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發射衛星和畝產萬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發射衛星和畝產萬斤

198年,11月。

海南,文昌。

因為酒泉衛星發射場地,已經成為前線戰場的緣故已經變成一座要塞,火箭發射場地已經停止了運營。所以,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已經成為共和國主要的衛星發射基地。

從1981年開始,中國火箭發射衛星,就開始頻繁起來。

1981年時,國內實驗性的發射了1顆“銥星1”通訊衛星。這是銥星通訊系統的首顆通訊衛星,未來計劃是要發射66顆衛星。

本源世界的銥星公司的失敗,在於衛星通訊的昂貴成本,那麼貴的成本僅僅是為市場空間僅僅百萬級用戶的衛星通訊電話市場,昂股的成本,以及使用者規模不可能提升到幾千萬幾億,所以,在商業上它是非常失敗的。

但是,共和國開始模仿銥星公司,發射66顆通訊衛星,主要並不是為了服務衛星電話的使用者,而是為了服務戰場上的無人機群。若是能夠在全球任何一個地區,遙控戰場上的幾十萬計的無人機群,那麼,這筆生意就是非常划算的。

畢竟,軍用市場即使規模小,但是利潤卻是遠遠超過民用市場。

而且無人機技術現在還是很簡陋,未來無人機越來越大型化,逐漸可以攜帶越來越多的彈藥時,這項服務價效比就會越來越高。

在8年這一年,“銥星”、“銥星”等等衛星陸續發射,到了11月份,最新發射的一顆衛星是“銥星1”通訊衛星。

連續發射多顆衛星之後,自然是瞞不過蘇聯和美國。這個世界,歐洲、日本等等地區已放棄了包括衛星在內的宇宙技術,宇宙技術由美國和蘇聯兩國把持。因為,蘇美兩國不斷威逼利誘其他國家,放棄宇宙空間技術的發展,以此換取美國和蘇聯的衛星,為其他國家服務。

其他國家因為資金和技術的差距,以及蘇聯和美國提供的服務質量非常好,再加上,蘇聯和美國暗示,如果各國自己搞宇宙相關的專案,那麼蘇聯和美國就停止對其服務,於是不少國家紛紛停止了宇宙空間技術方面的研究。

共和國新聞發言人表示:“這些衛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訊用途。衛星電話、衛星廣播電視之類的用途。”

對此,蘇美兩國都表示懷疑,但又不能做出什麼。其實蘇美的衛星真的停止對中國服務,也沒什麼!

這個世界的衛星發射的技術相對比較先進,但是……由於電子技術的落後,衛星的效能,並不是很先進。

共和國的火箭和衛星很多技術上面不如美國和蘇聯,但是,半導體相關的技術卻是有優勢。所以,衛星的性能比蘇聯和美國要好,即使蘇聯和美國的衛星不再多共和國提供服務,也沒什麼大不了。

實際上,除了通訊衛星之外的,中國隨後又發射了北斗導航系列、風雲氣象系列等等衛星。

其中,導航衛星和氣象衛星,需要對於地球進行監測,所以,也可以當作間諜衛星。

還有就是氣象衛星,中國的氣象衛星是既搞天氣預報,又搞BETA動向預報。

總之,在8年開始,共和國成為了既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擁有監控BETA動向的衛星的國家。

對面這個既成事實,蘇美兩國只能淡化處理,並沒有再說什麼。畢竟,在蘇美兩國看來,共和國也是蛋疼,自己發射衛星上天,而衛星的壽命才幾年或十幾年。一開始也許很興奮,時間長了,以中國的財力,多半會自覺停止衛星發射,而選擇蘇聯和美國的服務。

……

這一年內,共和國是喜訊不斷,軍事、科技、工業之外,農業發展也是非常喜人。

首先就是海水稻,根據穿越者提供的資料,共和國的農業工作者,在廣東省沿海的遂溪縣走訪,發現了當地種植的“長毛谷”。

長毛谷,生長於遂溪縣的海邊灘塗,它不用施肥、不用噴灑農藥、不用除草,基本上,到了收穫季節,就可以收割。不過,由於它畝產僅有00斤,而且,口感比普通的稻種要差的多,有點海水的苦澀味,所以,並其種植一直侷限於當地,並沒有被推廣開來。

不過,長毛谷的發現,讓農業工作者比較驚喜,因為,證明了耐鹽水稻確實是存在的,而且,至少有數百年種植歷史。只不過,長毛谷並沒有被當地人當回事,只不過是為了避免海邊的灘塗浪費掉了,於是,就隨便種一點長毛谷。

這種長毛谷,也就是長期被人類馴化的海水稻。畝產和口感,比原本的海水稻已經要好一點。畢竟,口感太差的種子,都被人類逐步拋棄掉了。所以,長毛谷在耐鹽性方面,可能比野生的海水稻要差一點。

不過,農業作者人員,已經開始彙報中央,其後,啟動了擴大長毛谷種植範圍。在廣東沿海,更多的不毛之地,推廣這種長毛谷的種植,種子面積會超過100萬畝。

其後,工作人員按照資料繼續耐心的尋找,果然,找到了比長毛谷更高大粗壯的野生稻種——海水稻!

隨著大量大量耐鹽性的水稻的發現,毫無疑問,原本不能種植莊稼的土地,會被利用起來。

至於畝產僅00斤,這也不是事而。畢竟,它不需要撒農藥和化肥,成本相對比較少。與此同時,國內農業工作者,也開始展開了海水島的農場化種植經營。

透過採用更多機械化大規模種植,少數農民種植更多的海水稻、長生谷等等耐鹽性稻種,這樣他們人均的收穫,並不會低於傳統水稻種植。

除了海水稻之外,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也獲得了國家大力推廣。當然了,雜交水稻屬於良種範疇。

農業產量除了良種之外——農田的肥沃程度,以及光照降雨溫度等等自然條件,還有就是化肥和農藥!

近代農業產量的提升,最主要因素是——農藥和化肥的普及。化肥和農藥對畝產增加的貢獻程度,甚至是超過包括雜交水稻在內的品種改良技術……所以,增加化肥和農藥的產能,也是能夠繼續促進全國的糧食收成。

這幾年來,國內的工業產能的提升,農藥和化肥產能也不斷得到提升。所以,糧食連續出現增長。

還有就是——水培技術(無土栽培)!

就是不需要農田和光照了,而是直接在室內培養,把農作物,不透過土壤栽培,而是透過調配好的營養液,營養液裡面包含了植物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之後,利用燈光來調節光照,在不見陽光的室內,擺放了一層層的植物。

水培技術發展的一定規模就是——植物工廠,在工廠裡面產糧食,而不需要傳統的農田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論畝產,論效率而言,大規模的植物工廠,畝產幾萬斤是很容易實現的。只不過……水培技術對於工人的科學素養,對於工廠的管理,以及對於電力資源的消耗等等,都是非常的嚴格。而且,成本方面而言,水培技術還是比傳統農業的成本要昂貴的多。

大規模水培都是室內的,為了更好的進行管理,已經不採用自然光照,而是室內的燈光提供光照。為了控制溫度,有時候需要上空調。還有,就是營養液濃度的控制,以及室內二氧化碳等等氣體濃度的控制,全部都是科學。

簡單說,這個技術是好,問題是——非常耗電!

如果跟傳統農業對競爭的話,即使它產能大,但昂貴的成本,使得它市場競爭的話,暫時是拼不過傳統的農業。

但是,穿越者還是堅持要搞這個技術……因為,這個技術推廣開來之後,一座城市裡面蓋高樓,高樓裡面全部都是植物工廠的話,可以實現一座城市的糧食產能比整個國家的農田的產能還要大。

而且,水培技術還能在海底、太空等等環境使用。那些苛刻的環境中,搞傳統農業是不行的,但水培卻是可以。未來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開始比較可觀的!

眼下,北京鳳巢基地內,正有一座00平米的植物工廠。

這座植物工廠,透過計算機來來儲存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各種資料。工作人員按照設定好的溫度、溼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資訊,進行調整。

基本上,工廠搞的就像科學實驗室一樣,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也都是農業、生物、化學和計算機等等領域的專家。

目前,鳳巢的植物工廠,雖然佔地面積僅有半畝。但因為,植物是像抽屜式貨架一般,被排成了六層。與此同時,植物之間的密度也是極密,畢竟,根部都是沾在營養液裡面吸引營養,與此同時,光照都是電燈……

所以,半畝空間,一年產10噸的的糧食和蔬菜!

“簡單說,水培技術的前景是廣闊的!”負責農業的張若寒,非常有信心的表示,“即使是到地球外太空的軌道空間站,還是外星球。傳統農業不具備條件上馬的時候,水培也是可以搞起來。成本問題,現在很貴,水培一公斤蔬菜成本5塊錢,比豬肉都貴。但是,單純是出口到歐洲的話,還是有利潤空間的!歐洲那邊自然種植的蔬菜,每公斤市場價已經0美元左右了,肉食每公斤更已經漲到上百美元!所以,我們現在水培技術,一方面逐步進行實驗和擴大產能,透過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另外,也就是出口歐洲,賺一點外匯!”

“這種田技術要得!”李鋒也不由讚歎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