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九章 超級會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八十九章 超級會審

在從顏士璋處得知詳情之後,案情已經可以說真相大白,忍者們立刻開始了行動,追查莫四爺的下落,經過近三個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在上海將化名隱居的莫四爺抓獲,然後根據莫四爺的招供,在黃崢嶸部下海盜們的幫助下,忍者們成功的將莫四爺的聯系人如海盜龍啟雲、曾伯恆的前師爺沈程仁等人全部抓獲,並從沈程仁家中搜出了曾伯恆寫給他的關於刺殺馬新貽的指示的信件,至此證據確鑿,曾伯恆為刺馬案幕後主使,可謂鐵證Щщшlā

除此之外,另一路調查案發當日有關人員的忍者也取得了重要收穫,將當日放張文祥進校場為其行刺提供方便的一干官兵人等目前尚在世者盡數調查清楚,把其中主要參與者一一暗中捕獲,同時還查明幕後操控之人為曾氏兄弟的心腹,現任江寧布政使許振偉。在馬新貽遇刺後,多方散播其“漁色負友”謠言的也是許振偉派人指使當時的無聊文人所為,相關人等也均被抓獲。

完成了調查取證工作之後,忍者們便秘密將相關人證物證解送北京,交給了島津洋子,並寫了詳細的報告,島津洋子仔細的整理之後,將刺馬案全部的人證物證交給了刑部尚書剛毅。

而仁曦太后看到的,則是剛毅經過簡化整理後的報告。

看完了這份報告,仁曦太后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這麼多年來,她心裡一直懷著一份對馬新貽的愧疚之情。

當年自己急於削弱湘軍集團的勢力,行事不免有些操切,結果不曾想害了忠心耿耿的馬新貽一命。

馬新貽的性命,等於是自己和敬親王親手斷送的!

今天,終於可以給黃泉之下的馬新貽一個交待了……

想到這裡,仁曦太后的眼角竟然有些溼潤。

“稟皇太后,六爺遞牌子覲見。”

仁曦太后當然明白此時此刻敬親王前來清綺園覲見是為了什麼,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曾伯恆,是該和你算帳的時候了……

“請六爺這就過來吧。”

“是。”

刑部大牢。

儘管是大白天的,可能是多喝了幾杯酒,曾伯恆昏昏沉沉的伏案睡著了,又做起夢來。

這一次,他是夢到回到了江寧,那所江寧布政使許振偉孝敬自己的金碧輝煌的大宅裡……

說到許振偉,其實還有一段不打不相識的故事呢。

兄長曾伯函死後,曾伯恆繼任兩江總督,一時間,大小官吏無不拜於門下。

當時,江西省奉新人許振偉任江寧布政使,此人曾是湘軍大營的高階幕僚,曾伯函的得意弟子。許振偉認為自己是曾文正公的門生,又對曾伯恆的“殺人如麻,揮金如土”的做法多有不同看法,便不願屈尊拜倒在他的腳下。這令曾伯恆十分惱恨,揚言非收拾他不可。許振偉的門客很為藩司大人不平,便四處傳播,說曾伯恆如何氣量狹窄,公報私仇,有失總督的風度等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話傳到曾伯恆的耳朵裡,更激起了他對許振偉的仇恨,決心除之而後快。於是,曾伯恆請人撰寫了彈劾許振偉的奏摺,準備到仁曦太后面前奏上一本。奏摺寫成後,因公務纏身,尚未奏報朝廷。許振偉聽到這個訊息後害怕了,因為按照大乾朝的慣例,總督大員參奏按察使和布政使等屬官,朝廷一般是不提異議的,何況曾伯恆是有大功與朝廷的重臣。許振偉一時心急如焚,寢食難安,不知如何是好。

藩司署內心腹幕僚都為許振偉捏了一把汗,但誰也想不出個高明的計策來。有人獻計道:“大人趕快到總督衙門,向曾大人負荊請罪,也許事情能有個轉機。”許振偉嘆息道:“唉,也只能如此了。”這時,不知是誰說道:“大人先不要著急,何不找署內新近才聘任的刑案師爺孫安邦問問,聽說他是紹興人,紹興師爺可是聞名天下的呀。”許振偉為之一振,對呀,找孫師爺試試。於是,他馬上派人把孫師爺請來。

紹興師爺孫安邦三十多歲年紀,個子不高,卻長著一雙狡黠的大眼,人送外號“孫大眼”。他聽了事情的經過,眼珠子轉了轉,說:“許大人,情況已經很危急了,如果你此刻前去登門道歉,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總督大人認為你理屈而更加小瞧你。”

許振偉著急地問:“先生有何妙計,能解我之危?”

孫師爺道:“從目前形勢看,只能以情打動他。”

“我與他積怨太深,以情打動他,談何容易呀!”許振偉絕望地說。

孫師爺微笑道:“大人不必擔心,且聽卑職細細道來。這曾伯恆是曾文正公的弟弟,而曾文正公又是你的老師,要以情打動他,必須從曾文正公身上做文章。”

看到許振偉在洗耳恭聽,孫師爺壓低了嗓子,又道:“你可馬上派人持巨資購買金陵大宅院一所,一面連夜裝修,把宅院改成書院,教誨士子,以弘揚曾文正公的功德學行。書院落成後,舉行一個隆重的落成典禮儀式,屆時恭請曾伯恆大人參加。卑職估計,曾大人因其老兄的緣故,又因地方耆宿及文正公門下名士甚多,縱然對你有怨仇,心裡不甚情願,從道義上講也不能不到場。”說到這裡,孫師爺又附在藩司大人耳朵上,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許振偉聽了大喜。

卻說許振偉依紹興師爺之計,令心腹隨從火速辦理,僅一天一夜工夫,書院即裝修完畢,請柬也分發殆盡。書院落成典禮那天,當地的耆老碩學、商紳名士群集書院。果然,最後時刻曾伯恆大搖大擺地來了。大家一齊恭請曾伯恆懸掛書院匾額,曾伯恆礙於情面,只好接匾掛上。匾額下大廳內供奉著曾伯函遺像,許振偉把親自撰寫的對聯懸於遺像左右。上聯是:“生平公本愛湖山;”下聯是:“瞻拜我惟餘涕流。”然後,許振偉朝著曾伯函的遺像磕了三個響頭,伏地痛哭流涕,情極哀傷。在場的人受他的感染,都紛紛抽泣起來。曾伯恆見此情景,凝視著曾伯函的遺像,想想老兄當年是何等的輝煌,才幾年工夫,已物是人非,想著想著,也禁不住流淚嘆息。

典禮完畢,許振偉在廂房裡拜見了曾伯恆,說:“先師教誨知遇之恩,卑職畢生難以報答,先師去世了,願兩江人士不要忘了先師功德,刻意求學,繼承先師之學行。制臺大人乃先師兄弟,見大人如同見到了先師啊!”說著說著,又失聲痛哭起來。

曾伯恆回到總督衙門後,立即把寫好的奏摺焚燬了。此後,有人對許振偉進讒言,曾伯恆便說:“許振偉這小子雖然有許多人說他不好,但先兄對他的知遇之恩他念念不忘,若參免了他的職務,我總有一種對不起先兄之感。”於是,這場風波終於平息下來。

事後許振偉又送了曾伯恆一所大宅子,裝修極盡奢華,富麗堂皇,可謂人間勝境,曾伯恆居住後十分滿意,至此二人關係徹底改觀。後來曾伯恆才知道,在刺馬案發生後,民間輿論的有力配合,便是許振偉奉兄長曾伯函之命所為,曾伯恆感激之餘,從此許振偉便成了他的心腹。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