻,蕭何,道。

“王上,如今齊王韓信勢大,以一己之力強壓整個北地,而王上席捲西北,雖然九五之勢已經破滅。”

“但是依舊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一股勢力,這意味著區域性局勢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大勢未改。”

“而整個南方,諸國林立,其中以楚國佔據四郡之地,成為當下最強大的一國,有楚太子與西楚霸王在,假以時日必將會成為南方最強。”

說到這裡,蕭何眼中掠過一抹凝重,看著漢王劉季,道:“這意味著將來能夠與王上爭霸天下的,就只有齊楚二國。”

“楚漢之爭,因為楚太子而延續,王上,這件事必須要慎重對待。”

丞相蕭何皺著眉頭,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這一刻,面對漢王劉季以及漢國文武百官,他不吐不快。

“齊楚!”

呢喃一句,漢王劉季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沉吟了良久方才朝著軍師張良,道:“軍師,對於當下局勢,你有何高見?”

到了這一刻,劉季也是清楚丞相蕭何與中軍督尉陳平都沒有良策,無奈之下,只好將目光投向了張良。

自從他起兵縱橫天下,遇到張良以來,幾乎關於天下的大事都由張良給出建議,然後由他抉擇。

任何難事,一遇到張良都會迎刃而解。

正因為如此,這才養成了漢王劉季對於張良的依靠,畢竟整個漢國之中,沒有人比張良對於中原局勢研究的更為透徹。

聽到漢王劉季單獨詢問,張良眉頭緊鎖,一時間並沒有輕易搭話。

他心裡清楚,齊王韓信手中雖有秦王玉璽,但是楚太子項天之所以敢給,這就代表著他有一定的把握奪回來。

而且齊王韓信就是第二個西楚霸王項羽,只是如今天下局勢遠比當初要複雜,齊王也沒有項羽那樣的機遇。

剝繭抽絲下來,張良得出的結論便是漢國最大的敵人依舊沒有改變,楚漢之爭依舊還要繼續。

整個天下的歸屬,依舊需要在楚漢之間決出。

特別是楚太子項天的存在,徹底讓楚國彌補了不足,這無疑讓楚國變得無懈可擊。

可以說,垓下之戰幫了楚國大忙,如果沒有楚太子項天的逆天崛起,整個楚國早已經成了漢土。

心中念頭閃爍,張良無視了整個漢國文武百官目光,朝著漢王劉季一字一頓,道:“對於楚國必須要遏制他們的發展,要不然對我國不利。”

“齊王韓信不過是第二個項王,哪怕是現在兵強馬壯,也未必能夠笑到最後,只要效仿當初,就能夠滅掉齊國。”

“但是如今的楚國,有了楚太子項天的存在,反而成了我國最大的對手,由不得我們不謹慎。”

說到這裡,張良抬起頭,道:“當初大秦帝國何等強盛,可就是這樣依舊在義帝一紙先入關中者王之的聖旨滅掉。”

“如今楚國雖然大有可為,但是相比當時大秦帝國,依舊多有不如,臣以為王上當向天下諸侯下旨,先入江東者為楚王。”

“在削弱其他諸侯勢力的同時給楚國造成困擾,讓楚國不能安然的恢復國力。”

……

“二桃殺三士?”

聽到軍師張良的話,漢王劉季眉頭皺了片刻,遲疑,道。

劉季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他依舊耳聞過,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

在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於是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

……

最終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勇士紛紛死去,晏子的計謀得到了最大化。

在漢王劉季看來,二桃殺三士,可以說是千古第一毒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