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筠仙之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七章 筠仙之憶

英國,倫敦,波特蘭大街45號,乾國駐英國公使館。|頂|點|小|說|網更新最快

乾國駐英國公使郭筠仙坐在桌前,正翻看著自己以前寫下的日記。

“初九日,寅初入東華門,至九卿朝房小坐。蘇拉楊姓,旋引至內務府朝房,迎謁軍機,敬邸、寶、沈兩中堂及李蘭蓀尚書,仍回至九卿朝房。須臾,傳旨召見軍機及松濤,六額駙景壽帶見。入月華苑,至內朝房小坐。內侍傳敬邸命,至軍機坐處。佩衡相國讓座,予謝不敢。敬邸言:‘南書房舊人,何謙為?’因詢家世甚悉,並問意城弟名崑燾,現在何處?以精透洋務相推許,至於再四。語次顧問兩中堂:‘此人洋務實是精透。’坐久,始返西屋。六額駙帶至養心殿。予以寶座當在正殿,顧視不類。已而內侍掀東屋簾。請安畢,進跪至席旁,得睹聖容,莊嚴坐御榻上,兩旁及坐前以小案護之,覆以青布。座後垂簾,六額駙跪簾旁。

太后問:‘在外幾年?’

答曰:‘四年。’

太后問:‘在廣東幾年?’

答曰:‘三年。’

太后問:‘途次可曾遇雪?’

答曰:‘在泰安遇雪。’

太后問:‘地方皆安靜否?’

答曰:‘安靜?’

太后問:‘在京城充當何項差使?’

答曰:‘南書房行走。’

太后問:‘可是告病回家?’

答曰:‘旨意來京另候差委,途次請病假。’

太后問:‘年若干?’

答曰:‘五十六歲。’

召見畢,退至外朝房。英香巖中堂旋至,相與寒暄數句。復合肥伯相一信。”

“十一日,謁文博川中堂,延至內室,談至兩時之久。病體初愈,形容憔悴,忠心耿耿,實心敬之。沈經笙中堂、李蘭蓀尚書始相見,並雲文中堂極相引重。及見文中堂,察其意若甚關切者。此行由文中堂論薦無疑也。語次,並詢粵東被謗之由,及左君所以相處,頗難於作答,略一申敘而已。僧邸及左君皆有盛名,於鄙人亦皆引重,而偏不能容,致使鄙心無以自解,豈非所謂天耶?”

“十五日,林鯤宇來,送一密函,匣上書‘遇事乃發’四字,不明其意,問之,鯤宇言至英倫時,有大事發生,當用得上,現下多說無益。怪而收之。出使在際,鯤宇言英倫情事甚詳,又出家書一封,囑餘至倫敦時,交於在英華商總會會長陳廷軒,蓋陳氏乃其妻族也。鯤宇雲陳氏在海外頗有聲名,又曾捐資報效,得太后賞賜金牌,為乾國人寓居英倫,雖受英王封爵,內心常存故國,餘到英國後尚可一相照拂也。餘欣然從命,海外有如此殷商,諸事當甚便利。與談甚久。為劉勳安致曾沅甫一信。”

“二十日,陛辭出京,至津候船,因方先、鯤宇同路,遂一併而行。路逢雨雪,行途甚顛簸,鯤宇言及鐵路,欲上書先修京津一線,餘與方先皆憂題目難做,鯤宇言為園工運輸木石,餘始方知鯤宇倡修園工之深意,欽服莫名。”

“三十日,至大沽,此行顛簸倥傯,甚為勞頓,合肥伯相來見,並與方先、鯤宇談,雲生在座。鯤宇語合肥伯相三月之內,必有大事發生,囑伯相慎之,並出一函,送於伯相,匣上亦有‘遇事乃發’字樣。伯相笑而收之,不問。蓋鯤宇行事常有新異之舉,伯相與之相熟,遂不見怪。談至三鼓始散。”

“初一日,回拜各處,詣李鐵梅師久談。伯相邀早飯,同席唐景星、魏賡臣、曾劼剛。酒罷,船政水師‘福靖’艦來接。‘福靖’為船政水師旗艦,亦為主力艦,琅嶠、東海二役,衝鋒在前,功勳頗殊。登艦遍觀,但見炮械精利,士卒雄壯,風貌與內陸水師陸師殊異,知此次驅倭得勝,非為無因。既登艦,送者雲集,伯相設宴餞行,午後開船。”

“十二日,海上風力逾勁,是日至福州,離艦上岸至鯤宇第小憩,以候轉英國客船起行……”

看到這裡,郭筠仙想起了已經故去了的林義哲,眼角變得溼潤起來。

他和林義哲一老一少,都是洋務幹才,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二人一在朝一在外,守望相助,為國家辦了不少的大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遠的不說,僅就二人戮力同心促成“馬嘉理事件”的和平解決,避免了付出賠款和增開口岸的代價,便足可標榜史冊!

郭筠仙識見過人,但書生習氣過重,能著書立說,更是出主意的“高參”,卻不堪官場的“繁劇”。他“生於末世”卻又不願同流合汙、不忍眼見“大廈傾”,因此想要憑一己之力起弊振衰,但縱然他“才自清明志自高”,但終難免“運偏消”的結局。

顯鳳十年4月,被冷落一旁的郭筠仙懷著孤憤鬱悶的心情以回籍就醫為由黯然返鄉。在家鄉過了兩年的賦閒生活後,郭筠仙又在眾人的勸說下,應練就淮軍不久、人手緊缺的李紹泉之邀,於彤郅元年春再度出山,任蘇松糧道,不久又升任兩淮鹽運使。由於曾伯函、李紹泉的全力支持,郭筠仙在兩淮理財順利,卓有成效。彤郅二年秋,他又遽升經濟富裕、對外交往繁多因此地位重要的廣東巡撫,詔賞三品頂戴。不到兩年而升此高位,可謂官運亨通,他也決心有所作為,不負朝廷知遇之恩。但在廣東巡撫任上,他又因耿直招怨,與前後兩任同駐廣州的兩廣總督矛盾重重,與進粵“會剿”髮匪餘部、一向意氣用事的老朋友左季皋也頓生齟齬。在錯綜複雜的種種矛盾之中,郭筠仙左支右絀,最終在彤郅五年6月解任下臺,再次開始歸鄉閒居生活,而這次長達數年之久。

雖然歸鄉隱居,但郭筠仙仍時刻關心時局,為國家前途擔憂。

而正是在這幾年之中,雖然洋務運動正在衝破守舊勢力的巨大阻力,逐步發展,但同時乾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加險惡,民族危機在進一步加深,因為甚至連一向為乾國看不起的日本也敢在今年找個藉口侵略乾國領土苔灣了!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