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外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6章 實驗結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6章 實驗結論

聽完首席同志的報告,處長同志心中有些失望,但通訊的時限已經到了,他只好對著大家敬了一個禮,這就結束通話了影片電話。

這位名叫處長的老軍人,在辦公室來回踱步,聽到電腦收郵件的聲音,立刻點開郵箱,一封寫著絕密的郵件出現在郵件列表的頂端。

處長同志立刻撥打電話,叫來了自己的保密專員,按照處裡的規定,處長同志閱讀郵件,都必須在保密專員的見證下才能看,兩人共同保管電子金鑰,只有兩人同時輸入0位的隨機密碼,才能開啟絕密郵件。

很快,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走進辦公室,他和處長同志也有更多的交流,微微點頭後,就掏出自己的電子鑰匙,輸入密碼後坐在了沙發上。

處長同志也掏出隨身的金鑰,輸入了自己的密碼,郵件立刻開啟,處長同志認真的閱讀起報告來。

這篇報道詳細記載了孵蛋專案的十次試驗,處長同志翻過冗長的實驗設計和枯燥的實驗數據處理,直接進入了實驗結果的部分。

所謂的孵蛋專案,就是華國政府為了破譯知識庫裡的資訊,成立的專門項目組。

首席同志親自掛帥,放棄北平優渥的生活,去戈壁荒漠中生活,就是為了研究這個神奇的銀色小球。

熵的墜落過程,引發了絢爛的流星雨,其中一個知識庫落到了這個偏遠的保密實驗所裡,其中的內容立刻引起了華國高層的關注,責令處長同志所在部門調查小圓球中資料的真偽。

在這小圓球中,記載著華國,乃至全世界都迫切渴望得到的核聚變技術,而這個偏僻的研究院,正是華國研究聚變技術的秘密研究所。

研究所內對知識庫記載的知識欣喜若狂,可是當首席同志擔任院長之後,研究的重點則放在小圓球本體上。

首席同志發現了小圓球上的資料無法複製的問題,他用拍照,截圖的方法,都無法複製出小圓球中的內容,每張照片上都寫滿了詭異的字元,完全不是看到的排列整齊的漢字。

首席同志對這個奇異的現象很有興趣,他立刻開始了研究,他找來看過知識庫內容的研究員,讓他們回憶知識庫裡的內容。

研究員們自然對知識庫的內容讚不絕口,恨不得找到知識庫的主人,跪在地上唱征服。

可是當首席同志問出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研究員給出了令人詫異的結果。

首席同志的問題是:知識庫中的內容是什麼字型?

他問了看過知識庫的十名研究員,其中三人說是宋體,五人說是楷體,兩人說是行書,一個簡單的問題竟然有三種答案,回答者卻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沒錯,這讓首席同志感到十分奇怪。

他立刻讓十人默寫知識庫裡的內容,這裡的研究員都是記憶力驚人的天才,他們很快默寫出第一段內容,看到內容的首席同志卻把眉頭皺成的一團。

十人默寫的內容大致相同,可是在細節上有很大的差異。

首席同志還發現,側重理論物理方向的研究員,默寫的公式更多,側重實驗物理的研究員,默寫的實驗更多,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人筆下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這讓首席同志更加發愁了。

首席同志這才親自開啟知識庫裡的文件,他看到的文件字型是魏碑,這是一種相當少見的字型,首席同志很鍾愛這個字型,經常讓他的學生把論文轉成這個字型再讓他審閱。

首席同志立刻覺得不對勁了,這臺電腦根本沒裝魏碑的字體庫,怎麼會顯示這個字型?

首席同志是一名理論和實驗都很強的研究員,他很快看完第一部分,他看的如痴如醉,卻發現和其它研究員默寫的並不一致。

他默寫出來的論文,理論和實驗部分都很豐富,到他所寫的理論更加艱深一些,默寫出來的實驗也更加的巧妙。

難道這篇論文會隨著閱讀者變化而變化?這個念頭冒出來之後,首席同志立刻開始開始了實驗,這就是處長同志收到的這份報告。

首席同志找來了十名學歷不同的志願者,從不識字的後廚阿姨,到博士後的研究員,分別檢視同樣的內容,再讓他們複述看到的內容。

博士後自然複述一篇論文,到下面的結果讓處長同志也驚訝不已。

大學本科的後勤人員,看到的是一篇科普讀物,一個公式和實驗都沒有,但也算一篇內容形象的科普佳作。

高中畢業的安保衛兵,看到的卻是一篇科幻小說,除了劇情平淡之外,小說的腦洞不錯,邏輯也能自洽,算是一部科幻佳作。

學歷只有初中的食堂幫廚,看到的卻是一篇玄幻小說,世界觀設定不錯,設定有點冗長,還沒有進入劇情,文筆還算不錯。

連文盲的後廚阿姨,竟然也聲稱自己看懂了論文,她說這是一篇宗教宣傳冊,宣傳了一個名叫核子神教的教義,故事講的不錯,她準備今年的探親假就去加入這個教團試試。

這讓首席同志十分震驚,同樣一篇論文,竟然不同學歷的人看了都不一樣,也就是說這篇論文能夠根據閱讀者的不同,生成不同的內容!

首席同志又想到了字型的問題,他進行了第二次試驗,發現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論文用的自己常用的字型,也就說這篇論文可以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字型。

首席同志進行了多次試驗,到了第十次試驗,連語言都變了,完全不會漢語的人也能看懂論文,這下首席同志不淡定了。

科學實驗最重要的並不是結果,特別是核聚變這樣的專案,研究的過程比結果重要的多。

就像當年新中國才成立的時候,核裂變的方程式所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為了援助華國,蘇俄提供了全套的實驗引數,華國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克服了重重難關,自行推導出整個裂變方程式,這才造出了原子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席同志很清楚的知道,科研不是做題目,偷看結果一點意義都沒有,更何況這個結果是真的嗎?

當年米國為了誘導蘇俄的科學方向,偽造了大量實驗結果,結果是讓蘇俄徹底走上了歪路,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徒勞無功,輸掉了太空競賽,間接導致蘇俄解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