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模擬公司從科技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6章 準備的大招【5k】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6章 準備的大招【5k】

五月上旬。

牛庚終於等待了想要的好消息。

“主人,首批使用新型高分子複合材料製造的陪伴機器人已經透過出廠檢測,可以隨時上線市場銷售,另外智慧手術艙目前也成功打造出了第一個。”

京州市。

星源科技龍湖園區。

總裁辦公室內,牛庚聽著星菱的彙報,臉上終於浮現出些許笑容。

隨即點點頭肯定道:“嗯,效率不錯。”

“使用新型材料的陪伴機器人就在本月正式上線吧,至於那個智慧手術艙先安裝到京州市星源腫瘤防治醫院,等到各個方面都確定沒有問題,在按照合作醫院的需求大批量製作。”

表示滿意的同時,還不忘對後續事情進行了特別囑咐。

新型材料陪伴機器人的訊息早就已經暴露出去,使用者大多也都是翹首以盼。

現在首批從生產線透過檢測下線,肯定要早點投入市場,否則一直吊著使用者的胃口也確實不妥。

要知道這段時間可是天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官網上留言,催促公司這邊加快新型材料陪伴機器人的生產進度。

而智慧手術艙相對來說卻有些複雜。

它是透過最佳化點最佳化出的成熟技術進行製造的不假,但畢竟是這個世界上首個生產的智慧手術艙,暫時無法保證在整個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問題。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先安裝到特定醫院內,透過來為患者治療使用它的功能,來判斷其真正的效果。

待透過一系列測試後,在按照合作醫院的需求製造就沒有問題了。

在這個需求之下,最合適的自然非星源科技投資建造的星源腫瘤防治醫院莫屬。

只是要想試驗出智慧手術艙的效果,就必須要有患者自願參與實驗才行,醫院方面是不能強行給患者安排這種智慧手術的。

若是放在以前,對患者說要使用這種科技智慧裝置給其做手術,恐怕家屬要把醫院給掀翻不可,根本不可能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醫院這種行為就是在拿患者當小白鼠。

十有八九會死在手術臺上。

幸好現在這種觀念稍微發生了點改變。

患者不但丟掉了對未知裝置的擔心恐懼,反倒主動希望使用智慧裝置治療。

這種現象倒是多虧了羊城內採購谷格醫療機器人的醫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倒是方便了很多事情。

對於星菱來說,自然是非常清楚牛庚的意思,在聽完這幾句囑託後,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便俯身應下。

“是主人。”

“我明白了,這兩件事我會立刻去辦的。”

話音剛落便作勢準備離開。

主要星菱被任命負責智慧手術艙的事情,雖說她可以透過資訊終端為每個人下達指令,不需要到現場,但為了認真完成主人交代下來的任務,基本上她都會在實地監督,確保整個過程不會出現問題。

誰讓她擁有人類的實質身體後,不由自主的讓自己貼近人類生活呢。

不過就當她剛邁出兩步的時候,身後突然又響起了牛庚的聲音。

“星菱,先等一下。”

面對這種情況,星菱自然是瞬間停下腳步,重新轉過身體注視著牛庚,恭敬的的詢問道:“主人,請問還有什麼事需要吩咐星菱去做嗎?”

“沒什麼要緊事,你等下讓郭易帆來找我一趟。”

看到星菱那一臉認真的神情,牛庚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對其交代了這麼一句後,便連忙低頭處理手上的工作。

儘管找一個人聽上去幾乎沒有什麼難度,但星菱對於牛庚安排的任務每個都會全身心投入,以最飽滿的激情來將其完成。

所以對此在斬釘截鐵的保證之後,這才轉身退出辦公室。

直到星菱的身影徹底從視線中消失,牛庚這才緩緩抬起視線,望著窗外的風景輕聲嘆了口氣。

在這個時候找郭易帆過來,也是為了接下來的佈局,好徹底拿下谷格公司的醫療機器人在網上的熱度。

……

下午。

接到星源科技方面通知的郭易帆,自然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很快便從住地趕到了龍湖園區。

當然一路上他也在認真思考著牛庚喊他過去的原因。

牛總怎麼在這個時候要見我?

不太應該啊。

難道星源科技是想拍攝新的科幻大片,這才把我請回去繼續擔任導演,可這段時間也沒聽說星源科技有進軍影視行業,投資新電影的訊息啊!

由於郭易帆實在想不到這次牛庚找他的目的,無奈之下只得暫時將這些念頭拋之腦後。

反正依照前幾次的經驗,和牛庚見面絕對不會有什麼壞事。

提前知道不知道具體事情,都是沒差的。

就這樣。

郭易帆在到達龍湖園區後,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便直接來到了主樓倒數第二層的總裁辦公室。

推門進來的瞬間,更是主動打起招呼:“牛總好,不知道您急著找我有什麼事情?”

“先坐吧,這事不著急。”

牛庚注意到郭易帆進來後,並沒有直接解答他的疑問,而是非常熱情的招呼他在旁邊沙發上坐下。

同時,星菱端來了兩杯茶水放在桌子上。

待郭易帆平靜下來端起杯子品嚐了一口後,牛庚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其實今天找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讓你幫忙,我準備拍攝一部紀錄片,不知道你認識的有沒有相關導演?”

拍紀錄片?

郭易帆聽完牛庚的需求,心裡頓時感到一絲驚訝,沒有想到自己今天被找過來只是為了這個。

他雖說是電影導演,可對紀錄片相關的內容倒也不陌生。

如果說國內拍攝紀錄片比較好的平臺,那肯定要屬總檯節目。

郭易帆還記得前段時間以癌症患者治療為題材的紀錄片就是總檯出手拍攝。

可以說是贏得了不小的榮譽和外界稱讚。

按理來說牛庚就算要拍攝紀錄片,也應該優先聯絡總檯那邊才對,現在卻找到他當中間人牽線搭橋,著實讓人感覺有些奇怪。

不過以郭易帆對牛庚的瞭解,只要是他做出的事情必然經過了仔細考慮,肯定有他的道理在裡面。

於是郭易帆便想著先把具體緣由弄清楚了在說。

念頭到了這一點,郭易帆也不在遲疑,當即主動追問道:“牛總,不知道您準備拍攝一部什麼內容的記錄片,是打算藉此宣傳公司旗下的產品嗎?”

甚至在最後不惜大膽丟擲了一個自己的猜測。

畢竟上次總檯拍攝的紀錄片,儘管表明上是關心癌症患者,實際卻是對百福針劑的一種變相宣傳,使其能在海外獲得較高的熱度。

而事實證明這個辦法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牛庚要拍攝一部新的記錄片,有這方面的想法倒也正常。

只是讓郭易帆沒有想到的是,面對這個問題,牛庚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顯得非常奇怪。

“你的猜測倒也不算錯,我是準備對京州市星源腫瘤防治醫院拍攝一部紀錄片,紀錄他們每天緊張繁瑣的工作狀態,讓外界對醫生能多些包容和理解。”

牛庚的這番回答聽著確實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他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智慧手術艙上面。

將星源腫瘤防治醫院作為取景地,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智慧手術艙的身影,等到節目正式播出後,外界便會發現星源科技早在智慧醫療輔助裝置上有了質的突破。

並且絲毫不比谷格公司的醫療機器人弱。

主要若是直接對外界公佈智慧手術艙的事情,恐怕會讓使用者先入為主,認為星源科技有跟風谷格的嫌疑。

對口碑的增長相當不利。

擔透過記錄片的形式讓使用者自己知道這件事,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至於為什麼不找總檯的人幫忙,也是不想使用星源科技的名義拍攝,否則總給人一種故意為之的感覺。

如此一來效果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說不定還會引火燒身。

牛庚也自然明白郭易帆心裡在疑惑什麼,於是便便主動為其解答道:“我知道你想問為什麼不和總檯合作,但礙於某些原因,讓我只能從外界入手。”

“另外我想你的答案應該不會讓我失望吧?”

郭易帆聽完這句話,整個心頓時沉了下去,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如果能順利幫助牛庚完成這件事情,說不定接下來星源科技會重新啟動新的影視專案,繼續投資拍攝科幻大片。

更重要的是,牛庚剛好認識這樣一個人。

嚴格來說他們都是同屬一個影視圈,且有著比較廣的人脈圈,找到一個製作水準不輸總檯的紀錄片負責人,倒是還沒有多大問題。

只是在此之前,郭易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牛總,我想知道這部紀錄片的要求是什麼?”

沒錯。

郭易帆想知道的正是牛庚心裡的標準。

要知道和星源科技合作雖然不錯,但若是最後拍攝出來的水準無法達到牛庚滿意程度,恐怕今後也很難在圈裡混下去了。

郭易帆不介意為朋友提供一個機會,但也不想眼睜睜看著他往火坑裡跳。

甚至剛才那麼一回的時間,郭易帆都已經做好準備,若是牛庚對紀錄片的質量要求太高,他就不會在進行推薦了。

對此,牛庚倒是沒感覺有什麼,畢竟做事之前先弄清楚情況乃是常理。

於是隨即解釋道:“紀錄片的要求我倒是沒有太多,只需要在網上引起一些熱度就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最關鍵的是進度必須要快,最好本月就能上線。”

郭易帆聽完這兩個要求,頓時顯得有些沉默,似乎是在認真思考著這個問題。

對於專業導演和製作團隊來說,哪怕是紀錄片在精良的水準下,照樣能夠引起不小的熱度,俗稱火出圈。

比如前幾年總檯出品的紀錄片,以及前段時間嗶站自家打造的紀錄片,都帶來了不少的話題討論度。

可這個時間限制就比較麻煩了。

眾所周知。

紀錄片要想達到最終的理想效果,製作週期絕對不會短,有些為了一個鏡頭甚至能等上幾天。

在如此狀況下,要讓紀錄片在本月上線,哪怕只有一集,其中的難度也會非常之大。

這使得郭易帆心裡有些糾結,不知道要不要推薦自己認識的那位朋友。

與此同時牛庚也在等著郭易帆的回答。

在看到他遲遲沒有開口說話後,便主動詢問道:“怎麼,郭導認識的沒有合適人選嗎?”、

“……牛總,我的確認識一個比較有才華的節目導演,或許能夠拍出牛總您想要的紀錄片效果。”

郭易帆面對牛庚的詢問,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認識的那個人。

因為他認為無論這件事的難易程度如何,都應該交給對方自己選擇才對。

要不然的話,如果對方以後知道這件事,說不定還會反過來怪罪他。

看到這件事終於有了解決方案,牛庚自然也是比較高興的,連忙表示道:“太好了,我等下就會讓人聯絡對方。”

或許是想儘量順利完成這件事情,郭易帆從牛庚辦公室出來後,並沒有返回自己的居住的地方,而是和星源科技的工作人員一起去找了他的這個朋友。

——

不得不說郭易帆確實比較靠譜,他推薦的紀錄片節目導演負責人周敬,在知道是星源科技要在自家投資建設的醫院內拍攝紀錄片後,幾乎沒怎麼考慮便直接答應了。

畢竟之前總檯就是在這家醫院內拍攝的癌症患者專題紀錄片,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作為同行自然是想競爭一下。

考慮到時間比較緊迫,周敬同意的當天便前往了京州市星源腫瘤防治醫院,想要找一下靈感。

反正有著星源科技作為投資方,在資金和各種資源方面是根本無需擔心的。

不過當周敬透過院長劉建中瞭解到智慧手術艙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這樣一個強大的科技產品在,哪裡還用絞盡腦汁去想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主體,就算是當成小視頻拍都熱度和話題好不好。

所以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周敬很快便開始了拍攝。

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患者使用智慧手術艙進行手術。

而就當紀錄片緊張有序的拍攝過程中,首批使用新型高分子複合材料的陪伴機器人終於上線銷售,且價格相比之前正常版本有所優惠。

因為這批陪伴機器人早就進行了宣傳,所以在上線之後被使用者瘋狂搶購,很快便銷售殆盡。

使得網路上最近比較熱的關於谷格醫療機器人的話題,全部變成了陪伴機器人,且熱度呈現出上漲趨勢。

隨處可見談論陪伴機器人的言論。

“這個價格實在是太實惠了,已經成功下單,坐等順風送貨上門。”

“人家遛狗我遛機器人,爽啊!”

“使用了新型材料的陪伴機器人貌似更加輕便,外殼防禦力更強,感覺自己有點買早了,後悔啊!”

“這你就不懂了吧,早買早享受。”

“自從買了陪伴機器人,我每天享受的都是皇帝般的生活,幸福指數蹭蹭往上漲。”

“剛才我突發奇想,讓家裡的陪伴機器人幫我處理一些公司臨時安排的工作,你們猜怎麼著,居然全部都給完成了。”

“臥槽,勞資這就去下單,砸鍋賣鐵也要整一個。”

……

陪伴機器人的新一波熱度,極大程度的弱化了醫療機器人所帶來的影響,如此一來谷格方面想要站穩腳跟釋出新產品的話,國內使用者照樣不會買賬。

加上醫療機器人又不是短期消耗品,所擁有的市場就是各大醫院,訂單持續下降的話,恐怕不需要星源科技出手就會自行放棄。

乖乖離開華國的市場。

況且。

牛庚為此特意準備的大招還沒有放出來呢。

5月26日,星期天。

當大家都在享受週末假期的時候,一部名為生命守護者的紀錄片在各大影片平臺悄然上線。

由於製作週期有限,為了趕出這第一集內容,已經動用了很多的人力,以至於前期任何宣傳都沒有做。

不過有著上一部總檯拍攝的癌症患者專項紀錄片作為基礎,當觀眾看到星源腫瘤防治醫院這個熟悉的名字時,大部分還是會點進來瞅一眼。

可在仔細觀看了裡面的內容後,卻頓時震住了!

開顱手術?

智慧手術艙?

遠超記錄的高效手術成功率?

誰也沒有想到京州市腫瘤防治醫院內會擁有一臺看上去比醫療機器人更加厲害的智慧裝置,並且能夠獨立為患者進行難度超高的開顱手術,最終更是以超高的效率成功完成手術。

每一項都讓人感覺到非常不可思議,堪稱是奇蹟。

這使得觀眾的期待感瞬間被拉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十分迫切的想要知道京州市星源腫瘤防治醫院內的這款裝置究竟是從哪來的。

又是哪家公司生產的?

要知道前段時間被大家瘋狂吹噓的谷格公司研發的醫療機器人,也僅能進行中小型手術,且還有失敗的風險。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和紀錄片上的這款裝置沒有辦法相比。

好在紀錄片內容的後面,標註了這款裝置的詳細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