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金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金融

1981年8月,BJ接受穿越者們的建議,國內旨在促進解放生產力發展的各種改革,不斷的推出。

比如,金融方面的改革——

金融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但卻可以更有效的分配資源,讓資源向更有前景的方向配置,刺進生產力的發展。

金融這頭怪獸一開始還很小,遠遠比實業規模要小的多的時候,對促進經濟和生產力發展是非常有效果的。

至於,金融這頭怪獸不僅僅對實業沒有益處,反而有損害的時候。那是實業市場已經飽和,根本找不到靠譜的專案來容納金融系統越來越多的剩餘資本。於是,資金就在金融系統內部倒過來倒過去,不斷的吹打泡沫。

但不能因為未來的害處,就不去發展金融市場。因為,金融市場眼下對於生產力的發展是有巨大幫助的。

即使某種意義上,很多金融手段加速發展本質上否是透支未來,但很多情況下,不透支未來,加速發展的話,就沒有未來可言了!

“在BJ西二環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批准成立BJ證券交易所,交易所經營範圍股票、債券、期貨等等證券金融產品掛牌上市和發行業務。”

這樣新規劃了一條金融街,顯示出國家發展金融行業的決心。

……

而坐落於新規劃的金融街的BJ證券交易所,在1981年8月1日,進行掛牌成立。

交易所成立的首日,並沒有發行股權,而是發行了兩隻債券。

這其實也是模仿發達國家的交易所的經驗,比如,美國的交易所,一開始並不是因為股票而發展起來,而是因為債券。早期的股票市場,更多是以債券為主。直到後來,才逐漸開始以發行股票為主,但債券市場的規模跟股票市場相比,依然是旗鼓相當。

債券、股票,都僅僅是一種融資手段而已。性質上差別不大,但是,債券規定了利率,按合約償還本息。交易所發行的債券的信譽,遠遠高於場外拆借的信譽。絕大多數情況,場內發行的債券違約機率是極低,如果分散持有債券,違約更僅僅是降低當年的收益,很難折本。

股票市場,投資收益率更取決於公司的發展,以及公司管理層的道德水平。好公司和壞公司差距,隨著時間發展可是極大的。一些好的公司,從小規模到壯大,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上千倍的複合收益率。但一些差的公司,長期持有甚至不會產生效益,因為,其公司並不是在發展,而是在不斷虧損,隨著時間發展,甚至原本還算有不少資產的公司,已經變成資不抵債的負資產。

所以,剛剛成立的北交所,先是開始搞債券市場,其後再逐漸高股票市場。

這兩隻債券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分別是石景山電力債,債券期限是5年期,年利率16%,發行規模則是1億元人民幣。

另外一隻債券,則是鳳巢地產公司所發行,同樣是5年期,年利率0%,發行規模則是5000萬元。

這個債券利率其實並不算太高,因為,80年代本來就是通貨膨脹率高企,利率極高的時代。包括美國在內,債券利率超10%~15%的一大把,甚至,有些銀行開出了0%的存款利率來吸收存款。

這兩隻債券發行首日,僅銷售了不到百萬元。但是,隨著國內的媒體不斷的宣傳報道。

而債券的利息,遠遠超過銀行的存款利息。再加上,此時債券發行後的交易價甚至有低於90元的,而債券的面值可是100元。到期之後,按照面值償還本金,另外,利率也是按面值的價值支付的。也就是說,按照此時的價格購買,實際利率更高!

這就吸引了不少精明的投資者,開始儲蓄搬家,進入資本市場,購買這些收益率更好的企業債。

當然了,這個年代的人們比較保守,連把錢存銀行,都有點不放心。更別說,是購買債券了。不過,債券也不是給這個年代普通的散戶準備的,而是對於敢於冒險的投資者準備的。

發行債券,肯定不能是以政治覺悟,要求投資者犧牲,這完全不符合資本市場的邏輯。所以,債券完全是以安全、高息為吸引力。

安全包括中國的國防安全,目前,跟美國那種美洲的後方國家自然是有差距的,但中國跟BETA打了那麼多年,防線已經基本穩定下來,也是給很多投資者巨大的信心。

另外,就是發行債券的公司,其經營、財務和誠信問題。

這方面,石景山電廠的債券,獲得了國家信用的背書,如果,石景山電廠無法償還,政府保證兜底。

至於,鳳巢地產公司的債券,債券主要是用於地產開發。公司計劃在深圳、廣州、HN地區進行拍地開發。債券的擔保,是京城的鳳巢大廈。而鳳巢大廈資產質量非常好。

而京城的地產價格,在商品房政策出爐後,就開始出現了月月漲的勢頭。

結果,京城當地不少買不起房的,紛紛開始購買鳳巢地產公司的債券。畢竟,鳳巢債利息非常高,持有債券,也相當於分享地產市場的暴漲紅利。

至於,石景山電廠的債券發行不久,被電廠的職工聞訊而來,將債券買走了000多萬元。剩下的部分債券,也因為大量前來京城學習石景山電廠亞臨界技術的專家和技術工人們,有錢的也紛紛前來購買債券。這些內行人,稍微算一下,就知道石景山電廠的效益非常好,不可能付不起本息的。而這年頭,也沒啥靠譜不需要傷腦的投資專案,所以,債券被業內認識認同,也算是他們有眼光吧。

至於,發行債券,交易所目前抽取1%的發行費。也既是兩隻債券,交易所賺150萬元手續費,這筆手續費是針對發債的公司收取的。

為了活躍市場,目前,北交所暫時不對投資者收取場內交易費、過戶費等等費用。與此同時,國家對於債券市場暫免利息稅、印花稅等等稅率。

之所以這樣,因為當前的交易所,直接可以給國家支付的專案融資。

地產就算了,那玩意雖然能賺錢,但跟發電廠相比,還是不夠分量的!而國家需要撥款的專案太多了,不可能光顧著石景山電廠一個專案。

石景山電廠能透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而不需要國家額外撥款,某種意義上,也是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另外,企業自己借錢去做事,也更市場化,這也是改革開放提倡的方向。

除此之外,藉助金融槓桿,把原本需要幾年時間利潤積累才可以投產的專案,提前投產,只要專案未來盈利前景靠譜,那麼,就等於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

眼下北交所的總經理王天興正在野心勃勃的宣佈:“要讓交易所,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引擎。要好的企業,更快速度擴大規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