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貞觀富貴閒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有天機不可洩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有天機不可洩漏

這做了正宗的大唐子民了,敖浩的歸屬感莫名的強烈起來,可自己對大唐並不瞭解,課本上講的大多數都是些唐朝概況,止於社會的上層建築,對於社會的底層民眾只是一筆帶過,只記得唐朝應該是實行的均田制和租擁調製。www.tsxsw.com

於是敖浩開始向父親打聽家中情況:“爹爹,不知道家中田地多少?以何生計?”

原來初唐的時候女子是不能授田的,如此家中實際上只有一人有田一頃,其中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看著似乎很多,其實不然,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也不高,以江南為例,水稻普遍還是一年一熟部分地區可以兩年三熟,但已經有複種小麥,畝產最多不過二石,有時候甚至顆粒無收。況且永業田是用來種桑麻的,真正耕作的是那八十畝口分田,可實際上滿打滿算也就只能耕作四十畝,其餘四十畝要做休耕之用,算下來好年景一年也就六七十石左右。

唐朝女子基本不下田做活的,洗衣做飯,料理家務,植桑種麻,紡紗織布這些才是她們的工作。全家的重擔其實都是落在男人的肩上,除田地裡的耕作外,上山砍柴、打獵,下河捕魚等繁重的體力勞動都是由男子來完成,所以在唐朝農村是真正的男耕女織,分工明確,只是這種家中生計完全依靠男xing的方式,往往也就夠自給自足甚至造成了家庭拮据的狀況。

聽完父親的講述,敖浩頗有些不解,忍不住奇怪的問:“爹爹,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這山高林密,山上的物產豐富,難道就不能上山打獵、採野果、挖草藥嗎?難道這些東西不值錢?”

“那倒不是,只是為父地裡都照顧不過來,哪有時間?況且山上的獵物豈是一般人就能打得到的,一不小心輕則受傷重則喪命,挖草藥我又不認識,就算挖回來了不會處理也是賣不了高價的。”

“原來是這樣,爹爹,孩兒想教姐姐讀書識字,不知道可不可以?”敖浩琢磨著山上暫時是去不成了,趕緊將自己的第一步計劃說出來。

敖父大喜但並不驚訝,放開敖浩的手,轉過身來看著敖浩感慨道:“四郎,你果然識字,想不到我們家終於出了個讀書人,能教阿秀她們識字當然更好,為父識字不多,當年在大興城就吃過大虧啊。”

接著又問道:“四郎讀書是不是需要置辦點什麼?”

“只需要筆、墨、紙,家中沒有。”

“四郎放心,為父現在就去鎮上買,你自己先順著這條路回家,路上小心點,”祖祖輩輩在地裡忙活,到了自己手裡竟然出了個讀書人,不說以後能夠有多富貴,只要兒子能考個童生那也是光宗耀祖了,敖父有些激動,把敖浩撂下就往回走了。

敖浩看著父親火急火燎的朝南而去,很是無語,至於麼,好歹吃過午飯再去不遲啊。無奈,敖浩只得自己回家,好在離家已不是太遠,況且就這麼一條小路,倒不至於迷路。

悠哉悠哉的走回家時已是晌午,家中炊煙生起,雖然剛才回來的路上順手拔了些酸梗充飢,此時卻更加的餓了,三步並作兩步就進了屋內。

兩個姐姐都在廚房,正在捏飯糰,這種食物敖浩以前吃過,在現代很少有人會吃,就算是偶爾做點也是嚐嚐新奇。這是用米糠粉與煮好的米飯以及一些野菜和成團然後上鍋蒸做成的粗食,一般是在糧食不夠的情況下為了節約糧食的做法,如果和上紅糖的話還能治療腳氣。

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兩個姐姐熟練的捏著飯糰,敖浩眼睛一酸,差點落下淚來。家中困頓如此他很揪心,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來到古代,被人熱情的接納,就衝這善良的舉動,他也不能無動於衷啊,何況他心裡早就認同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了,而且自己的到來肯定也加重了家裡的負擔。既然上天讓我跨越千年來到這個家,那就是註定的緣分,有著領先一千多年的知識和技術,我還就不信會不能有所作為,敖浩暗暗發誓讓家人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四郎你回來了,事情辦好了吧,怎麼不見爹爹?”二姐忙活中瞥見敖浩站在門口,眼中似有淚花,走上前來往敖浩身後掃視一番疑惑的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情辦好了,爹爹是去了鎮子上買東西,”敖浩不敢讓姐姐看到自己傷心,穩定了下情緒趕忙回答,省起自己的計劃又道:“對了,我想教兩位姐姐讀書識字,不知道兩位姐姐願不願意?”

“好啊,好啊,我要,”小玉活潑,什麼事都想摻一腳,自然雀躍。

可二姐卻有些躊躇,沉吟半響:“這,姐姐怕是沒有時間,辜負了四郎一番好意。”要說不願當然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要打理家務洗衣做飯什麼的,家中上上下下都要照顧,確實沒有多少時間。

敖浩自然明白二姐心中所慮,本來教二姐就不在他當前的計劃之內,但是卻不能厚此薄彼讓二姐覺得自己偏心,於情於理總要先行問過。如果二姐願意當然也無不可,正所謂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對他來說區別不大。

“如此,我就先教三姐,若二姐以後想學我再教便是,”敖浩放話。

二姐若有所思的回身忙活,敖浩則乘此機會退回到裡屋,偷偷擦了擦眼角坐在榻上思考,他已經發現自己的記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僅聽到的看到的立刻就能記住,就連以前聽過的看過的也能較快的回想起來。

既然要教書就要備課,自己手邊卻沒有任何的教材,要知道在古代崇尚儒學,但士子必讀的四書五經並不適合兒童啟蒙,《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弟子規》才是適合的啟蒙教材。敖浩決定用現代教育與古代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啟蒙,用拼音來標註古代的經典,當然這不是他的首創,國家教育部門早就將國學列入教材範圍。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真正劃時代的教育突破則是拼音的出現,為中國初級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有很多人認為拼音的使用才是中國現代兒童啟蒙教育的開始,拼音的發明是在1625年,敖浩現在完全可以恬不知恥的說自己領先唐朝一千年。

教材有了,方法也有了,卻又出了難題。敖浩想到唐朝還沒有簡化字都是繁體字,自己也就認識一些,但還是很多字不會寫。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這種小問題又豈能難倒他,別忘了他有秘密武器——來自2014年的掌中神器手機,他取出自己的手機,找到應用“閱讀星”可以本地閱讀的哦,親,平時一些下載來的教育書籍和小說都是用這個軟體看的,開啟《三字經全譯》進行簡繁體編碼轉換,哈哈搞定。

還沒等敖浩將這四本書繁體版全記憶下來就聽到父親的聲音:“四郎,四郎,出來看看這紙行不行。”

敖浩趕忙收起手機跑出去,卻原來父親去到鎮上買東西,筆和墨好說,這紙就不知道該買什麼樣子的,只得讓店家推薦,順便連硯都買了。

敖浩仔細看了看,筆墨不知好壞,紙是黃紙,還很粗糙,質地較硬,硯也很普通應該是方陶硯。敖浩讓二姐打來一瓢水,用木碗盛了一碗把筆泡上,又開始磨墨,三姐得了新奇又見磨墨簡單就把差事給搶了去。

待到筆毛完全散開,敖浩也不蘸墨不倫不類的提筆在紙張的左上角試了試,看水暈散開得並不是那麼大,才敢蘸墨下筆,先寫三字經。要說起來敖浩的字雖不難看卻也難等大雅之堂,因為習慣所以他是橫著寫,初時正楷,寫至興起後邊寫邊念,字型也漸漸的變成現代行楷,紙張更是換了一張又一張。待到寫完才發現磨墨的人換成了二姐,父親等人雖然不太懂卻聽得如痴如醉,早就忘了吃飯的事情了。

既然大家都沒有離開的意思,敖浩也從善如流接著又把漢語拼音的字母表寫出來,注上漢字發音,大半個下午竟然就這樣過去了。

敖浩滿意的看著自己的作品,看著看著,他臉sè大變,糟了,剛才光顧著寫,竟然忘了將涉及唐朝以後的字句刪掉,也不知道剛才父親他們聽到多少,萬一漏出去可就麻煩了,譬如“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這前半段倒沒什麼可後半段卻是見不得人的。

想到後果,敖浩悄悄的觀察起來,父親很明顯的激動不已,手捧著一張紙在那發呆。三姐則在研究毛筆,躍躍yu試的抓著毛筆一副想又不敢的樣子在那比劃,紙上沒寫倒是在自己身上畫了幾筆。唯有二姐的一雙妙目俏生生的盯著敖浩,帶著點驚奇,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敖浩被盯的全身發毛,麻煩了,早就覺得二姐是個機靈人,怕是從剛才的三字經裡發現了什麼,可這種事情又不好解釋,難道告訴她自己是未來人,萬一她沒發現什麼呢?就算發現了也還是讓她去猜吧,有些事情還是心照不宣的好。

想通此節,敖浩衝二姐灑脫的笑了笑,回身找到寫有那些字句的紙張,奪過毛筆將這些字句用重墨給塗了,做完這一切敖浩看著二姐說道:“師父說有些事情天機不可洩漏,四弟差點忘了。”敖浩這是隱晦的告訴二姐:希望你不要把這些話洩漏出去,我是你的家人不會害你。

“二姐又豈是那不曉事的人,四郎儘管放心,”二姐的念頭也不知道轉了多少轉,換了個表情笑吟吟的對敖浩道。

此時敖父感覺到氣氛有些異常回過神來,看見敖浩塗掉的那幾張紙有些焦急:“四郎,這是怎麼了,好好的為什麼要毀掉?”

敖浩知道不能讓父親糾纏這件事情,眼珠一轉於是又編了個謊:“爹爹,這部書是師父教給我的,師父學究天人,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天下的事情沒有不知道的,所以書裡面有些是現在不能讓別人知道,孩兒剛才一時忘了師父的教誨,差點洩露出去,不得已只能毀掉。”

敖父差點聽傻了,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這是什麼概念,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這還是人麼?是了只有仙人才有這樣的手段。那四郎豈不是仙人的弟子?一念及此看著敖浩竟然有些恭敬起來:“四郎的師父莫非是仙人?”

-------------------------------------------------

(注1:關於授田,另有一說唐代前期農村實際給40畝其中口分田36畝永業田4畝,筆者這裡以《新唐書》為準。實際上在丈量的時候往往是小畝,比規定的要小些。注2:有一說在隋朝時江南就已經開始種植雙季稻,另一說則認為初唐時江南還是實行稻麥複種的耕作,雙季稻普及於盛唐。注3:畝產,唐代一畝大概相當於現代的0.8畝,上田jing耕細作可以達到2-3石,中田次之,下田再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