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慧眼楊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二章 慧眼楊銳

福州,船政衙署。|頂|點|小|說|網更新最快

“叔階!叔階!”

正在假寐的楊銳猛然驚醒了,他抬起頭,看到船政主事葉炳文快步走了進來。

楊銳注意到葉炳文手中拿著一份報紙,臉上滿是憤激之色,不由得有些奇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看看!你看看!這還像話麼?!林文襄和文文忠屍骨未寒,坊間竟然有如此讕言譏評,真真是豈有此理!”葉炳文怒衝衝的將報紙放到了楊銳面前,指著一處版面說道,“《點時齋畫報》怎麼能登這種東西?我呆會兒便要去報館找他們算帳!”

看到葉炳文如此憤怒,楊銳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葉炳文所指示的版面上,題頭是“醜類狂吠”,下面配有三張圖畫,分別畫著一老一少兩個男子在地獄受苦,而下面則是一篇署名“湘上奇士”的文章,文章的題目叫《事鬼者鬼亦不容》。

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楊銳便明白這是一篇什麼樣的文章了,心中怒火瞬間升騰起來。

他能夠明白,為什麼葉炳文會如此的憤怒了。

這篇文章,就是公然在辱罵故去的林義哲和文博川!

楊銳強忍著怒氣將這篇文章看完,他知道,這是傳統勢力在向洋務派發起進攻!

楊銳忽然覺得,這篇文章的筆法很是熟悉,有似曾相識之感,他定了定神,又看了一遍這篇文章,當他看完之後,目光落在“湘上奇士”的署名上時,突然若有所悟。

“真不知是何等肺肝之人,才能寫得出如此惡毒之言!”葉炳文在一旁說道,“還自稱‘湘上奇士’,真乃湘人之恥!”

“這位湘上奇士,只怕確是有名之士呢。”楊銳冷笑了一聲。

“噢?叔階以為,此文是湘中何人所作?”葉炳文聽到楊銳說此文作者可能確是湘中名士所作,迫不及待的問道。

“看此文風,及所詈罵之言,似是王任父之手筆。而且,王任父的號,便叫湘綺。”楊銳沉聲道,“點時齋如此刊登,乃是欲讓其自曝其醜,天下皆知,並促朝廷明正典刑耳。”

聽了楊銳的解釋,葉炳文恍然大悟。

作為當年同在湖南長沙思賢講舍聽過王凱運講課的四川儒生,葉炳文和楊銳對王凱運的表字名號,自然知道得十分清楚。

楊銳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祖父楊士達曾擔任山東曹縣縣丞等職位;父親楊承煦出身監生,韶光皇帝封其為資政大夫;長兄楊聰不僅精通經籍,而且博覽天文、地理、數學、醫學等書籍,楊銳家的書屋稱為“說經堂”,從祖上起一直注重研習經學。他從小受家庭的薰陶,擅長詩文、書法,特別是經學,經常隨兄長楊聰遊覽綿竹名勝精忠觀和關岳廟,並即景作對。彤郅十三年,楊銳到成都參加院試,四川學政張芝棟批閱了他的試卷,認為他是蜀中奇才。面試時,楊銳縱論古今、臧否時事。張芝棟嘆道:“銳弟兄蜀中今日之軾、轍,之洞不虛此行。”於是將楊銳原字中的“退之”改為“叔階”,而且將其當作弟子,並曾讓他在幕下協助審校文稿。

因為久慕王凱運的大名,是以楊銳曾利用閒暇時間前去長沙聽講。

對於林義哲,楊銳也是久聞大名,並且聽張芝棟說起過林義哲的事蹟,張芝棟言辭當中對林義哲頗為讚賞,楊銳從那時起便對林義哲留意起來。

他沒有見過林義哲,但是對於林義哲的文章,他卻是相當讚賞的。

楊銳善於作賦,如《劍閣賦》和《烷花草堂賦》等篇就是他的上乘之作。但他最擅長的還是詩歌。起初,他喜歡杜甫詩作並模仿著寫,但後來改學蘇軾後,詩的格調變得清新豪邁。如《前蜀雜事》:“王氣青城久發祥,旋看兔子上金床。紅旗一簇愁眉錦,跨取西川作帝鄉。”雖然他出身在書香門弟的士子家庭,但卻時時為國家和人民擔憂。在最成功的《紅葉》詩中,不但表現了對大自然的熱愛,更表現了對現下政治的失望,他詩的結尾寫道:“征衫踏遍板橋霜,紅樹關山引恨長。魚網幾家乘晚渡,鳥啼無數送殘陽。深林月出明官道,古木風高見驛牆。莫怪長年多感觸,謝亭回首鬢毛蒼。”頗有寂寥之意。

但是林義哲的文章和事蹟,卻讓他看到了國家振興的希望!

在得知林義哲於苔灣率軍力戰擊破倭寇之後,他曾興奮得夜不能寐,在深夜提筆寫下了“挽回天地豈無人”的詩句。

當年日本侵佔琉球時,他曾憤激的寫下了《聞倭滅琉球》一詩:“仙人樓閣丹邱渺,帝子衣冠碧海沉;頭白懷王歸未得,咸陽終日淚沾襟!”而當得知林義哲派船政軍艦光復琉球的訊息時,他又一次激動萬分,寫下了“極目海雲有時盡,漢家艨艟現中山!”的詩句,表達了對琉球復國的歡欣鼓舞之情和對林義哲的深深崇敬。

但讓楊銳感到不解的是,士林對於林義哲,總是莫名的抱有深深的敵視。

士林如此非難林義哲,難道就是因為他熱心洋務?

可現下的時局,不辦洋務,一味的抱殘守缺,不知進取,國家又何談富強?

在湖南長沙思賢講舍求學的這段時間裡,那這位王大名士的種種表現來看,楊銳得出了“徒有虛名”的結論!

楊銳現在還記得,有一日王凱運從邸報處得見朝廷所下大興洋務的“定國是詔”,氣得吐血病倒。第二日楊銳和幾名學生一道,前來探望病中的王凱運。僕人將他們引入王凱運的臥房,楊銳赫然見到,高臥於床上的王凱運身邊,竟然有一名只穿**的侍女陪臥。

看到那名女子躺在王凱運的身邊,年紀尚輕未經人事的楊銳不由得漲紅了臉。

他本來是執學生禮來探望老師的病情,但卻沒料到遇上了這樣的一幕!

這一刻,楊銳對於湖南名士王凱運的看法,已經悄悄的發生了改變。

王凱運對此倒是絲毫不以為意,他笑著和楊銳等人打著招呼,還命僕人取出了一封信,交給了楊銳等人觀看。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