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理想與現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理想與現實

而張霈倫的智慧,也讓他能看到李紹泉的過人之處,光旭六年(西曆9080年),他和張芝棟煮酒論英雄,推陶鵬為韶光以來的最優質偶像,大夥都在學習他,但都只能學到區域性,李紹泉“學其大而舉措未公”。雖然張霈倫覺得李紹泉辦事不夠公道,但能學到幾十年來最為優秀的人物之“大”,仍可算一高度評價,張霈倫不是那種非此即彼的道德狂人。

張霈倫和這種真實的理想主義精神,是一把雙刃劍,他靠著這個,贏得了江湖名聲,大佬的好感,以及,更為重要的,自我的安妥,這柄劍的另一面還沒有亮出來,但是,遲早都會亮出來的。

光旭八年(西曆9082年),朝中發生一件大事,李紹泉母親去世,他自己,也要丁憂了。

李紹泉的丁憂跟張霈倫的丁憂完全不是一回事,張霈倫再牛,也還在邊緣晃悠著,丁一下憂,最多影響個人晉升外加經濟收入,李紹泉丁憂,會讓整個朝局變得曖昧難測。李紹泉的親信分為兩撥,一撥勸他別那麼實心眼,去丁那牢什子憂,不還有“奪情”這一說嗎?

所謂“奪情”,就是由皇帝出面,表示,雖然朕能理解你悲傷的心情,但是國家實在離不開你,自古忠孝難兩全,對不住了,你還是留下來幫幫我吧。

以李紹泉跟上面的關係,弄個“奪情”不成問題,但是還有另外一撥親信認為不妥,前朝權相張苴正,就是這麼操作的,照樣身陷“丁憂門”,鬧了個灰頭土臉大狼狽,誰比誰傻多少啊?

李紹泉猶豫了那麼一下子,他這一猶豫不當緊,帶出了後患無窮。

李紹泉為人雖然挺強勢,但畢竟不像張前輩那麼彪悍,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他決定,還是暫時丁一下憂吧。事情定下來,他的當務之急是要給自己找個替手,他看中的人選是張樹聲,張樹聲也是合肥人,從鎮壓長毛教匪時就跟隨李紹泉,是李紹泉的自己人。

估計李紹泉起碼對張樹聲做了暗示,張樹聲很高興,摩拳擦掌,躊躇滿志,準備甩開膀子幹一場了,並透過他的兒子,有“清流腿子”之稱的張華奎,向張霈倫傳遞出了拉攏的訊號。

大乾官場上的事,和男女之情常有相似之處,你有情,我有意,眉來眼去,投桃報李,一樁聯盟就此締結,自然是皆大歡喜。然而,這樣的美妙橋段並不能概括全部,時不時,還有另一種情況,楚王有心,神女無意,一方表錯了情,另一方不肯會意,只落得“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主動的那一方有些沮喪,但想來也能理解。但張霈倫的反應十分強烈,倒有點像無端被賈瑞調戲了的王熙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回信拒絕了張華奎,張樹聲對他的保薦,則遭到一位言官的彈劾,說是“疆臣不得奏調京僚”:張霈倫乃是京官,他的升降哪有你疆臣插嘴的份?張家父子討了個天大的沒趣。而這位言官的動作,不能說和張霈倫毫無關系。

之後,張霈倫寫信給李紹泉,說這張樹聲沒有什麼本事,本應該蕭規曹隨,這上任才幾天,就想網羅清流,真是吞刀吐火,旁門左道。又說,他“竟不知鄙人身份意趣,可怪之極”。

有人說他做得這麼絕,是想掩飾之前與張家父子的勾搭,雖然張樹聲是李紹泉自己選定的替手,可惜張樹聲小動作太多,走得稍稍遠了那麼一小步。

但張霈倫就是個決絕的人,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這決絕,既是一種身段,也是他的生存發展之道,為了將這身段進行到底,得罪個把無足重輕的人,又算得了什麼?

然而,官場上,沒有誰是無足輕重的,心機深沉的人,連一個門子都會敷衍得很好,這些人就像棋盤上的小卒子,看上去是最底層,可是,一旦小卒子過了河,又巧不巧地走到了某個要害位置,那殺傷力,也是可以層層裂變的。

況且張樹聲並不是個小卒子,雖然,隨著李紹泉歸來,他灰溜溜地離去,但是,只要他還在江湖上一天,張霈倫都不能說是完全安全的。

但命運之神似乎偏愛張霈倫,張華奎惹出了人命官司,弄死了翁叔平的得意弟子孫黎輝,張樹聲因為暗中支援劉永福黑旗軍在越南生事而被貶職,張霈倫基本上不用再擔心張氏父子的報復了,但這一頁並不等於完全揭過去了。

張華奎的好友盛昱上了一道奏摺,但矛頭不是指向張霈倫,而是直指整個軍機處,這紙無的放矢的奏摺,表面上看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仁曦太后雖然早就看敬親王把持的軍機處那撥人不順眼,但並沒有拿這個奏摺說事,只是把軍機大臣全體訓了一頓了事。

這場風波從表面上看,暫時與張霈倫無關,但它似乎刺激了仁曦太后進行人事改革的興趣,一個月後,又一道上諭下來,張霈倫和另外兩位清流名士被委以重任,派往各地“會辦”防務,陳葆臻和吳大成分到的都是內地,獨獨他張霈倫分到的海疆。

面對這道詭異的任命,張霈倫不忐忑是不可能的。出發前,他特地去天津拜訪了李紹泉,李紹泉帶他參觀了北洋海軍,李紹泉還告知了他一些江湖規則,比如說,怎樣從眼前的死局中脫離出來。

李紹泉認定,這次將張霈倫發落京外,是上面嫌他話多,但“未始非磨練英雄之具”。“磨練英雄”四字,應該不是指望張霈倫能在海防事業當中發揮什麼作用,而是故意讓他這個不懂實務的書生出去栽跟頭。

在一切結束之後,李紹泉對張霈倫說,所謂“會辦”實系貶謫,“只合浮湛”。他心中的“磨練”二字,應該就是“浮湛”之道,在複雜的境遇中,如何虛與委蛇,自我保全。

張霈倫開始也是這麼想的,打算到地兒先瞭解一下情況,奏明朝廷,如果能被很快召回,那當然非常好,如果不召,就“設辭乞病”。他想得很周全,卻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人,有時是做不了自己的主的。

可一離開天津,張霈倫的想法全變了,不但沒有裝病開小差,反倒比任何時候都積極的參與到了海防事務當中,並且殫思竭慮,細細謀劃。難道,親臨一線之後,他發現了生機所在,掌握了制勝秘笈,從而變得信心滿滿?其實不是,在巡視過程中,他曾給侄子張仁俊寫信,滿紙的牢騷,對於“辦事之人多有前科劣跡”的現象痛恨不已。

為什麼要做這件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之事?還是因為,“非如此不可”!當張霈倫來到一線,發現他的同僚皆是窩囊軟弱靠不住之輩,他就丟掉了預先準備的那所有退路,假如他退,誰來頂上?明知道頂上也許會身敗名裂死得很難看,但是,沒有辦法,他只能這樣選擇。

現在,他終於走上了絕路。

張霈倫不自覺的收回了思緒,拿起上好了刺刀的步槍,站起身來。

看到他雙手戰抖的樣子,四個叛軍士兵竟然相視大笑。

張霈倫咬緊了牙,雙手平端步槍,正要向叛軍衝刺,卻不料腳上傷痛發作,一個踉蹌便摔倒了。

一名叛軍士兵上前,一腳踩住了他的步槍,猛揮槍托,砸在了張霈倫的頭上。

張霈倫兩眼一黑,雙手仍死命的抓著步槍,吼叫著用力往外抽。

“砰!”

踩在步槍上的腳突然松了,那名叛軍猛地向後摔倒了。

剛剛槍托重擊之下,張霈倫的視力仍然沒有完全恢復,但他仍能看到對方倒下,他也不管對方倒下的原因,舉起上了刺刀的步槍奮力猛刺。

鮮血濺到了他的臉上,他仍然不管不顧的繼續做著刺擊。

“砰!砰!砰!”槍聲變得密集起來,張霈倫感覺到子彈從自己的身邊嗖嗖的飛過,但他還是沒有停手。

對方的腸子已經給他挑了出來。

“張大人!張大人!”急促的呼喚聲傳來,是在叫自己嗎?

張霈倫轉了轉頭,看到四個叛軍都已經倒下,而在不遠處,大隊的衣甲鮮亮的官軍正向他這邊奔來。

意識到自己得救了,張霈倫突然感覺到天旋地轉,他鬆開了步槍,後退了兩步,倚著一棵樹,緩緩坐倒。這時兩名淮軍士兵抬了單架奔了過來,將他扶了起來,放到擔架上躺好,一名德**醫上前給張霈倫緊急做了檢查,在確定他沒事後,向騎在馬上的衛汝貴做了個“ok”的手勢。

看到張霈倫平安無事,衛汝貴狂喜不已,險些勒馬不住,從馬上摔下。

他知道,找到張霈倫這個總督大人給他的最為棘手的任務他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是他率領他的19營盛軍對叛軍大開殺戒的時候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