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楚漢爭霸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3章 天下諸侯聞風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3章 天下諸侯聞風而動

楚太子項天的這一番話,對於楚國君臣而言,可以說是赤裸裸的的打臉,彭城已經攻破了不止一次。

漢王劉季率領五十六萬大軍,第一次攻破了西楚的都城彭城,自那一次以後,西楚的氣運就開始下降。

原本如日中天的氣勢,就這樣開始銳減,第二次則是漢王劉季彙集天下諸侯,強行以七十萬大軍攻破彭城。

將西楚霸王項羽等人逼迫在了垓下之中,對於這一點,項天心裡比誰都清楚,他明白都城被破,對於一個朝代有著極大的影響。

心中念頭閃爍,楚太子項天神色微微一變,他望著神色微微變化的楚霸王項羽等人,項天並沒有少說兩句,可以說項天這一次誰的臉面都沒有給。

都城是一個國家強有力的象徵,與一國旗幟,一國之君一樣,同為一個國家的標誌。

都城失陷,落入敵手,這就是一個國家,上至君王下至底層百姓的一個恥辱,更是這個國家軍隊的恥辱。

身為一國大軍,當守土開疆,都城被破,楚國大軍最應該揹負禦敵不利之責任,畢竟吃著餉銀,拿著俸祿,就應該保境安民。

而西楚霸王項羽,身為楚國王上,守不住江山社稷,護不住國家都城,這本身就是一種罪責。

今天項天之所以暴起,就是因為心中的不忿,對於楚國文武百官的一股恨其不爭,畢竟席捲天下之勢,就這樣硬生生的被磨滅。

不僅楚國被滅,項氏一族到最後也是一個不留。

……

這一刻,天下風雲變化,盡在中原之地,隨著漢王劉季一紙先入江東者為楚王的詔令,一時間,風起雲湧。

這讓剛剛平靜下來的中原大地,再一次泛起軒然大波。

自從漢王劉季使者不斷東向,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韓王韓信,趙王張耳等人雲集響應。

各大諸侯厲兵秣馬,讓中原大地上剛剛消散了的血腥味,再一次瀰漫。鐵鏽與血腥味在空氣中密佈,戰火大有再一次重然的可能。

沒有人不激動,他們不在乎楚漢爭霸,他們看到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在他們看來,就一個故楚九郡就值得他們出手。

始皇帝死去不久,他的無上神威依舊深入人心,沒有人不願意效仿,成為這個天下的主人。

……

故楚九郡,那是一片相當大的地盤,只要得到故楚九郡,就能夠成為名正言順的楚王,取楚霸王項羽而代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得不說,野心是無窮大的,一旦被點燃,必將會成為一種席捲天下的燎原之勢,利益的誘惑,讓無數人鋌而走險。

他們不是不知道楚霸王項羽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們不是不知道楚太子的英明神武。

但是在故楚九郡這樣大蛋糕面前,任何人都會把持不住,這就像是對一個關押了七年之久的採花大盜。

剛一放出,就遇到了豔驚天下的絕色佳人,自然而然的會把持不住。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一紙詔令出,八方雲動,漢王劉季的這一手,平白給楚國增加了無數的麻煩。

楚太子項天站在彭城王宮中,虎目如刀,他望著這座城市,心中充滿了萬丈豪情。

這是他率領大軍攻打下的第一個地盤,正因為這個原因,彭城在項天心中地位極高,很少有城池能夠比得上。

“太子,禿鷹傳來訊息,整個天下除了臨江王,衡山王,燕王,齊王,漢王之外,其餘諸侯紛紛出動。”

“他們分別向著泗水郡而來,意圖一舉擊敗我軍,將剛剛止住的衰落之勢,再一次延續。”

李文通眼中掠過一抹擔憂,他心裡清楚任何一個掌控機密的人,到最後來下場一般都不會好。

因為有的時候,知道太多反而是送命的原因,這一刻,李文通神色恭敬,不敢有絲毫的不敬。

他可是清楚楚太子項天的手段,自然明白自從他擔任禿鷹統領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生死不由己。

聞言,太子項天虎目如刀,看著空曠的彭城王宮良久,他才在心中想清楚了接下來的防守反擊之策。

“趙王張耳,梁王彭越,韓王韓信,距離我泗水郡不近,他們想要率領大軍到來,需要不斷的時間。”

“這個時候真正是我們敵人的只有淮南王英布一人!”

項天眼底掠過一抹鋒芒,朝著李文通,道:“立即下令禿鷹密切關注各地諸侯動向,同時拔除泗水郡各國探子,眼線。”

“將主要的目標集中在淮南王英布的身上,孤到要會一會淮南王英布的無雙之勇!”

……

在這個天下之中,最能征善戰當屬西楚霸王項羽,接下來就是淮南王英布,以及殺狗屠夫樊噲。

當初垓下突圍,楚軍倉皇出逃,在南山谷中,項天奉不世驍勇,斬殺漢國大將樊噲。

這導致天下三大名將中,就只剩下了淮南王英布,以及楚霸王項羽二人。

今時今日,楚太子項天已經不同以往了,他沒有向項羽挑戰,選擇了北上彭城,他就是要與天下諸侯交手,一較高下。

他不能與西楚霸王項羽交手,只能選擇斬殺淮南王英布,在攻滅淮南國的同時,為楚國的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要拿下九江郡,到時候楚地皆在楚國手中,他就有了率軍北上的勇氣。

“諾。”

點頭應諾一聲,李文通轉身離開了王宮,他心裡清楚,這個時候最繁忙的六七禿鷹已經楚國斥候。

楚太子親自坐鎮彭城,作為楚國的橋頭堡,由此可見,楚國上下對於這一場變故的認真程度。

李文通心裡清楚,楚太子之所以北上,最大的原因就是東海郡,要不然,一國太子,豈會在這等危急存亡之秋,身處險地。

常言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楚太子項天作為楚國的支柱,豈會在兵危戰險的檔口,北上彭城。

歸根到底,除了項天戰爭才華橫溢,能夠化解二桃殺三士的困境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楚國文武百官都在圖謀東海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