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

自己一直站在她這一邊,而自己生性懦弱,對她言聽計從,所以實權由她掌握。從此朝鮮進入了名義上由他這個國王親政,實際上為閔氏外戚集團統治的時代。朝鮮王國的最高統治者不再是國王一人,而是“兩殿”——即國王“大殿”和閔妃“中殿”。

閔妃的美貌不及順娥,但聰明智慧則過之,並且善解人意,待人處事一團和氣,不但對自己的養母趙大妃極其孝順,對順娥也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心,甚至在順娥分娩時親自帶禮物去看望,毫無妒忌之意,正是她這樣的表現,才拉近了他和她的距離,他終於被她吸引,和她成為真正的恩愛夫妻。

儘管閔妃有政治才能,但她任人唯親,到處扶植親信、排斥異己,閔妃集團的主要人物閔謙鎬、閔臺鎬、李最應(興寅君,大院君胞弟)等人都是貪汙腐化,賣官鬻爵,地方官也巧取豪奪,壓榨民脂民膏以供奉閔氏家族,讓朝鮮的政治更加趨於腐敗,加上日本利用通商條約的漏洞對朝鮮進行經濟上的掠奪,使得朝鮮民眾的生活益發困苦。

由於閔妃早年連喪多子,只有一個兒子存活下來,因而她特別依賴巫祝、祈福之人,藉此以為安慰,“大作香幣,日訪名山,巫祝、方術出入禁掖,竊弄威福”,更加劇了民間的怨恨。這{一次的兵亂,其實就是她早年種下的惡果。

他現在還記得,那天她匆匆忙忙的在幾個忠心的臣子護衛下,狼狽逃出王宮的情景。

而今她音信斷絕。生死未卜。著實令他牽掛不已。

雖然她惹了天大的麻煩。但他卻知道,自己不能沒有她。

可她現在去了哪裡呢?

就在一個月前,亂兵還在宮中四處搜尋她,並稱“中殿在,必盡戮我等;死,寧行大事而死,決不敢退!”父親大院君聞言立即宣佈她於“亂軍中升遐”,並給她舉行國喪。其後又將她的諡號定為“仁成”。他知道,父親的計策可謂一箭雙鵰:一方面讓在宮中搜尋她的亂軍士兵和民眾沒有留在宮中的藉口,只能放下武器解散,以恢復秩序;一方面防止她東山再起,因為在舉辦過葬禮之後,就算她還活著,也不可能以死人身份回宮了。

就象自己和順娥的孩子……

想起已經“夭折”的完和君李鄯,李熙的心中沒來由的一痛。

銳烈的風自高空呼嘯而下,穿過人們的襟袖與耳畔,彷彿要在面頰上擦出痛痕來。夕陽半浮半沉。搖盪破碎的耀眼赤紅,像是淋漓的一渠鐵水潑灑在海上。

狂風亙古不歇。剝蝕了岸邊的丘陵,使它們臨海的一面深深凹陷下去,遠看如同無數金色的巖礫波濤在起伏。那些朱彤地子的王旗與冠蓋,被最後的日光剪成了伶仃的黑影,叫風撕扯得歪歪倒倒的,幾欲飛去。

襯著紅霞的天幕,在那荒涼丘陵的脊線上,一列隊伍正自展開。一百名乾國騎兵排成的長隊之間,夾有兩輛馬車。

這些人默默的向南而行。

騎兵的陣列裡,有個年輕的藍衣軍官正控著馬謹慎地穿行。他面貌顯得有些文弱,二十一二歲模樣,腰間佩發,身上穿的是大乾的武官服,顯得極是英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剛到馬車近前,早有女官迎了上來行禮。年輕的軍官在馬上拱手還禮,道:“請即刻伺候完和君王子移駕。”

年長的女官聞言抬起頭來,姿態還是恭謹,琅琅的聲音裡卻有怒意。“五子旅途勞頓,又著了風邪,發熱得正厲害。還請王將軍見諒。”

年輕軍官蹙起秀逸的眉,剛要開口,女官又一氣說了下去。

“早上王子不過遲起了半個時辰,吳兆友大人便當眾呵斥,已是大不恭敬,現下又三番幾次地遣人來催促王子換乘馬匹,究竟是何道理?王士珍將軍,您既是來保護王子的大乾將軍,理當正告吳兆友大人,王子血脈高貴,此去王京城是為了國家甘冒殺身之禍。吳兆友大人身為大乾使節,卻如此輕慢王子,便是輕慢朝鮮,還請自重。”一番話不緊不慢說到後來,口吻已頗嚴峻。

王士珍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並不開脫自己,道:“吳兆友大人是聽聞此地夜間有野狼出沒,便藉著這個由頭髮作起來。只是我方才問過北地出身的兵士,據他們說這一帶荒丘上野狼並不多見,一旦出現卻必然數百結群,又十分迅猛。過往商團若非迫不得已,絕不走夜路,即便冒險趕路進城,也要備下逃生用的一等駿馬,否則……王子若是在末將的馬上,總比在馬車裡安心些。”

女官們均吃了一驚,過了片刻,才有個較穩重的匆匆從馬車內捧出硃紅白蟒的小衣裳與斗篷,遞進馬車的簾幕裡去。王士珍撥馬行至馬車跟前,又等了好一陣子,裡邊的女官才撩起簾幕,送出個圍裹厚實的十二三歲的少年,另有女官圍上前來,七手八腳將那孩童送上馬背,安置在王士珍的身前。少年雙目雖然合著,卻還看得出是秀麗的丹鳳式樣,眼梢輕揚,因發熱昏睡,連眼皮都暈著病態的紅。

“王將軍,王子要是與您共乘一馬麼?”先前的年長女官這樣沒來由問了一句。王士珍一手挽韁,一手抱著那孩子,怔了怔才答道:“末將的馬,總比兵士們的強些。”

女官彷彿還要說點什麼,卻又咽了下去,無言地行禮退下。

少年微微張開眼睛,停了一會,囈語般模糊地喚出一聲:“王將軍。”

王士珍低頭應道:“末將在。”

少年費了點勁,才說出話來,“要是真的……遇上很多野狼的話……王將軍不必過於顧慮我。”輕細的聲音彷彿一把碎紙片。剛自嘴唇裡斷續吐出。便被迅疾的風一把奪了去。聽不分明。

“您是朝鮮的王子,末將是您的隨扈衛護,斷沒有拋下您自己逃命的道理。”王士珍自幼在軍營生長,如此豪壯而殷勤的套話聽得熟了,說來也順暢。等到話出了口,心裡才不禁一緊,如同平整的綢子從半腰裡被挑了一絲出去似的,寸把寬的一道全抽縮起來。這少年的伶俐解事是賠著小心的。像是時刻擔憂著會觸怒了誰,已到了低微可憐的地步。

來朝鮮之前,他已經聽說過,完和君李鄯雖是朝鮮國王李熙的長子,但卻是側妃李氏所生,深為閔妃所忌,閔妃表現上對他很是照顧,平日裡噓寒問暖,但無時無刻不想要這個孩子的命,尤其是在大院君要求國王立其為王世子之後。而他的父親和親生母親卻保護不了他,於是有一天。他在宮外突然得了“急病”,就此“死去”,而他的母親也得了失語症,再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失去了父親的寵愛。

實際上,李鄯是被大院君秘密的送到了朝鮮舊都平壤,保護了起來。

而這一次,出於平衡朝鮮政局的目的,林逸青指示袁蔚霆,暗中找到了他。

“我是個當不了國王的王子……就算你救了我,我也給不了你什麼好處……而且,王將軍你的武藝也……”

年幼的王子忽然驚慌地住了嘴抬頭看他,眼裡分明翳著一層水的膜,卻自己死死地收住了不許流下,映著近晚的火燒雲,在下睫毛上盈出一道金光。

雖然心下明白孩子並無譏諷的意味,王士珍臉上卻還是騰地燙了起來。

李尚宮已病困幽宮,身邊的宮人與內侍亦只是對她虛應故事,閔妃尚不罷休,想要將她趕出宮廷,而她如果得知李鄯沒有死,天知道她還會做出什麼事來。

而現在因為“壬午兵變”的原因,閔妃下落不明,李鄯這個庶出的王長子,終於可以“死而復生”了……

二十五的將軍與十三歲的子子,就這樣共乘著一匹高駿的蒙古馬,默默走在塵土飛揚的隊伍中,暮色裡都是濃黑的剪影。隔著重重的錦繡衣裳與輕甲,王士珍還是能夠覺得出那少年身上騰起來的熱度,好似一隻小炭籠在他懷裡焐著。

那天夜裡,李鄯與王士珍一行百餘人抵達漢城北部的城市開城時已是夜半時分,較原本的預計遲了近兩個時辰。大隊在開城休整三日,而後改由水路,乘座乾國海軍的炮艇,經海岸線入漢江口,航向漢城。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