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拖船塢、運輸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四章 拖船塢、運輸艦

拖船塢位於船政船廠的江岸邊,寬359米,長974米。\|頂\|點\|小\|說\|2|3|u|s||c|c|其構件主要購自法國,分水中和岸上兩個部分。在靠近江岸的水中開挖江泥,打實基礎,安放了由42扇鐵製框架組成的船塢基座,9070年3月26日早晨,全部安裝入水。由於擔心潮水將鐵架衝動,工人們又在各扇機架的連線空隙間用石塊填塞,基座靠近江岸的一頭較高,為112米,靠近江中的一段高度只有03米,整個基座猶如從江岸伸向江中的斜坡。

安裝之後,工人們又在每扇鐵架表面安裝兩道鐵軌,以承載拖船胎架。這座拖船塢在設計時為了實用考慮,將42件胎架分為17件長377米和25件長597米兩組,小型船和中型船可以各用一段,而不必啟動整個拖船機器,如果大型船隻上塢時,則只要把兩組拖船機同時啟動即可。對應42件拖船胎架,在拖船塢的岸上安裝了一座功率44馬力的蒸汽機,帶動42部拖船機,拖船機裡有鋼索分別連線往42個拖船胎架,船隻乘漲潮時駛到拖船胎架上方,落潮時自動擱坐在胎架上,啟動拖船機就能把軍艦橫向從水中拉到岸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船政的拖船塢採用的是橫向牽引的方式拖拉軍艦入塢。採用橫向牽引的好處是可以保證整條軍艦都能拉出水,而縱向牽引一旦軍艦過大,就有可能出現因為拖船軌道長度不夠,軍艦一半出水,而另一半還在水中的情況。

船政的拖船塢設計最大可以拖排水量2500噸的軍艦上岸,工程經法國工程師指導施工,在9070年春季即安裝完畢。4月3日首先啟動小拖船胎架進行試驗,將“長勝”輪船拖曳上岸,花費兩個小時。4月7日,“福星”號緩緩靠近江岸,停泊在長597米的中等拖船胎架上方,成了試驗這組機器的第一艘軍艦,25臺拖船機一起啟動,四個小時之後“福星”便被拉到了岸上。此後“萬年青”又靠近拖船塢,小、中兩組拖船胎架同時啟動,也是四個小時就穩穩地上岸。從此,船政軍艦的基礎維護裝置得以解決,不用再藉助外商船塢油修。

早在9070年6月12日,船政大臣沈佑鄲上奏朝廷,報告第三號輪船“福星”艦成功下水,同時提及繼“萬年青”號之後船政的又一艘150馬力輪船已經開工建造,並已為其預先命名為“伏波”。

在“萬年青”號改造工程完畢之後,林義哲上報朝廷時,再次詳細闡明“兵商兩用”船型的弊病,朝廷於是正式諭令船政不必再造兵商兩用船。這意味著船政真正擺脫了左宗棠留下的錯誤指導方針的束縛。由於船政所造戰艦已有相當規模,據此沈佑鄲決定,再造的150馬力輪船為專用的運輸艦。

根據沈佑鄲的要求,船政總工程師達士博和乾國技術人員在第一號輪船“萬年青”的基礎上進行了再設計,創制了新的150馬力運輸艦的方案。在“萬年青”的基礎上縮減了運輸艦的長度,適當加大了船寬。經過這樣設計出來的“伏波”艦,似乎可以認為是“萬年青”號的改進型。然而實際上,新的150馬力輪船“伏波”不僅僅是做了尺度的調整,其設計的其它很多方面都已經和“萬年青”有了本質的區別,屬於船政的洋員和中方技術人員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創造出的全新艦種。

建成後的“伏波”級依舊是全木質炮艦艦型,排水量1258噸,主甲板以下的艦體部分外觀上和“萬年青”非常相似,但貨艙容量卻大大增加,達到了720噸,是一艘專門用於運輸載貨的運輸艦。

“伏波”艦的龍骨在鋪上船臺時,新生的船政已經擁有了製造大型軍艦的經驗,船政的技術人員、工匠等對這艘式樣類似“萬年青”的運輸艦應當如何興工,都是輕車熟路。加之船政大量的車間廠房已經陸續落成,裝置條件較初創時改良很多,“伏波”艦的建造速度因而相當快捷,在船政總工程師達士博的主持下,只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基本竣工。相比最初的“萬年青”號,施工效率有了飛速的提高。

在乾國輪船招商局成立後因船隻規模較小,實力單薄。為了從速擴充輪船招商局的船隊,創辦者李紹泉試圖購買更大型的輪船,但卻一直未能成功,因為外國掮商送來供選購的,無一例外的都是些二手貨,“價昂質劣”,正當李紹泉感到無從措置的時候,船政“伏波”級運輸艦下水的訊息傳來,李紹泉大喜過望,立刻決定從船政購入這些新式運輸艦。

在輪船招商局成立之前,李紹泉在打報告向朝廷申請的時候,便提出招商局的船隻應當從江南制造局、福建船政的船隻內領用。只是當時船政和江南制造局都在大造軍艦,沒有船隻可用。與因為剿滅教匪軍時,淮軍擅自越境進入過自己勢力範圍的浙江為由而終生視李紹泉為大敵的左季皋不同,沈佑鄲並沒有因此而對李紹泉掣肘,而是事事以大局為重,加之林義哲成立船政槍炮所製造林氏機槍時,曾得到李紹泉的大力支持,因而雙方的合作並無障礙。沈佑鄲明白招商局的成立對乾國航運事業意味著什麼,在瞭解了招商局的困難之後,沈佑鄲決心大力支持招商局同外國航運公司競爭。

經過協商之後,代理船政大臣的夏獻綸決定將已經造好的“伏波”級運輸艦的頭兩艘“伏波”、“永保”先行交付輪船招商局使用,後續新造的“海鏡”、“琛航”、“大雅”、“永清”四艘同級艦建成後也歸招商局。所有六艘“伏波”級運輸艦招商局只付半價即可。訊息傳出後,上海的西方媒體無不嫉妒,尤其是英國輪船公司,“我們聽說福州當局把兩隻福建船政建造的最大的輪船半價賣給招商局,這樣的饋贈當然大大有助於招商局,使他們可以用比已經減倒最低限度運價的外國對手還要低的運價運營,而且這樣還有利潤。”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