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奇寶疑蹤之當陽地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節 洞(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節 洞(1)

來人坐在地上一邊伸手逮蝨子一邊說:“以前也是不知道的,就是村長帶著村裡人搬石頭堵洞口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裡有個洞。”

我覺得有點奇怪,河道下面的地洞已經很多年了,為什麼早不堵晚不堵,非要到前幾年才被堵上?而且,一個窮村子的村長充其量也就是年紀大點,在村子裡有些威信,論見識,恐怕連我都不如,他這麼可能知道位於河川下的祈仙教兵備庫?

“村長沒跟你們說為什麼要堵這個洞?”

“好些人都問了,村長不說,他不肯說,也沒人敢多問。”來人伸手摸摸髒兮兮的臉,接著說:“你們要進洞幹什麼?”

“洞口被這麼多石頭堵了,該從什麼地方進去?”龐老二沒有回答渾小子的話,倒反問了一句。

“這個,嘿嘿。”來人憨厚的笑了笑,我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實實在在見點好處再松嘴。

五百塊錢放在我們身上什麼都幹不了,但拿給渾小子,估計在這種地方足夠他消費一年了。我掏出五張嶄新的百元鈔,在他面前晃了晃,渾小子頓時精神一振,兩隻眼睛直冒綠光。

“拿好了,還怕我們賴賬?”

“不是不是。”渾小子兩手發抖的接過錢,看樣子激動的不輕,在身上東摸西摸的找放錢的地方,我們幾個饒有興致的看他忙活了好半天,渾小子才長舒了口氣,美滋滋的說:“來,我給你們指指洞口。”

渾小子在河道邊上邁著步子查,我們這才明白,估計當初他參加村子裡填堵地道口的工程時或有心或無心的記下了參照物和洞口之間的距離。也虧得他記性好,又想貪點小便宜,如若不然,叫我們這些門外人沒頭沒腦的胡挖一氣,可當真費勁。

我們這兩天做的工作也不算完全白費,事實證明,渾小子所指出的地道入口確實就在我們所挖的土坑範圍之內。松爺還有點信不過,疑惑的看了渾小子兩眼,說:“你記的清楚不清楚,別他娘的記岔了,叫我們白敲一通石頭,先給你說好哈,要是你指的地方不對,就把錢退回來。”

渾小子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兩隻手緊緊捂住自己放錢的地方,語氣十分堅定的說:“不會有錯不會有錯,五百塊錢可是你們答應下的,給了再要回去……”

這小子的舉動把松爺逗樂了,“瞧你那點出息,誰還稀罕那幾個錢?你跟我說說,你拿這錢能幹點啥?娶個媳婦還是蓋個房?……”

“小尤,別鬧了。”龐老二打斷他的話頭,對渾小子說:“你們堵洞口的時候用什麼壘的石頭?”

“那邊山上有些黑石頭。”渾小子朝遠處的山頭指了指“用勁一捏就酥了,搬回來砸成粉粉,摻著石灰和沙子,壘出來的牆結實的不得了,我們村裡蓋房子都用的這東西。”

他說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天然建築材料,總之石牆的堅實程度我們是見識過了,如果內地修河堤都用這種原料,我估計再大的水也衝不垮。

憑藉我們現在手裡的普通工具,就算找到地方,也沒辦法順利的將石頭牆弄出個洞,好在衛攀已經到馬棒子那裡找傢伙,只要有趁手的工具,憑龐老二和穆連山的本事,石牆再硬,打通它也就是今天明天的事。渾小子告訴我們,當初村裡砌牆的時候用的石頭都是套車從別處拉回來的,有四五十公分厚,龐老二穆連山兩人對望一眼,都微微點了點頭,我知道,兩人胸有成竹。

“你們這些東西砸不開牆,要是再給五十塊錢,我回村子給你們拿錘子鑿子來。”渾小子看出來龐老二是領事的人,所以想跟他商量商量再搞點外快。龐老二還沒說話,松爺瞪著眼睛說:“掉錢眼裡了?不用你拿錘子,我跟你說,洞不弄開,你可不能走,萬一你糊弄我們,我們找誰去。”

松爺人高馬大,幾天沒刮鬍子,幹活弄的灰頭土臉,看上去又髒又兇,把渾小子嚇的不輕,連忙解釋說自己絕對負責,不等我們找出洞口他絕對不走。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靜待衛攀和鐵柱回來。龐老二和穆連山躲在一旁小聲說話,我和蘇玉坐到一起,就剩松爺閒的蛋疼,晃來晃去坐不安穩,百無聊賴之下只好繼續拿渾小子逗悶子玩,渾小子有點怕他,但倆人說了一會就消除了障礙。

“你們從那來的?”渾小子問。

“南邊。”松爺叼著煙說。

“我知道是南邊。”渾小子咽了口唾沫:“你們絕對不是從北邊來的,這裡再往北走走就出國了。”

松爺咧嘴一笑,渾小子也跟著傻樂。過了一會兒,渾小子又試探著問:“你們進洞幹什麼呢?”

“你管呢。”松爺憨是憨了點,但也不是十足的純傻,這兩年一直過的冒險生活,大虧小虧吃了不少,再傻的人都得長點記性,他純屬沒事幹,跟渾小子胡扯著打發時間,提到要緊問題,那是一個字也不會漏出去的。松爺知道自己編謊話不在行,乾脆甩出去三個字就算回答了渾小子的問題。

“洞裡有什麼東西?”渾小子繼續問。

“你真傻還是假傻啊。”松爺扔了菸頭說:“你好歹還見過洞口,我頭一回到你們這鬼地方來,你問我洞裡有什麼東西,我去問誰?”

聽著他們的對話,我心裡有點不自在。渾小子一看就象是前幾年的松爺,嘴又碎又松,什麼事都想知道,什麼事都敢往外說,我們這次行動不大順利,暫時還不知道要在這裡呆幾天,如果渾小子拿了錢回去亂顯擺,怕是不太妥當,他們村子裡的人堵洞口的意圖雖然我們不瞭解,但十有八九也是不想讓人進洞。我們只求平安找到玉鼻後趕緊回去,半點麻煩也不想招惹,所以我湊到他倆跟前,連哄帶嚇的把渾小子糊弄了一番,總體意思就是:只要漏出去半個字,立馬把錢全退回來。

這招放在他身上百試百靈,渾小子捂著口袋亂起誓。

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生就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絕不會三兩句話就能教育過來,渾小子老實了五分鐘,嘴又閒不住了,嘟嘟囔囔跟我們說:“其實你們也不是第一撥了。”

“什麼?什麼不是第一撥了。”

“來找地洞的人啊。”渾小子說。

我們幾個人聽了他的話,不約而同的大吃一驚。

聖師手札可能同時存世若干本,但據我們所知,墨玉卻絕對的獨一無二。不以墨玉為依據就能讀懂手札的人搬著指頭都數的過來,以金七爺那樣的見識,也只能勉強算是一知半解,更何況別人,而且,能夠讀懂手札,就必然知道寶藏其實是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缺少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行,韓慕亭算是看懂了部分手札內容,但他根本不為所動,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渾小子所提到的另外一幫找地洞的人,是為了什麼而來?

除了松爺,我們幾個人心裡吃驚,但表面還是平靜如常,龐老二使了個眼色,我點點頭,把正要說話的松爺支到一旁,然後裝著很隨意的樣子問了問渾小子有關情況。

據他所說,前幾年有幫人到河道這裡天天挖坑,而且還找村裡人打聽有關地洞的事,被詢問過的村民也沒當回事,直到村長無意中得知後,才帶人把挖坑的人給趕走了。

而後,村長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帶著村裡的男丁撂下地裡的活,不辭勞苦在河道上光膀子幹了很多天,才把地洞口給封了。

由此可見,村長起碼在幾年前就已經知道了河道下的地洞。

不過可以想象的到,從村長對待上一幫尋找地洞的人的態度來看,向他打聽相關事宜等於自找沒趣,而且我們也會受到被趕走的待遇。

我的腦袋又成了個漿糊盆子。在我看來,聖師寶藏是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但真正涉足進來,才發現其中竟然有這麼多說不清的人,說不清的事。

同時我還感覺有些不妙,衛攀因為一時心急,魯莽的找放羊人打聽地洞,放羊人回去閒傳,招來了圖財的渾小子,我們的行蹤來意既然能傳到渾小子耳朵裡,自然也能傳到村長耳朵裡,本來事情就不順,再惹村長出面跟我們為難,實在是傷腦筋。不過就目前形勢看,村長尚不清楚這些事,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儘快進洞拿到玉鼻後離開,至於能儘快到什麼程度,只有看老天肯不肯關照了,墨玉上所刻的只是洞內的路線圖,沒有進去之前,誰都不知道裡面的面積到底有多大,總之,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暫時消失了幾天的壓力重新回到我們身上,只有蘇玉看上去象個沒事人一樣,有容乃大,無欲則剛,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我再沒心跟渾小子胡扯,留松爺跟他耍嘴,自己則悻悻坐回蘇玉身邊。因為要擋風沙,所以蘇玉一直都裹著紗巾,只露出兩隻霧濛濛的眼睛盯著我看了半天,輕聲說:“又洩氣了?”

我搖搖頭,這麼長時間下來,無所謂什麼洩氣不洩氣,反正硬著頭皮往下走就是。

“只怕這一次可不象龐二爺事前說的那麼輕鬆。”

我看了看蘇玉,心裡百感交集。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衛攀和鐵柱拎著長條尼龍包趕回來,龐老二簡短的把渾小子來指路的事說了,衛攀大喜過望,連聲說這五百塊錢花的值。

衛攀想的非常周到,不但帶了爬子用的工具,還順便弄了鑿子。龐老二和穆連山親自下坑作業,其餘人圍著坑蹲了一圈。

身為六大家龐姓傳人,龐老二懂得不少秘技,其中有很多甚至讓我感覺匪夷所思,比如說他們家有種祖傳的藥水配方,把這種藥水灑在石頭上,三兩天之後原本堅硬的大石頭會變的很脆,一鑿子下去就能弄掉一大塊。如果沒有意外情況,這種藥水是我們必用的,但渾小子透漏的資訊讓我們沒法子安心等那麼長時間,只好霸王硬上弓了。

這一通忙活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渾小子跟我們耗了一天,水米沒沾牙,到了黃昏時明顯頂不住了,但害怕松爺要回五百塊錢,所以硬挺著繼續等,龐老二說叫他回去,渾小子興高采烈揣著錢一路小跑著往村子裡奔。我沒再刻意囑咐他回去之後管好嘴巴,這種人傳閒話都是一時興起,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要想不讓他說話,除非活埋,單憑幾句恐嚇是不管用的。

在石牆上掏洞不但要打通它,而且洞口大小至少要容一個人順利進出,這就等於要弄下來一整塊大石頭,看樣子一時半會之間兩個專家級的人物也搞不定,龐老二趁休息的時候說這裡要不了那麼多人,只留自己和穆連山打夜班,其餘人照常回老呂家睡覺。這麼長時間相處下來,我們之間早沒了客套話,凡事都是從全域性考慮,所以,天黑透了以後,衛攀留下一些剛買的食物給他們當飯,然後領我們回去休息。

這一夜誰都睡的不踏實,衛攀專門定了表,不等老呂來叫就招呼大家起床,匆匆忙忙趕到河道邊的施工現場。

龐老二穆連山兩人正躲在坑內假寐,而厚實的石牆上,明顯的多了個硬鑿出的黑乎乎的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