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新興軍火商的崛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新興軍火商的崛起

從1979年開始,伴隨著波蘭的在BETA的鐵蹄下崩潰,東德成為了歐洲最主要的戰場。

為了保衛本土,東德在邊境的奧得河、尼斯河西岸構造強固的防衛線,這條防線被稱為——絕對防線!

意思是絕對不能突破,因為被突破之後,東德的重工業地區和首都柏林,都會暴露在BETA的兵鋒之下。而東德並沒有做出任何疏散準備,因此,絕對防線被突破,意味著東德至少要死傷數百萬人口。

因為,BETA巢穴是會隨著時間發展,不斷進行建設,等級會不斷的提升。也就意味著,BETA巢穴生產的BETA速度也越來越快,人類面臨的BETA壓力,也會隨著時間發展,變得越來越大。

從198年開始,朝著東德方向推進的BETA的進攻的頻率越來越高,以666中隊為首的戰術機部隊,需要順著BETA進攻的方向,反覆殲滅光線級,為主力部隊殲滅BETA叢集做鋪墊。

在此期間,東德的戰術機部隊,不僅僅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奔波和備戰狀態,而且,傷亡還非常巨大。

整個東德常規的戰術機部數量大約在500架左右,但實際上,這僅是因為耗損太大,幾乎每年東德都要損失數百架戰術機以及駕駛戰術機的衛士。

即使這段時間,666中隊輪番來適應訓練新機,但依然還是執行了兩次配合地面部隊,殲滅BETA的任務。

……

198年月6日,伴隨著1架FC-1梟龍戰術機抵達科特布斯專區。

東德666中隊,領取了新裝備後,也開始進行適應性的訓練,隨即將會使用新機體,執行作戰任務。

“我們的新機體FC-1梟龍戰術機,採用了三層複合裝甲,第一層是反應裝甲,跟盾牌一樣,利用爆炸的能量,來對沖掉一部分的照射的威力。第二層,是某種超級碳材料(石墨烯,為了保密僅說是一種碳元素製造的材料),強度硬度不僅僅超過鋼鐵等等金屬材料十倍以上,而且耐熱性能極強。第三層,才是傳統的機體材料。”李鋒拿著說明書在介紹設計,“反應裝甲你們可以生產。所謂的刷油漆,也就是修補第二層耐熱材料,耐熱油漆的強度不行,但是,比較耐高溫和耐灼燒,這層油漆也不簡單,可以耐000度的高溫,雖然不如超級碳材料,但刷一層這種油漆,還是會起到一定效果的。FC-1梟龍,跟你們之前教學時使用的殲-8ii型相比,主要的差距是,殲-8ii型採用了更多的超級碳材料。而FC-1梟龍因為我們新材料產能問題,以及成本的好了,僅有一層薄薄的超級碳新材料。所以,不得不搞成複合裝甲。”

愛麗絲蒂娜·伯恩哈德點頭說道:“說實話,效能已經超過了我的預期了!至少,它絕對算是二代機不是嗎?”

“嗯,即使是FC-1也應該比歐盟聯軍目前在換裝的二代機幻影000要強大的多。”李鋒說道,“1000萬美元的出口價,比他們5000萬美元以上的產品要好,除了我們之外,找不到第二家了!”

作為新興的國際軍火商,法國的產品,中國已經不屑一顧了。那麼貴的東西,效能還很一般般,即使歐盟軍自己,估計未來也不會大量裝備吧?

蘇聯主要是靠著軍火出口維持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了,畢竟,已經退守到了阿拉斯加租借州的蘇聯,再也不能靠著出口資源過日子,被逼急了的蘇聯,被迫在軍工方面產能居然跟以前差不多,技術也完全沒有退化。

至於這個世界的美國,生產力太強大太強大了,4億人口的美國,資本主義國家,絕大多數的有錢人和資本都往美國逃跑。以至於,美國這這個世道,GDP已經佔全球的一半。

MUV世界第一大產業,就是軍工產業!

中國目前才剛剛參與武器對外出口,透過武器對外出口,不僅僅可以出口創匯創收,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而且,還能夠極大的幫助前線國家牽制BETA,與此同時,也可以給共和國爭取更多的國際地位。

……

運往前線的並不僅僅是1架FC-1梟龍,還包括了10萬架無人機。

東德陸軍部隊,裝備的首批無人機,以及1000名無人機操作人員,組成了0個無人機大隊,這些無人機大隊,基站就架假設在堅固的要塞中。這樣,要塞的守軍,任務又多了一條保護基站和無人機操作人員的安全。

由於無人機的偵查能力也極強,所以,目前東德陸軍的無人機大隊,每天透過操作少量的無人機在戰場上起降,監控各處戰場的動態。

這個效果,已經讓東德陸軍上面的將軍們嘖嘖稱奇!

畢竟,東德目前的戰壕和防線,主要是透過電話和無線電聯絡,即使後面指揮室看到戰場上的情報,也是前線人員觀察之後,彙報上來了。一層層的彙報,不僅僅訊息有滯後性,而且,還有一個大問題——情報的偏差!

彙報上來的情報,經過多層回報,有可能因為某個層面理解問題,傳達上來的軍情就未必那麼準確了。

而無人機的基站之間,用光纖聯網的。光纖再連線到後方指揮室,即使相隔幾百公裡,也能清楚的透過網路,看到無人機觀察到的景象。這比傳統的軍事情報更及時,也更準確!

僅僅是情報方面,它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因為雷達的不足(雷達主要監控金屬和飛行目標),所以,過去僅能依靠衛星監控大群BETA的動向,另外,透過聲納等等裝置,估測BETA的數量。

“傳統的雷達,僅能測到空中飛行的金屬物體。像BETA這種非金屬的生物體,而且,還是陸地上推進,雷達基本就是聾子瞎子,一點用處也沒有。而無論是衛星檢測,還是聲納,以及士兵以光學觀測,都有極大的延遲和。”

“但是,現在無人機群,彌補了這個短板。更微妙的是,它的設計初衷,並不是為了獲取情報監控BETA,而是一種作戰武器!”

“更令人覺得驚訝的是,它居然能夠把大量無人機監控到的畫面,合成成更全面完整的戰場地圖。戰場裡面地面,標註著敵群的整體動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作為戰術武器,它理論上也很優秀,可以透過數量優勢,穿破光線級的攔截火力,殲滅光線級!”

東德軍方高層,一群人在碰頭研究無人機帶來的戰術變化。

不少東德的軍事專家,研究是結論是——無人機未來的前景,可能要超過戰術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