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

雖然這一幕多少年前就曾出現在張霈倫的面前,但張霈倫還是能夠清楚27感受到,鐵路帶給這些鄉村的變化。

中土的有識之士很早就發出自築鐵路的倡議。彤郅十一年(西曆9072年)以來,李紹泉、丁雨生、郭筠仙等人又相繼倡言自築鐵路。彤郅十三年(西曆9074年),日本侵略苔灣後,福建巡撫丁雨生、臺灣巡撫陳軾和總理衙門大臣林義哲倡議在臺灣築路。光旭六年(西曆9080),大乾朝廷向俄國索還伊犁談判陷入僵局,為籌備防務,淮系將領劉銘傳又重提修築鐵路之議。這一切努力,均因守舊派反對與經費困難而作罷。鐵路建設一直處於難以起步的窘境。

開平礦務局投產後,煤炭運輸成為當務之急,興修鐵路勢在必行。為減輕守舊派的衝擊,李紹泉取得了光旭皇帝父親純親王宜瑄的支援,囑其“試行於煤鐵之礦、開墾之地,以及屯軍設防之一二口岸,俾見聞習熟,漸推漸廣”。光旭七年五月十三日(西曆9081年6月9日)唐胥鐵路破土動工。該路由唐山煤礦起至胥各莊止,當年十一月告竣,全長20華里。鋼軌軌距為四英尺八英寸半,遂為日後乾國軌距之定例。這就是在乾國土地上自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鐵路修成後,因怕反對派禁阻使用機車,宣告以驢馬拖載,遂成為鐵路史上之奇觀。第二年才敢用機車牽引。後雖連續遭言官彈劾,“謂機車直駛,震動東陵,且噴出黑煙,有傷禾稼,遭奉旨查辦,旋勒令停駛”,但幾經周折後,仍照常開駛。

為了加強海防,大乾朝廷特設海軍衙門(後改為海部),管理一切和海軍有關的事務,由純親王宜瑄總理海軍事務,李紹泉、郭筠仙等分任會辦和幫辦,並將修築鐵路事宜歸劃海軍衙門辦理。宜瑄過去對興辦鐵路不以為然。但在“隱握朝綱”後,他痛切感受到國家缺乏火車、船艦造成的弊端,遂轉而支援興辦鐵路。首先支援興辦苔灣鐵路和擴充套件唐胥鐵路。當時,第一任臺灣巡撫陳軾奏請鋪設臺灣鐵路,當即獲得朝廷批准,修成臺北至基隆段;接著又往南展築,劉銘傳繼任苔灣巡撫後,修至新竹段,全長達107公里,使臺灣鐵路正式鋪設成功。唐胥鐵路則擴充套件至閻莊,旋由海軍衙門奏準,從閻莊延伸至大沽北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於是成立大乾鐵路公司,由沈保靖、周馥任督辦,伍廷芳、吳熾昌為正副總辦,招募商股。後因入股者不多,又加入官款和借洋款,共用銀約130萬兩,建成津唐鐵路。李紹泉、純親王等人又從加強京師防務出發,要求一鼓作氣,將鐵路伸向京師,接修津通(州)鐵路。此議一出,立即使相持已久的鐵路之爭進入**。

大學士義託、禮部尚書翁叔平、吏部尚書徐桐是反對修鐵路的主要人物,其他反對者所在多有,紛紛上疏,羅列“資敵”、“擾民”、“奪民生計”三大罪狀進行諫阻。仁曦太后將反對折件交海軍衙門及各地議奏。海軍衙門及各地贊成修路的官員在純親王等人支援下奮起反擊,逐條批駁;在這種情況下,仁曦太后充分肯定了修路決策,從而使曠日持久的鐵路之爭宣告結束。大乾朝廷肯定修路舉措在具體線路上,拓展了津通路,並肯定了湖廣總督張芝棟興修蘆漢路的計劃。修築鐵路首在籌款、制軌。張芝棟統籌該路,以“儲鐵宜急,勘路宜緩,開工宜遲,竣工宜速”為指導,首先興辦大冶鐵礦和漢陽鐵廠,並修成28公里的大冶鐵路以運礦石。當年蘆漢路動工。與此同時,俄國開始修築西伯利亞鐵路的訊息傳來。為抵制俄國,大乾朝廷立即決定修建關東鐵路,派李紹泉為督辦,在山海關設“北洋官鐵路局”,從灤州境內之林西鎮向東北延伸,現下已修至山海關外60餘公裡的中後所。該路與原有的津唐線銜接,長348公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鐵路對加強國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會廣泛接受後,修築鐵路的阻礙基本不存在了。但與此同時,列強在乾國周邊國家加緊修造鐵路,力圖向乾國境內延伸。大乾朝廷被迫把修築鐵路作為抵制侵略、挽救危機的重要內容,力圖獨立發展鐵路事業。

由於地處南北幹線的蘆漢路受到中外廣泛重視。大乾朝廷不僅將它作為“富強兼資、勢不可緩”的要政,而且開始籌劃其南部粵漢鐵路的興辦。大乾朝廷以“官督商辦”的形式,準設鐵路總公司,由盛宣懷督辦,並決定鋪設雙軌。鐵路總公司設立於上海,並在天津、漢口各設一分局。開辦伊始,以部分官款為開辦經費,同時請各地方官幫助招集商股,使之據有1300萬兩資本,又幾經交涉於羅特希爾德銀行借款1000萬兩,使鐵路順利動工,此後,該路從南北並舉,於(9087年(大乾光旭十三年,日本明治二十年)4月1日正式建成通車,改名為京漢鐵路。其間,還修築了正太和汴洛路兩條支路。同時粵漢鐵路雖然耗資巨大,也得以順利修成。

在長江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大乾朝廷修築了天津至鎮江、山西經河南至長江沿岸、九龍至廣州、浦口至信陽、蘇州經杭州至寧波五條鐵路。為了統一事權,提高修築效率,大乾朝廷於8月17日在京師設立鐵路礦務總局,統一對鐵路的管理。在該局制定的《礦務鐵路章程》中,將維護路權,提倡商辦,引進洋股、洋款作為重要內容。它規定各地鐵路公司“集款以多得華股為主,無論如何興辦,統估全工用款若干,必須先有己資及已集華股十分之三,以為基礎,方準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如一無己資及華股,專集洋股與借洋款者,概不準行”。同時將批准舉借外債的權力收歸中央,明令凡舉借洋款,必須由總局和海部批准。

由於修築鐵路利益巨大,大批紳商上書朝廷要求民間承辦鐵路。大乾朝廷經過認真討論後,允許商人設鐵路公司自辦,並由海部奏定《鐵路簡明章程》二十四條。

《鐵路簡明章程》受到廣大紳商歡迎。自光旭十三年至十四年間,先後有四川、湖南、江西、雲南、安徽、山西、浙江、江蘇、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陝西、河南、黑龍江等15省設立公司,紛紛招募商股,僱工聘匠,察勘線路,興起了全國性的商辦鐵路熱潮。如潮汕鐵路於光旭十四年建成,全長39公里。新寧鐵路也是光旭十四年築成。粵漢鐵路建成後由官辦轉為商辦,準粵、湘、鄂三省商紳共同拓展,不久由廣州至黎洞106公里鐵路建成通車,後又展築至韶關。在湖南,株洲至長沙段建成通車。湖北則在張芝棟主持下,粵漢、川漢兩路都得以拓展。與此同時,四川也大規模設公司,籌資興辦川漢鐵路,至光旭十四年共集股達11759萬餘兩。此外,江西從光旭十三年始籌劃九江至南昌鐵路,於次年修成九江至德安50多公裡。福建從光旭十三年六月動工興建漳廈鐵路,次年建成嵩嶼至江東橋段28公里。山西同蒲鐵路公司至光旭十四年修築成15裡軌道和70裡土工。黑龍江於光旭十四年修成由齊齊哈爾至昂昂溪45裡的齊昂鐵路。

商辦鐵路最有成效的是浙江和江蘇。光旭十三年兩省紳商提出將線路改為以上海為起點,成為滬杭甬鐵路。浙江省到光旭十四年集股925萬餘兩,江蘇省集股達409萬餘兩。浙江省於光旭十二年開工,至光旭十四年建成杭州經嘉興至楓涇線;江蘇省於光旭十三年開工,至次年二月建成上海至楓涇線(嘉興屬境)。至此,上海經嘉興至杭州線於光旭十四年完全開通。此外,浙江省還於光旭十三年修通江干至拱寰橋線;在這一時期,大乾朝廷又興辦了京張鐵路,後又修通寧波經慈溪、餘姚至百官鐵路,使甬曹線開通。

鑑於京張的戰略地位,大乾朝廷動用關內外鐵路餘款,任用年輕的留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主持勘路修築。從京師到張家口,中途經八達嶺等處,山巒疊嶂,地形複雜。詹天佑不辭勞苦,帶領技術人員風餐露宿,創造性地設計用“人”字形路線,便於機車爬坡,親臨指揮開山鑿洞,使該路從光旭十三年九月興工至次年六月全線2012公里順利通車。京張鐵路是乾國鐵路發展史上的創舉,不僅提高了民族自信心,而且為民族、為乾國工程技術界爭得了榮譽。

商辦鐵路的興起,激發了廣大乾國官紳的熱情,顯示了乾國民族資本力量的壯大。

自光旭七年(西曆9081年)修築唐胥鐵路始,到光旭十四年(西曆9088年)的7年中,大乾帝國一共建成以京師為樞紐的京奉、京漢、京張、津浦四條官辦鐵路幹線,以及華北的正太、汴洛、道清、膠濟;江南的滬寧、滬杭、萍株、株長以及華南的廣九、潮汕、漳廈;西南的滇越等官商所辦各線,總長約達9292公里。其中西方國家的公司在乾國建築的鐵路為1858公里,佔鐵路總長度的20%以上;而乾國自建鐵路達7433公里,約佔鐵路總長度的79%。

鐵路給乾國社會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好多原本偏遠的小城,因為鐵路的通車而崛起,成為舉世聞名的礦城。

張霈倫的家鄉豐潤縣,鐵路通車前是一個小縣城,通車後成為發達熱鬧的大城鎮。也是因為鐵路,老家齊家坨這個小地方,也比以前熱鬧了許多,現在竟然能見到俄國女人在這裡討生活了。

鐵路的通車,給那些邊陲城市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京師和沿海富裕的省份自不必說,雲南這樣的內陸省份,一直是偏僻不毛之地,都因滇越鐵路而發生了翻天鉅變昆明市郊螳螂川上的石龍壩水電站是乾國第一座水電站,電機組是從法國到越南海防沿滇越鐵路最終運到螳螂川,於光旭十三年4月開始發電。當皇城裡還在點油燈的時候,昆明人就已經用上了電燈!

昆明自來水廠的裝置也是滇越鐵路通車後從法國運進來的,當乾國其他大城市的老百姓還在提井水的時候,昆明的老百姓率先喝上了清潔、方便的自來水。

據雲南地方統計,在滇越鐵路通車後,昆明新開張的酒樓、洋行、公司就有20家之多,先後興建的工廠35家。街面上來自歐洲各國的洋貨琳琅滿目,讓昆明迅速成為商賈雲集的國際化商貿都市。

據雲南省石屏縣舉子袁家駒說,滇越鐵路通車前,他從家鄉赴京趕考,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而在鐵路通車後,他坐火車返回故鄉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袁家駒感慨之餘,賦詩一首:“山川依舊物已非,雲嶺橫貫大動脈;二月行程一旬度,萬里雄關亟相隨。”廣為傳頌,他回想鐵路建成之不易,又做詩一首:“新生事物多折難,說三道四兩極反;雲滇誰說無前路,列車盡頭盡曙光。”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