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貞觀富貴閒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臭味相投巧勾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臭味相投巧勾結

“這樣做怕是有不妥,此事萬一讓父親大人知道……”王羽有些心動,但還是沉吟道。WWW.tsxsw.COM

“郎君,俗話說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再說我們花錢請人來做,只要手尾做得乾淨,小的們不說出去,又有誰知道?”這個下人以手遮口在王羽的耳旁小聲的說道。

王羽有心不yu如此,但只要想到在同一片天空下還有敖浩這麼一個比自己更加天才的人,他的心裡就泛起了酸,再想到今天在敖浩的學堂受到的“侮辱”,胸口更是猶如壓了塊大石頭一般,難以呼吸。

終究人xing的yin暗面佔據了上風,王羽咬牙,雙眼亮起妖異的光芒:“好,就怎麼辦,六子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只是這人要給我找好了,他不是厲害麼,多找幾個人去,起碼要給我把他給廢了。”

“郎君盡且放心,六子我以前在鄉下也不是白混的,認識一些要錢不要命的人物,保管把這事辦得妥妥的。”六子聽到自己的建議被主子採納,喜得紅光上臉,拍著胸脯保證。

“嗯,儘管去辦,花點錢財那是小事,只要把事情辦好了,我是不會虧待你的。”王羽拍著六子的肩膀,許下好處。

“事不宜遲,小的帶幾個兄弟就先回鄉下去找人,郎君也請快些迴轉去,切莫沾上關係,小的把事情辦好了自會迴轉。”這六子倒是會考慮,可惜卻不是好人。

“不錯,我這就先回家。”

王羽留了些銅錢和布匹給六子做盤纏,便和六子幾人分道揚鑣,趕回了家。

六子本來是望蔡(今上高縣,唐是歸高安管轄)人氏,當然也不是生來就叫六子,吳萊才是他的名字,乃是以草命名,本意是希望能像草一樣容易養活,怎麼也沒想到雙老去世之後,他竟然就成了個潑皮無賴,後來他的浪行得罪了當地的望族,巧的是這個氏族也是敖姓氏族,六子過不下去了只得逃離,流浪去了高安縣城混口飯吃,結果就進了王家做了下人,現在有敖姓子撞在了主子的刀口上,哪裡還不盡心盡力。

六子帶著幾人連忙趕路,當晚就到了家鄉,幾年沒有回來了,六子也有些感慨,當年要不是得罪了敖氏族也不會流落他鄉,如今在高安混的還算不錯,現在倒是有些衣錦還鄉的感覺。

望蔡的敖氏族在當地是個老家族了,自晉代練氣士敖仙來到當地修道開始,就一直存在,就是到了現代也還能看到宗祠對聯“仙丹煉井,俠氣幹霄”,前一句說的就是敖仙在望蔡高山上煉丹的事,這後一句則說的是宋代敖陶孫,與本文無關且略過不提。

這也是六子苦心積慮的為王羽出主意的原因,雖然不能夠直接對付望蔡的敖氏,但天下敖姓是一家,既然有機會六子又豈能放過,只要一想到能報復敖姓之人,他心中就莫名的興奮和急迫,似乎這些年在外流浪的苦楚也稍微的減輕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感慨,但他腳步不停,避開他人的耳目,帶著人七拐八繞的就進了自己的家門,多年沒人居住,房子有些破敗,到處雜草叢生。

安排好其他人的住宿,六子揹著包袱便去找尋多年未見的“兄弟”,都是他當年結識的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只不過因為當地敖氏族家規極嚴,又喜行善,視他們這些兄弟為洪水猛獸,往往壞其好事,所以過的都不太好。

六子熟門熟路很快的就找到了還在望蔡的“兄弟”,這些人在遠處的山頭有個聚集地。

現今不比往昔,六子“衣錦榮歸”,說話自然就硬氣起來,拍了下桌子道:“六子我今番回來是有樁大買賣要找人來做,念著各位兄弟,不知道你們敢不敢做?”

“卻不知道六子兄弟要做的是什麼買賣?”一個年齡稍大的開口問道,此人是這些人的頭頭,兄弟都叫他大當家,與六子是本家,當年六子也是在他的手下混。

“這買賣與那姓敖的有些干係,好處卻不少,就不知道你們敢不敢接?”

“這~~六子兄弟能不能把窗子再開亮點。”涉及到敖氏族,大當家也不敢輕易的接手,畢竟是在本地混飯吃的,明面上能不起衝突還是不要生事端的好。

“大當家怎的越活越回去了,忒的小心?”六子故意用言語相激。

“哪裡,我們都是有家室的人,可不比六子兄弟,出了事可以往外一走了之,卻還要在地方上生活的。”到底是混得jing了,激將法對大當家是不管用的。

“大當家,不是六子說話難聽,可看看你們現在過的是什麼ri子,怕是過得不太好吧?我也不瞞各位這買賣雖然也是對付姓敖的,卻不是本地人,而是陽樂的敖姓,這樣說,大當家可敢接了?”既然激將法不管用,六子只能說出實情。

“既然這樣,兄弟們接了,卻不知道要對付的是什麼人?有多少好處?”大當家不愧是大當家,當下就開口應承下來。

“這人倒是好對付,是一個七歲的娃娃,得罪了我的主人,生死不論,起碼要將人給廢了,這裡是十貫定金,事情若是成了再付雙倍。”六子把帶來的包袱開啟,將十吊錢倒了一桌子。

“嘶!”一幫人驚訝出聲,卻不僅僅是為了這一桌子錢,還是為了這個七歲娃娃,真不知道是怎麼會得罪這樣狠的人。

其他人驚訝,大當家卻注意到了些不尋常:“一個娃娃而已,隨便找個人去可以了,六子兄弟為何卻找上我們,還是出高價,事情怕是沒這麼簡單吧?”

“哼,這娃娃叫敖浩,確實不簡單,有些武藝,當然了武藝再好也難敵人多,最主要的是他姓敖,肥水不流外人田,想來兄弟們也受夠了敖氏族的氣了,所以這才來請各位兄弟出手。”

六子這麼一說,群情激動,倒是真的勾起了大家的怨氣,這些年敖氏族對他們打壓的是夠厲害的,都不敢有什麼大的動作,來錢的門路也少了,過得著實憋屈。

“難得六子兄弟還想著大家,這事商議商議,兄弟們就替你辦了,也為大家出口惡氣。”大當家知道六子與敖氏族的恩怨,所以也不疑有他了,轉而同仇敵愾起來。

當下六子仔細的說明敖浩的外貌特徵,家庭住處,又囑咐多帶幾個人去,務必不要失手云云。

敖浩等到王羽一走,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輕鬆不少,剛才還真有點怕震不住他,自己事自己知,若是真的讓王羽拽起文來,自己還真可能會下不來臺,也就族人不知道罷了。

“唉,看來在古代沒有點墨水還真不好辦啊,自己是不是也要趕緊上哪去弄點四書五經去,起碼先背下來再說,免得教訓了小的來了老的就不好了。”敖浩思索著,想到電視小說裡的情節也是頭痛。

“族長,能不能讓輝叔幫小子買上幾本四書五經回來?”敖浩找到老族長幫忙。

“什麼?買?四郎啊,你有所不知,這書附近卻沒得賣的,你要真想要,我倒知道哪裡有,不過你得自己去抄。”老族長搖搖頭,對敖浩道。

不是吧,還要去抄?那還不得抄斷手啊?敖浩傻眼,真的是沒想到會是這樣,不過這卻是不能少的東西,抄就抄。

“那族長能不能帶小子去呢?”

“四郎願意,老頭子下午就帶你去。”老族長用手摸摸敖浩的頭說道。

既然打定主意要抄書了,敖浩可不想用毛筆,那就真斷手了,想到以前電視裡外國人用的鵝毛筆,附近沒人養鵝,他就去找了幾根鴨毛。試著做了幾根,終於是成功了兩根,只是這鴨毛筆在硯臺裡實在不好蘸墨,敖浩又用竹子做了個有蓋的竹罐子,用麻繩繫好,可以掛在腰上。

小虎和三姐也一起跟著為自己做了一根,三姐還埋怨敖浩為什麼不早點做出來,那樣她也可以在紙上寫字了,不至於現在還是用著沙盤。還是老族長舒服,不僅不用自己動手,甚至都不用開口,敖浩就恭恭敬敬的把手裡另外一支呈了過去,老人家眼巴巴的直盯著這東西,你忍心不給麼?

中午吃過飯,敖浩又去看了下種子,果然出了白頭了,囑咐二姐半下午的時候記得翻動一下,至於張蠻子又被他派去田裡幹活去了。

本來敖浩還以為要去的是義學館,他記得唐朝時在全國各地凡鄉里都會設立,這卻是沒錯,只是敖浩沒能記清楚實行的年代,太宗有意重文抑武,元年重開國子監,但要說各級設定義學卻要等到明年。

沒想到老族長帶敖浩去的地方是鄉里的一個書生家,雖然說是書生,其實卻三十多歲了,皓首窮經多年,卻沒有功名在身,家道反倒中落了,現在也就在鄉里給人寫寫書信,作點字畫維生。

老族長一介紹,敖浩才知道這人姓李,敖浩趕忙見禮,道明來意。

別看這人窮困潦倒,但文人的風雅卻沒有丟失,抄書這等雅事又豈會不允許,只是看到敖浩年齡如此之小,頗為驚異決定要先考考敖浩。

“前來抄書固是雅事,本無不可,不過卻要先作詩一首方可,如此才有些雅趣。”李書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