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建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建議(一)

一小時後,李鋒在中南海接到一號首長的接見。

“首長,我這次來,主要是提經濟方面的建議。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是跟BETA的戰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跟BETA戰爭中,如果我們越打越強,那麼時間在我們這一邊。如果越打越弱,經濟規模、工業產能、科技水平沒有獲得發展,那麼這樣堅持下去,並不能獲得勝利,僅僅是在慢性自殺。所以,不能光僅僅以軍事發展為主,經濟也極其重要。而這邊經濟發展,似乎不是太好……”李鋒說道。

“但要怎麼做呢?”一號首長說道,“我們這邊也搞了改革開放,但是,由於不同世界的環境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樣。這邊世界的中國是抵抗BETA進攻的前線國家,即使開放了也吸引不到外資,人家怕我們頂不住,長期投資一下子就打水漂了。所以,招商引資的辦法完全不行。”

“以吸引別人來投資的對外開放,估計在這邊行不通。”李鋒思考片刻說道,“那麼,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需要有其他前線國家迫切需要的物資,向其出口,透過優勢產品出口,換取我們需要的技術、資源甚至人才,那麼同樣是可以的。還有就是啟用內需消費,提升內部的經濟迴圈速度和效率,打通任督二脈,靠著自己內生性增長,釋放潛力,讓生產力規模擴大!”

“前線國家都缺戰術機,但即使我們出口,別人也看不上。”一號首長無奈說道,“美國和蘇聯的戰術機基本上瓜分了全球佔據機的95%的出口市場!至於內需消費……我們這裡是提倡節衣縮食,節省出來的物資,供應前線!”

目前,國產的j-8戰術機,是技術上已經落後的一代機。而且,即使是一代機,最暢銷的也莫過於美帝生產的外銷型戰術機。

其次,就是蘇聯產的戰術機。畢竟,蘇聯不僅僅軍工底子雄厚,而且,一直在一線跟BETA戰鬥,很多型號的戰術機,經歷了戰火考驗,等於是不斷在打廣告。

至於,中國這這個世界上,屬於窮工業國家。技術不是太先進,至少,在很多國家眼裡,屬於“低科技國家”。

即使中國的戰術機成本很低,最便宜可以賣兩百萬美元一架。

但是前線國家有能力自主生產的,自然不會買中國貨。沒能力自主生產的,考慮再三,一般都是算則一兩千萬美元一架的毛子貨,而一些不差錢的土豪,則是購買五六千萬美元,甚至超過一億美元一架的歐洲貨和美國貨。

“我提幾條建議,不僅僅對發展經濟有好處,而且,對於未來我們反攻BETA巢穴的長遠戰略,也是有益處的!”李鋒說道。

“請講……”一號首長喝了一口茶水說道。

“首先要信息化……”李鋒說道,“也就是大力建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有線網路、無線網絡,無處不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千人至數萬人同時打電話、上網、看電視、玩遊戲、下載,也不會覺得網路擁堵。”

“真的有必要?”一號首長皺眉,覺得這個建議有點莫名其妙,似乎跟軍事潛力毫無關系。BETA又不上網,不搞網絡戰輿論戰,你搞網際網路幹嘛?

當然,其實這個世界也有網路,但主要是軍用的。比如,軍用的數據鏈,就是一種無線網絡。貌似,每一部戰術機,都採用了數據鏈技術,使得戰術機之間,以及戰術機與後方的指揮部,能夠保持遠端的資訊交流。

此外,各國都有電子郵箱和一些網頁,可供查詢資訊。只不過,那種民用的全球資訊網,還未得到真正的普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非常有必要,軍事用途而言,網路的發達和覆蓋面,影響了我們接下來的計劃。因為,我們鳳巢基地正在搞的第一個大專案是——無人機實戰專案。按照我們的計劃,未來我國的戰爭模式,不再是跟拿人命跟BETA拼消耗——這是虧本的生意!未來的戰爭模式,將會是有大量編好了程式的無人機,執行投放火力,消滅敵人,跟敵人拼消耗。而控制無人機,是需要無線通訊網路基站。假設,一個基站能控制5000架無人機。我們需要控制1億架無人機代替普通的軍隊作戰,那麼就需要萬基站。當然了,由於基站是分散的,密度不夠。不能在狹小的地區,控制更多的無人機。所以,密度要增加100倍,足以在任何戰場上調動幾百萬架無人機。那麼,全國最少需要00萬通訊基站。一臺基站幾十萬元,預計要萬億以上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如果,單純是軍用,顯然很難承擔這個成本,但是,這個技術如果是民用,發展1億人持有手機電話,那麼就可以靠著民用的市場,養活這個通訊基礎設施。而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切斷民用的手機通訊,算是徵用基站訊號吧。把某個地區的基站,完全轉化為軍用。這個過程中,啟用了消費市場,創造了就業,另外,還孵化了一堆高科技企業,培養了數百萬計的高科技人才。”

一號首長點頭,說道:“如果通訊技術確實可以做到這些,是可以鼓勵要搞的。至於,你所說的無人機成本多少?”

“成本估計在5000塊錢左右。”李鋒說道,“假設,平均5個單位的無人機可以消滅一隻BETA,意味著,消滅BETA可以換成一筆經濟賬,消滅一隻BETA需要兩三萬塊錢。這樣一來,我們前線不斷用機器去消耗BETA,後方則是以發展經濟和生產力為中心,大力的提高平均每個人口的生產效率。比如,我們現在平均單人一年產出GDP是1000塊錢不到,未來需要做出種種措施,提升生產效率,單人一年貢獻的GDP逐漸提升到幾萬塊錢,甚至幾十萬也是可以做到的。畢竟……這邊很多市場需求沒有釋放!比如,全國大多數家庭都普及電視機,一臺電視機幾百塊錢,這一塊也可以創造千億級的消費市場。而老百姓如果一年消費了千億,必要需要再增加千億的收入,政策應該鼓勵這種多勞多得,創造財富的行為。”

“總之,過分的提倡節省,不鼓勵消費的話,本質上,形成了更大的浪費——人力資源的浪費,原本沒跟人的潛力是一年創造幾十萬元才財富,因為沒有那麼多的消費需求,也沒有更高階的消費慾望,僅滿足於最基本的生存消費。結果,現在人均GDP幾百塊。等於人力資源的潛力僅調動了幾十分之一,於是,這不就等於更大的浪費?鼓勵消費,並不是鼓勵浪費。如果多消費1000個億,基本上是我們國內生產出來的。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損失,並沒有浪費什麼。反而增加了大量的生產能力,提高了整體的效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