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呂布有扇穿越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章:第五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章:第五更!

想通了這件事情,呂布只覺得神清氣爽,很快就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蔡邕就登門找到呂布,將他們禮部設計的報紙雛形那來給呂布看。

開啟他們設計的報紙雛形,呂布不由被雷的外焦裡嫩。

我了個大槽,你們設計的這叫報紙嗎?

呂布完全被他們給打敗了!

禮部做出來的報紙,根本就沒有版面還有版頭等等一說。

完全就是幾篇文章平鋪直敘放到上面完事。

更讓呂布無語的是,就算那幾篇文章,寫的都極為晦澀。

憑呂布的文化底蘊,看起來都有些費勁,更不要說那些百姓了。

要知道,這報紙的主要宣傳物件是誰?

不是那些官吏,不是那些士子,最主要的物件是那些百姓啊。

你把文章寫的這麼晦澀,有幾個百姓能看的懂?

只怕一個村裡都不一定有人能看的懂。

就算村裡有讀書人,都未必能夠將意思正確翻譯出來。

所以,這些文章不能這麼寫,必須要用半白話文。

以後臣子上奏摺的時候,也必須要用半白話文來寫。

呂布不滿地將禮部做出來的報紙拿走,準備自己重新做一份報紙。

呂布找來兩章宣紙,開始設計大明日報的板塊。

呂布先在宣紙上留白,這是給版頭預留下的。

現在呂布也懶得設計什麼圖案了,準備直接讓蔡邕寫上大華日報幾個字的篆字了事。

至於呂布的書法,呵呵,還是不要拿出來獻醜了。

剩下的版面,被呂布分成幾個板塊。

頭版頭條,當然是大華朝的最新新聞,或者是朝廷要頒佈的法典,或者是朝廷想讓老百姓瞭解的內容。

現在這個頭版頭條需要刊登的,當然是呂布登基為帝,將要在下個月舉辦登基大典的訊息了。

這則訊息,原本是蔡邕寫的,文採斐然,辭藻華麗,但是讓人很難看懂。

現在呂布親自捉筆寫了一篇報道。

這篇報道,先從刺史府中地湧金蓮,梧桐獻字寫起,將整個神蹟描述的神乎其神。

將全南京城的百姓都曾到現場觀看,所有人都頂禮膜拜的場面,描述的酣暢淋漓。

接下來,當然是對呂布半生的總結。

從呂布出生時天降異象說起,然後從呂布小時候就表現出來的不凡,一直到後來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一一列舉出來!

那描述之肉麻,誇讚之誇張程度,連呂布都覺得有些臉紅。

第二版就是在呂布登基大典之前,要召開第一屆大華運動會的訊息公佈出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布詳細介紹了運動會舉辦的十一個大專案,宣告運動會不設門檻,人人可以到當地官府哪裡報名。

經過初賽之後,每村選擇三人,然後進入第二輪的考核之中。

每項比賽的第一名,獎勵一枚金牌,金牌是純金打造,重達一斤的重量!

第二名一枚銀牌,純銀打造,重達一斤的重量!

第三名為銅牌!

第四名以下,每個人報效差旅費,還有十兩銀子的參與獎。

至於籃球隊和足球隊,只要組成完整的隊伍,都可以報名。

相信有了這些獎勵,肯定會有很多人心動,積極參與進來。

這兩個版面之後,呂布設定了一個文苑天地。

以後這一欄會刊發一些詩詞美文在上面,這一次只刊登了呂布的一首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是一首勸學的詩,據傳是清朝第一才子紀曉嵐所做,在後世影響極大。

這一首詩,放在第一期的大華日報上面,說教意味很濃,不過倒也能夠壓得住卷面。

下面呂布又設定了一個笑林。

笑林當然是刊登笑話的地方,呂布看過很多現代笑話,不過放到古代明顯不合適。

最終,呂布還是從笑林廣記裡面挑選了兩個笑話放到這個板塊裡面。

做到這裡,大概就差不多了。

如果還想要再加入一些板塊或者內容的話,完全可以交由禮部去做就好了。

呂布只是想告訴禮部的人,報紙的正確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包括以後如果引進廣告之後,要怎麼放置,多大的字型最為合適等等。

中午的時候,呂布將自己重新排版之後的報紙樣板交給蔡邕。

蔡邕看到呂布的排版,先是眼睛一亮。

不過等蔡邕看到呂布寫的文章之後,不由一甩袖子說道:“皇上,這篇文章寫的如此粗俗,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大華日報上面,怎麼能刊登這樣的文章呢?”

呂布微微一笑,然後向蔡邕問道:“岳父大人,那你認為,你所做的那篇文章,有幾個百姓能看的懂呢?”

“大華日報面對的最基本的物件,是最底層的百姓。想要向百姓傳達訊息,想要讓百姓瞭解到朝廷現動態,首先要讓百姓看的懂,看的明白才成。”

聽到呂布的話,蔡邕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半晌之後,蔡邕拿起報紙重新翻看了一遍,然後對呂布說道:“皇上,我會按照你設計的版面重做一份樣報。”

說完之後,蔡邕就拿著呂布提供的樣報走了出去。

到下午的時候,蔡邕將成版拿給呂布定奪。

呂布觀看了一番,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也勉強能過的去,不由點了點頭,讓蔡邕拿去抓緊時間印刷。

一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緊張了一些。

從印刷報紙,到報紙分發到每一個地方,再到百姓趕來南京,估計一些偏地區的百姓,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參加第一屆運動會。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舉辦報紙和舉辦運動會,都是呂布臨時起意,臨時決定的事情。

第一屆運動會只能如此了,想要彌補遺憾,就只能等第二界大華運動會了。

蔡邕拿回樣報之後,組織禮部的人手,招來南京城裡幾乎所有的印刷廠,連夜加班,一天一夜的時間,總算是印刷出來五萬份報紙。

五萬份報紙,面對大華朝幾百萬的百姓來說,似乎是杯水車薪。

不過如果只是讓百姓能夠看到這些報紙的內容的話,勉強也夠用了。

反正夷洲和瀛洲這兩州距離遙遠,送過去也趕不上了,乾脆就不用送過去了。

五萬份報紙,一級一級的迅速傳遞下去。

南京城裡的居民,自然是第一個看到第一版大華日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