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奶一口東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奶一口東德

東德史塔西的武裝警察部隊參謀海因茨·阿克斯曼,試探性跟中國駐柏林大使館接觸後。

次日,東德政府出面正式提出追加武器採購訂單——向中國採購0萬架鳳巢無人機,以及相關配套的基站。

簡單說,史塔西要建立無人機部隊被東德國家人民軍的陸軍獲悉後,陸軍大佬們也提出要建立無人機部隊。

最終,東德建立了三隻各不統屬的無人機部隊——陸軍、海軍、史塔西各有一隻無人機部隊,每家實力都是均衡的,皆是10萬架無人機。

這是一筆金額超過15億美元的超級大單,算上此前,東德已經發出的15億美元的大單,意味著……跟東德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達成了0億美元的武器出口合約。

實際上東德也沒那麼多外匯去支付,中國也不可能接受東德馬克。所以,這次的交易,繼續沿用了以貨易貨模式。其中,不少貨款是直接拆掉東德邊境,準備疏散人口的城市的工廠裝置,出口給中國換取物資。

原本,這些工廠就要疏散,處於停工狀態,即使搬到後方,也會因為原料不足而不能正常的生產,所以,出口給中國,是最佳的選擇。

此外就是鐵路機車,中國的鐵路機車存在巨大的缺口,而且,目前中國的機車執行速度也太慢了,大多數的機車,僅僅以每小時0~40公里左右的速度執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東德的鐵路機車,目前確實有極大的優勢。比日本、西德、法國的高速鐵路而言,東德稍微有點技術差距,但差距並不是很大。

比如,80年代東德常見的經典車型——4型電動機車,運營速度達每小時160公里。

這個速度比之本源世界的90年代中國火車提速之後,高鐵還未運營之前的車速還要快。

所以,中國大量進口東德產的機車,並且,購買東德的機車生產授權,成套引進東德的火車技術,可以讓列車行業減少十多年奮鬥。

東德的列車160公里的速度,基礎已經算不錯了。而且,全電推動,後來的高鐵,就是全電推動機車為主。

姑且不論東德拆舊工廠賣二手設備給中國,廢物利用換回了一批急需的武器。光是中國近期對東德的鐵路和列車技術的訂單,就給東德奶了一大口,至少,現在東德的列車製造行業,因為中國的訂單,進入了景氣階段。

讓奄奄一息的東德經濟,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居然得到了緩解。

……

198年的東德的經濟形式其實相當不好。但由於是實行配給制,大量的物資由國家統一配給,所以,基本上大部分人可以保證食品供應,有房子住,水電等等基礎設施俱全,各種福利雖然縮水了一點,但人們日子還能過下去。

如果比底層人民的生活待遇,那麼,東德底層遠遠比西方國家的中低層的市民要舒服的多。

東德的物價也維持遠低於西方國家的程度,但是……代價是商場貨架裡面的商品永遠是缺貨狀態,剛剛擺上了貨架,很快就會被拿著馬克的國民,買走了任何可以買到的東西。

如果僅僅走在大街上,會覺得東柏林乾淨整潔,市容非常不錯,治安也非常良好。

但進入商場中,就知道了,儘管商品標價極低廉,但貨架已經空了,就應該意識到,東德經濟已經很糟糕。

東德大量優勢的工業產品因為失去出口訂單而堆積在倉庫中。但是,東德本國缺乏的食品、紡織品和各種民用產品,卻是極其缺貨。因為——這些物資,全部需要東德拿出外匯從外國進口,而且,為了維持體面和匯率,還不得不以虧本價格擺在櫃檯上出售。

本國生產的生活用品也是一樣,為了維持國家的體面,東德拒絕漲價!

即使,這些商品的出售價,已經低於生產成本,越是生產,越是虧本!也拒絕漲價,只不過,工廠逐漸因為支撐不住,沒有錢購買原料和維護裝置,被迫開始停產。

東德的經濟蕭條的困境,一方面是BETA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體制僵化,為了臉面,打腫臉充胖子繼續維持高福利、低通脹率。

東德國內的消費,基本上是不賺錢,而是國家福利。只有出口的商品,才能夠按照市場價格出售,即使是賣的比西德的同類商品更低價,但依然有利潤的。

除此之外,東德的社會問題,也是不斷的增多!

比如——移民問題!

以前,移民是東德急需的人力資源,但現在移民卻成為了負擔。

在冷戰時期,東德與西德比拼經濟過程中,一度因為土地面積和人口遠遠小於西德。尤其是,西德源源不斷吸引東德的國民逃往西德,進一步造成了東德人口減少,競爭力下降。期間,東德曾在華約組織國招募大量的移民,大約招募了幾十萬移民,給東德經濟增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但隨著7年之後,BETA降臨地球之後,事情開始變得大不一樣了。尤其是是78年之後,大量的東歐和中歐國家被BETA平推,難民紛紛湧入到東德之後,東德一度受益於此,使得其缺乏勞動力的困擾得到了緩解……

不久之後,BETA開始進攻到東德,成為了戰爭最前線的東德,開始陷入了物資匱乏和經濟蕭條。

而且——大量的華約國家已經滅亡或陷入了困境,東德的生產出來的大量產品失去了市場,所以,再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資源了。

於是,大量的難民,被收容在東德,並沒有進行工作和生產,反而成為了東德的包袱。

因為東德是社會主義國家,保證了這些難民最基本的住房、吃飯、醫療和讀書等等方面福利開支。而戰爭中的東德資源的有限的,所以,就開始下調了整個社會所有人的福利標準,因為,平均的社會主義,如果資源減少,人口增加,那麼……所有人的待遇都會降低。

所以……

東德本土的國民,排外的情緒也是驟增!

而且,沒有工作的外來移民,使得東德治安問題惡化。於是,臭名昭著的史塔西以維護治安的名義,從移民中招收大量人手。這樣東德的普通人,因為對史塔西的不滿,轉嫁到移民身上。

經濟蕭條、福利削減、治安出現惡化,每年需要組織大量人口上前線堵住BETA進攻……而史塔西更是堵住東德國民逃亡的路線,在邊境大量獵殺逃亡者……困在東德的人們,一方面每年幾十萬人損失在前線。另外一方面,國內又迅速進入物資匱乏,經濟困難的狀態。

所以東德既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出路。

目前東德的問題很多,而實際上很多的問題,是可以透過經濟手段來化解。比如,工廠恢復開工,商品出口市場能恢復,那麼,東德經濟層面上就可以維持得住。進而,可以騰出精力,處理其他的問題。

在跟中國的貿易往來後,東德嚐到甜頭後,進一步提出,擴大中德之間的貿易合作。

東德有很多重工業產品可供出售。與此同時,東德需求的不僅僅是武器,還有糧食、服裝等等輕工產品。

這方面,則是中國方面的優勢,中國普通的輕工業品,尤其是是服裝並不缺乏。而農業方面,中國在自然種植的農產品方面具備優勢。

目前,合成食品產業在聯合國的鼓勵下,技術向全球推廣。各國都獲得了廉價的合成食品的技術。但東德缺的也不是合成食品——這玩意任何國家都能保證吃飽!真正缺的是天然食品,當前的天然食品,幾乎從普通居民家中消失。

所以,共和國向東德出口天然食品,這也是具備一定的市場前景的。

總之,這種互補性還很強的貿易,只要東德能撐住,貿易的時間越長,對於雙方都是有好處的!

既能互惠互利,還能奶一口東德,讓其支撐更長時間,這種雙贏合作,何樂而不為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