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訪美(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訪美(三)

“大慶油田?”在美國人印象中,中國並不是石油很多的國家。即使,在中東石油產能受BETA戰爭影響之後,全球石油供應主要也是靠著美洲國家和非洲國家供應。

里根拿起桌面上的資料檢視,資料令他感覺到驚訝。

大慶油田,發現與1959年,並於1960年開始投入開採。

這是一座儲量非常驚人的特大油田,可開採儲量超過50億噸,也既是將近400億桶石油。

目前每年產出石油5000萬噸,大約有.5億桶。也就是說,拿出不到一年的大慶石油的產出,即可償還這筆鉅額債務!

如果是其他世界的0世紀80年代,中東石油供應比較穩定的環境下,大慶石油也不算什麼。

但是,MUV世界,中東大部分的產油區都淪陷了,石油不僅僅漲成了天價,關鍵供應還不穩定。

所以,石油非常貴,非常值錢!

當然了,油田的價值,除了要考慮開採成本和儲量之外,更關鍵的是要考慮油田的安全形勢。

確認了這份資料真實性後,里根總統點頭說道:“這就沒有問題了!”

稍微看了一下地圖,就知道了目前,BETA距離大慶油田還有幾千公裡。比從東德打到英國的距離都要遙遠幾倍。

至少在幾年內,BETA不可能打到大慶油田。

更加上,共和國的陸上軍事實力,目前被評估為世界第一陸軍。在戰術機、海軍和宇宙軍等等力量上,共和國實力相對薄弱,但防禦BETA而言,目前主要還是靠陸軍的堡壘和火力!

更何況,中國借債之後,計劃是在美國採購各種用於工業建設的物資。最先進的裝置和技術,自然不可能出口。中國採購的,多半是美國的工業界即將淘汰的二手設備。出售掉二手設備賺上一筆之後,工業界即可更新換代裝置。

美國工業資本,是歡迎這種好事!

共和黨的基本盤,就是這些工業資本家。而里根是共和黨的,所以,他不是太反對這種事情。

……

1981年10月,中美敲定了中國在美總計發行50億美元的債務的協議。隨著,兩國政府發表了聯合公告,除了表示中國以石油償還債務,這筆債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

這筆債的年限為5年,年利率10%,在80年代高利率的環境下,這筆債務的利率對於普通投資者,並不是那麼具備吸引力。

然而,一部分投資者看中的是石油!

嗯,這部債務是以石油作為擔保,隨著債券到期之後,債主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現金交割,既是到按照約定,以美元償還本息。另一種選擇,則是到期按照當時石油期貨市場價格的80%,以石油進行交割。

這樣來看的話,這個債券具備了雙重屬性——債券屬性和遠期石油期貨屬性!

正是因此,這筆利率不算太高的債券,具備了巨大的吸引力。

當然了,美國人對中國人的金融創新,也顯得很驚訝。原本,單純的債券,或單純是期貨的話,並不具備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兩者合一,讓其吸引力徒增。

光是石油巨頭們,對中國的安全形勢做出評估後,對這個債券,已經開始垂涎三尺。

當然這筆債務不是馬上就完成發行,而是還是需要符合美國上市債券的流程,透過投行進行路演,接下來,找到一部分符合條件的買家,然後,會在資本市場上上市銷售。

這也僅僅是流程,實際上,這段時間,中國已經跟洛克菲勒家族達成了協議,以石油期貨市場80%的價格,每年向埃克森美孚石油銷售1億桶石油。

運輸由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自己搞定,中國會把石油儲存在國內的港口,然後,由美國的石油公司,將石油運走。當然了,未必是運回美國進行加工銷售,實際上,有可能是就近運到韓國、日本進行加工。

但共和國不管這個,賣掉石油,因為,現在的石油價格很貴,共和國這個窮國燒起來心疼。比如,把石油換外匯,然後,再用外匯換取工業裝置和技術,加快共和國的工業實力的增長。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能夠給共和國的發展節省幾年時間,那麼,賣石油資源也是很值得的!

至於,發行50億美元的債務,實際上,等於是提前拿到石油銷售款。與此同時,以石油來擔保債務,本質上,也是等於在美國找到了石油的大買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世界的石油價格,因為BETA的存在,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暴漲。實際上,在197年,地球還未出現BETA巢穴時,石油的價格跟其實平行世界的油價差不多,每桶石油僅僅美元。

但在197年,BETA降臨地球的初年,國際油價已經暴漲到了0美元一桶。至1981年,石油價格已經逼近80美元一桶。

這還是因為,地球人口也因為BETA的降臨而減少到了0億之下。

這樣昂貴的油價之下,共和國的石油,除了滿足國內需求之外,大部分石油,還是以對外出口換取外匯為主。

當然了,以80美元一桶的價格換取外匯,穿越者們並不反對。畢竟,目前共和國的人工成本和物價成本極低,石油開採費用,每桶不到10美元。用部分石油出口,換取外匯,也是為了引進迫切需要的工業裝置和技術的需要。

而石油價格在80美元一桶的情況下,燒汽油和柴油的民用車輛,經濟上完全不如電動車划算。

所以,目前國家的方針是,燒汽油和柴油的私人小轎車需要淘汰,並不是為了環保要求,而是因為,這完全是浪費資源,不經濟部划算。

至於,大規模的採用電動車代替燒石油的車輛,主要是為了把石油節約下來,給更經濟換算的輪船、貨車、飛機、坦克使用。

私人出行交通,原則上鼓勵乘坐地鐵、公交車等等公共交通設施。不鼓勵用私家車。

這種交通工具,方便了個人,但是,從大局來看,完全是不划算的。而且,減少了私家車,也是有利於避免堵車現象。

當然了,未來國家也不可能徹底杜絕私家車,但是,燒油的私家車逐漸會在共和國境內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電動車輛,未來,加油站甚至也會全面轉型為充電站,可以提供充電,或者是更換電池來實現快速充電服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