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漫畫人生之1981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秋收的喜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秋收的喜悅

八月十五剛過了一個星期,繁忙的秋收便又開始了。

勺子村的秋收和一般的山區村莊不同。就拿上溝村來說,雖說離著勺子村也就五六裡地,但村子建在半山腰,良田很少,大部分地都是山上開荒來的,村裡的地人均少的可憐,每年夏收、秋收都打不下多少糧食,年底分到手的就更少了。

勺子村則不同,特殊的地形反而讓勺子村成為了當地的米糧川,地方不大,也就一百六七十戶人家,良田卻有三百餘畝,所以每到秋收前的近一個月裡,徐支書總會安排民兵帶人巡邏,防止其他村的人來偷糧食。

今年風調雨順,又有著嗚咽河水的天然依仗,勺子村從沒趕上過災年。

每天天不亮,還在酣睡的村民們便被徐支書用大喇叭催促著秋收了。全村所有的男女老少全部行動起來,歡快的投入到秋收的喜悅中了。

八十年代初期,國家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依然處於原始工具狀態,一個秋收、一個麥收能夠把村裡最壯的勞動力累的脫層皮。

男人們在前面拿著小稿把玉米杆兒連根刨起,一顆顆玉米杆橫著的把放一列,後面的婦女們蹲在地上把一顆顆玉米包下皮,一堆堆金黃色的玉米在太陽公公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預示著豐收的到來。

人們揹著揹筐、筐頭兒一趟趟的把玉米送往地頭起,一輛輛裝滿糧食的牛車、驢車、一排排架子車、小推車,地邊兒、糧場裡兩頭歡樂的跑著。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村民的豪放的小曲兒中,就連牛兒、驢兒不時地趁機偷吃幾顆玉米他們也不再阻攔。

村裡開闢的大大小小的糧場裡堆滿了金燦燦的玉米,老農民趁著太陽不時地翻著玉米,爭取把裡面的水分曬出來,等著晾乾了趕緊入倉。

地裡的一列列橫躺著玉米杆經過太陽一天的暴曬,根部的泥土便見幹了,婦女們拿著鐵鎬用力的敲打後,整根兒的泥土便爆裂開來,泥土漫天飛舞。驚得躲藏在玉米杆裡的蛐蛐兒、蚱蜢驚慌失措、慌忙逃竄著,彷彿抱怨著人們連他們最後的家園都給毀壞了。

經過幾天的暴曬後,人們便把曬乾的玉米杆一捆捆的捆綁起來後放到車上拉到大大小小糧場邊上如山般堆放起來,等待著冬天來臨後為村民們送來溫暖。

高粱比玉米好收得多,高粱杆頂端被削斷,高粱穗子被成捆兒堆在糧場裡,

待晾乾後輕輕的摔打後高粱米便脫落下來了。高粱的最頂端的杆兒被手巧的農婦們編成“簰子”、“鍋簰”、“籖子”等家裡做飯的用具。細細的高粱杆也會被保留下來做成當地所用的“堡”,用來裝玉米、小麥、高粱、穀子等,外面再用油氈或者塑料布包裹,倒是屯糧的好工具。

穀子都是用鐮刀齊著地面連桿割,穀子也是摔打脫粒,穀子皮可以可以喂牲畜吃,穀子杆和麥秸稈一樣,都是用來做飯引火的好東西,萱萱的一點就著。

一套套犁耙深耕著土地,除了能用的牲畜外,壯勞力們也如同老牛般在前面費力的拉拽著繩子,後面一個人掌握著方向,費勁的犁著肥沃的土地。孩子們則是最喜歡在新翻出的土地上撒歡打滾、追逐打鬧,就連大人們黑著臉過來攆都不願意離開。

耕上幾遍的地面依然高高低低的有些不平,於是精細的老農民又開始一遍遍的起土、拉土、墊土,直到把土地整理的平平整整的才肯罷休。

時令秋分前後的幾天,往往是播種冬小麥的最佳時期。

村裡早就選好了麥種,化肥也都準備好了。

一畝地合上多少斤麥種,每斤麥種合上多少化肥,完全按照標準的規定來。

播種的時候對拉耬駕耬的配合最為關鍵,講究耬的入地深度、速度適中、拉耬平穩、直線行走等等,否則種子播種的稠稀、疏密、入土深淺等等都會影響小麥的發育成長的。

往往這個時候,能用得上的也就那些溫順的老牛,驢兒們雖說也能幹,但效果往往就打了折扣。所以,這時全村的壯勞力們最怕的就是播種時分。前面有人用肩膀拉著耬,後面有人雙手掌握著方向,一個姿勢、一個速度、一條直線,來來回回的拉著,幾趟還好,關鍵是幾百畝第啊。

所以從播種這天開始,家家戶戶都是拿出家裡最好的伙食供給男人們吃,以讓他們恢復和保持好體力,熬過這最難得幾天。

播種完後再澆頭水,待進入冬季前再澆凍水麥後,就待明年開春後了,整個漫長的冬季,小麥就不用管了。

山坡上的棉花早已被婦女們摘了一茬又一茬,棉花雖說收時好摘,但拔棉花柴可是最累人的活計,村裡哪個壯漢寧願播種拉耬,也不願意拔棉花柴,這可是最為費力的農活了。

所以勺子村裡流傳著“三大傻”

,倒不是說誰傻,而是說誰搶著幹“犁地、播種、拔棉花柴”這些活計多的人被叫做三傻。所以這也是每年徐支書在秋收時最為頭痛的事情,每天都是說著好話給人家壯勞力家,可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幹的。後來村委想了個辦法,誰能幹這三種活計,年底多算三百個工分。就這樣都沒有多少人願意幹。

芝麻也已經在前不久都收完了。收芝麻可是件精細活,一般婦女們幹得多。芝麻必須要熟透了才能收,但熟透的芝麻粒都特別容易從幹了的芝麻皮裡掉出來。而芝麻是冬天村裡每家每戶都盼著的分的香油的最主要的材料,所以也是很費勁的。

至於紅薯倒是不著急,都長在地下,霜降以後收都是沒問題的。

至於之前有的村民在自留地裡偷種的甜瓜、面瓜啥的,早就收完了,但真正收穫了多少呢!

反正村裡種了瓜的老娘們兒們,前些天天天站在房頂上叉著腰、跳著腳的痛斥著那些小偷們的惡劣行徑,聲討聲 比徐支書的大喇叭聲都勤得很。有一次徐根寶坐在房頂上眺望遠山,就見到房後面的馬大栓偷吃瓜了。他老孃劉菊花邊揪著他的耳朵教訓他以後不能再幹這種缺德事了,教育完後她隨手抄起一塊呱唧呱唧的啃著香著呢。

當然,徐根寶壞事也沒少幹,只不過他的尾巴藏得比較隱蔽,老爹老孃一直被埋在鼓裡。

不過,最終露餡的事情還是洛兒捅出的,什麼三哥哥偷著和狗子偷人家的瓜、甜秸稈,和狗子在山上烤紅薯、做燒雞啥的,去山上擼蜂蜜等等。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被老孃追得大街小巷的嗷嗷亂跑。

雖說洛兒時不時的耍個小性子,告他的黑狀,徐根寶氣過一陣後,又會不自覺的把搞來的好吃的留給小妹一份,實在是他從心底裡喜歡心疼洛兒。

勺子村整個秋收的景象,全部被徐根寶裝進了自己的畫裡,他忙亂的程度絕不亞於那些秋收的大人們。

這次創作,徐根寶分了兩種畫風,一種是鉛筆黑白素描寫生,一種漫畫寫意,自然用了大量的紙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難能可貴的是,二哥居然偷偷給自己貢獻了五張白淨的長方紙支援他創作,感動的徐根寶連親了二哥好幾口,搞得二哥噁心的吐了N口。

徐根寶畫的自然是更用心了,整個農村繁忙熱鬧的豐收場景被他留在了畫裡,刻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