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神醫小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李家告御狀,國公府危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2章 李家告御狀,國公府危機

王氏說的便是之前李玲玲喜歡爭強好勝,愛出風頭的事,李玲玲的名聲在京城可以說是聲名狼藉,這一杆子打的不可為不妙啊!

即說明了她李如霜一個女子不該這樣拋頭露面的跑到他們門口鬧事,又還擊了李如霜侮辱護國公名聲的話。

看來這個王氏也是個有手段的,三兩句便把李如霜給嗆得說不出話來了。

李如霜被噎了好一會才說了一句:"作為親人,我自當為我姐姐討回公道,縱然我姐姐之前是有些嬌蠻,可是不管怎麼樣她都是我的親姐姐,如今她這樣了,還有什麼能比為她還回公道更重要。"

李如霜說的起悲痛又憤然,努力上演著一副姐妹情深,比什麼都重要的好戲。

可是王氏卻絲毫不在意她的努力,繼續冷淡的說道:"你要討公道也該去衙門,何況現在這案子並未查清,究竟誰是兇手,尚未可知,你就一口咬定和我國公府有關係,這難道就是你們禮部尚書的家風嗎?你們的教養當真是好呢?看看你這一身的珠翠華貴,豔麗璀璨,你姐姐剛走,你就迫不及待的打扮成這樣,是在炫耀著什麼呢?如此的姐妹情深難道你不該為你的長姐,一身素縞,披麻戴孝嗎?"

雖說今日的李如霜打扮的也算是比較低調的了,但是那精細的的衣裳,價值連城的頭飾,依舊奪目。

她怎麼會給李玲玲那個傻子披麻戴孝,簡直是笑話,那樣的賤人她也配?

不過現在被王氏這一番指教,其他人也都開始對她指指點點了,還不等她開口王氏又道。

"現今真兇還未查出,李家二小姐便在我府門前大肆哭鬧,散佈謠言,看來我家老爺是要找尚書大人好好談談了!"王氏面上淡然,但是眼底卻閃現出一抹狠戾。

看的李如霜心裡一哆嗦,跟王氏這樣的有氣場的當家主母比起來,李如霜這樣的小嫩雞,簡直不夠看。

李如霜想到自己是偷偷來的,要是被父親知道,那她估計沒什麼好果子吃了,現在只有趕到他們之前,主動向父親認錯,然後再告訴父親自己反被侮辱的事,到時候...

想到這裡,李如霜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氏,甩下一句:"害我姐姐的人遲早有一天會受到懲罰的,等著瞧吧!"

說完便坐上馬車朝回家的方向疾馳而去。

其實王氏並沒有真的打算讓何仁宇去找李家的,只是想讓李如霜快些離去罷了。

不管真兇是不是春風,她都不會讓自己的女兒的名聲受到傷害。

所謂為母則強,便是這個道理,在溫和的性子在遇到涉及子女權益的事情之後,都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

這邊好不容易打發了李如霜,那邊刑部又傳來了壞消息,說是有一個夥計指認說是看見春風悄悄下毒,毒害李玲玲。

這個訊息對春風娘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晴天霹靂,不是說馬上查清出就可以出來了,怎麼會...

春風娘一時急火攻心,便病倒在床了。

現在整個護國公府裡,估計出了何娉婷之外,其他人都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了。

那邊的李如霜,回覆之後,便跑到了自家老爹面前一通哭訴。

說是大姐出事了,自己如何傷心,又如何去國公府討公道,反倒被侮辱,總是是將自己說的委屈無比,還要提大姐打報不平,好不可憐的樣子。

原本李尚書還有些責怪二女兒不該出去拋頭露面的,但是被那位美貌的繼室夫人一陣香風一吹,便又不人再去責怪。

偏在這時,刑部又傳來,說是找到春風毒害李玲玲的證據了,一下子的哀痛立時變成了怒火,竟然真是他護國公府的人害了自己的大女兒。

簡直不可饒恕!

雖然這李尚書平時對自己的大女兒看似不怎麼好,但實際上,還是十分疼愛這個大女兒的,畢竟是自己跟原配留下的唯一血脈。

但看平日李玲玲的那些花銷就知道,若不是知道這姓李的對這個大丫頭還有幾分在意,估計這個繼室夫人就不會將這個大小姐養成這樣了,只怕早就去了黃泉路了。

春風在牢房裡也只是被例行的問訊了一遍,並沒有遭到什麼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是被問到其他的什麼問題。

春風也不知道有人已經出賣了她的訊息。

但是奇怪的是查出有人看到春風下毒的事之後,這事情便在沒有了動靜。

就這樣一直靜靜的過了三天,這三天,禮部尚書李維忠每天都會來刑部一遍,追問什麼時候定罪,但是都被刑部以證據不足給擋了回去。

就這樣到了第四天,李維忠再也忍不住了,失女之痛,難以忘記。

他總覺得一定是護國公府從中使了法子,拖住案子遲遲不能定罪,好伺機將人救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行,他一定不能讓他們得逞,否則自己以後還要怎麼在這京城混下去,怎麼對的起玲玲母女。

於是乎,李維忠便一紙御狀將春風和護國公給告到了皇上哪裡!

這下事情可就更加複雜了,牽扯到黃上面前,那可就又上了一個層面了。

誰都沒想到,這個李維忠竟然會做出告御狀這種事。

皇上收到御狀很是氣憤,竟然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樣的事,簡直是無法無天,藐視皇權。

這樣的人該殺!

可生氣的同時又在考慮有誰去辦這件案子合適呢?李維忠告御狀的時候提到,刑部迫於護國公的情面,有意拖延,若此時在交給刑部怕是不妥了。

還有那可惡的護國公,竟然敢在他手底下濫用私權,拉幫結黨。

不知不覺的護國公府在皇上的心中變成了一個拉幫結黨的形象了,這對護國公府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皇權頂尖上的人向來是疑心頗重,護國公府又是幾朝的老臣,在朝中的勢力不小,這樣的情況下面最怕招來帝王的猜忌,一個不好便是滅頂之災。

就在皇帝滿心懷疑和猜忌的時候,卻有一個人主動請纓來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