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模擬公司從科技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成功執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0章 成功執行

“楊院長,這樣真的沒有問題嗎?”

“事關可控核聚變能源的研發,中間可不能出一點岔子啊!”

“我們的人造太陽專案研究了這麼長時間,距離可控兩個字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單憑一個星源科技真能行嗎?”

“倒不是我看不起牛總,主要術業有專攻,要不然楊院長你在去和上面商議一下。”

8月26日,週一。

廬陽市。

可控核聚變能源研發基地。

原人造太陽專案成員,在從楊溫茂口中得知這次的總負責人乃是牛庚後,心裡不由得對這次的合作產生擔憂,擔心投入這麼多人力財力,到頭來只落得個失敗的結果。

另外他們在人造太陽的專案中努力了這麼多年,也僅做出那一點成績。

距離可控核聚變能源仍舊是遙不可及。

正因如此他們才清楚這項被全人類心心念的技術,研發起來是有多麼困難。

難道有了一家公司的加入就能減少難度了嗎?

恐怕不見得吧。

可礙於上面的決定,他們也只能懷著對科學的敬畏去完成。

只是讓一個看上去絲毫不懂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來帶領他們,這有點讓人不能接受。

所以大家才找到了楊溫茂,希望由他出面換掉負責人。

楊溫茂自然明白大家心裡的真實想法,可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成為定局,在專案即將召開第一次研討會議的時候公然質疑總負責人,只怕會讓專案進展更加緩慢。

從眼下這些行動中,能夠感受到上面對這個專案的重視程度,萬一出現問題誰也無法承擔。

所以面對大家的擔憂和質疑,楊溫茂講道:“我明白大家都是希望這個專案能夠更好,不想讓投資打水漂。”

“但我要說的是,既然上面讓我們華科院配合星源科技,那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何況星源科技能研發出一項項為人類造福的科技產品,這裡面全都是靠牛總的領導,或許牛總真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所以大家還是先稍安勿躁。”

不管怎麼說,楊溫茂作為華科院的院長,講起話來還是很有威望。

話音落下。

儘管大家面色上似乎還有些微詞,但總算是安靜了下來,一起等待牛庚接下來的具體專案安排。

很快。

在一眾人的期待中。

身穿工作服的牛庚和星菱終於走進會議室。

或許是感覺到氛圍不怎麼好,看到這一幕的楊溫茂當即主動說道:“大家歡迎星源科技的牛總來主持今天的可控核聚變能源專案的第一次集體會議。”

“大家歡迎。”

有著楊溫茂的動員,早已坐好的眾人抬起胳膊,使得寬敞的會議室響起一陣不算太熱烈的掌聲。

牛庚來之前就想到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畢竟他現在還沒有拿出來讓人信服的實力,所以對此面色始終保持著沉靜。

徑直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去後,這才開口講道:

“在座的各位都是華科院優秀的科研工作者,也深受我的尊重,但這次的合作項目非同一般,所以還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配合,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攻克可控核聚變能源技術。”

“除此之外我身邊的這位名叫星菱,是我們公司研發的一款存在自主意識的高階人工智慧機器人,將會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為大家提供幫助。”

剛開始大家還不感覺牛庚的話有什麼,直到提及星菱,才頓時被吸引了目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

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單純由於星菱外貌漂亮。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或多或少都對星源科技的人工智慧有著一定瞭解,但卻沒有親眼見到過。

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機會,情緒比較激動也實屬正常。

誰讓星菱乃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還有著不可複製性,放眼全球那也是屬於智慧機器人領域中的天花板。

牛庚將眾人的表情悉數看在眼裡,嘴角微微上揚的同時,當即對星菱示意道:“星菱,可以開始了。”

“是主人。”

星菱雖然吸引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視線,可真正讓她在意的卻只有牛庚的命令。

聽到聲音的同時便連忙點頭回應。

接著利用自己的能力在會議室的大屏幕上傳輸了一張設計繪圖,正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圖紙。

能坐在這裡的人,都是相關領域中的頂尖人才。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大家看到這份圖紙後,頓時變得呼吸急促,然後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這……這是反應堆的設計圖紙,實在太精妙了。”

“沒錯,的確是核聚變反應堆,採用的方式也非常新穎。”

“如此複雜精妙的圖紙,就算是我也沒有信心敢保證能繪製出來,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這究竟是誰製作出來的?”

“怪不得這次合作我們華科院是以輔助為主,原來星源科技已經掌握了核聚變的詳細設計圖紙,說不定這次真有可能攻克可控核聚變能源。”

“方法好歸好,但要到達圖紙中的要求,單憑目前的材料水平恐怕根本做不到。”

眾人的議論聽在耳朵裡,牛庚暗暗得意,心想更讓人驚訝的還在後面呢!

為了今天在這次會議上鎮住場子,方便之後的專案進展,牛庚可以說是這幾天都沒怎麼休息。

愣是憑藉腦海中使用最佳化點得來的資訊知識,大致繪製出這份核聚變反應堆搭建圖紙,哪怕其中有著星菱的不少幫助,也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了。

緊接著。

看到時候差不多,牛庚也不在繼續沉默,隨即開口解釋道:“這份圖紙是我這幾天繪製出來的,也是接下來大家工作的重點,至於大家關心的材料問題已經被成功解決。”

“用不了多久,由我們星源科技生產的新型材料,就會運輸到這裡。”

聽到這份圖紙是牛庚繪製出來的,並且還解決了材料問題後,大家的眼神不由得發生了改變。

黑白分明的瞳孔中,流露出三分驚訝三分羞愧,和餘下的不敢置信。

誰也沒想到這樣一份反應堆搭建圖紙竟會是一位公司老闆繪製出來的,實在是讓人愕然。

也就是楊溫茂的反應最快,在這種情況下笑著說道:“有牛總這句話我們就放心多了,相信這一次咱們兩家的合作肯定不會讓外界失望,無論如何也要成功研發出可控核聚變能源。”

隨著楊溫茂重新開啟大家的話匣子,調節了下會議室此刻的氛圍,眾人對這個專案也更加有信心。

就連對牛庚的偏見也瞬間煙消雲散。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材料問題,因為目前世界上沒有材料能承受合聚變過程中那強大的能量,如此一來也就談不上可控兩個字。

牛庚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在使用最佳化點最佳化可控核聚變研發技術的時候,首要解決的就是材料問題。

而他口中能夠用於搭建反應堆的新型特殊材料,正是在陪伴機器人使用的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基礎上最佳化而來。

雖然還沒有經過全面詳細的檢測,但牛庚相信肯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畢竟他可是花費了千萬最佳化點。

以至於現在所剩下的個人資金也就只有幾十億。

從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層面來說,加上已經解決了材料問題,相信能夠搭建出正常運轉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積,但要想商業化的話,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以及麻煩。

畢竟想要成功商業化,體型如此龐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肯定不行。

必須要想辦法打造出小型甚至微型反應堆,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功用於新型機器人的能源供應上。

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牛庚預計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最佳化點才行。

所以目前只能先把精力放在眼前這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工作上,等到幾個月後資金進行新一輪結算,屆時便有充足的個人資金來繼續購買最佳化點嘗試最佳化。

相信到那個時候讓可控核聚變能源實現商業化也並非多麼困難的事情。

由於這次會議本來就是大家相互之間磨合認識的一個過程,這樣也是方便於未來一段時間的科研工作能夠更好的進行,所以牛庚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之後,便暫時結束了會議讓大家可以正式投入到工作狀態中。

對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說,那份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圖紙,無疑是存在巨大誘惑力的。

自然想迫不及待的進行研究,推斷它的可行性。

面對這種情況,牛庚自然不會阻止,只是想著把分配工作的事情放到下午再進行。

畢竟總不能打擊大家的積極性吧。

就這樣。

幾天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正如牛庚在會議上所說,星源科技方面果真運來了一部分新型特殊材料。

雖然這些材料的分量還不足以搭建成一座完整的核聚變反應堆,但卻可以對其進行全方面的詳細檢測,判斷出這種材料能否勝任搭建反應堆的要求。

主要特性越是強大的材料,生產起來也就越加麻煩複雜,想短時間內就達到大規模生產顯然是不現實的。

要不是牛庚在這方面親自下達了指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第一批新型特殊材料,並為此暫時停止了陪伴機器人高分子複合材料的供應,恐怕再過上一兩周的時間也很難能夠見到這種材料。

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好的,經過科研人員詳細全面的對材料進行了測試之後,所得出來的各項資料均在核聚變反應堆材料的要求之內。

而成功解決了材料問題,可供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工作也正式開始進行。

過程中雖然人遇到不小的問題以及麻煩,但憑藉牛庚最佳化得來的先進技術知識和星菱的幫助,基本上都能夠成功化解,保證可控核聚變能源的研發工作不受耽擱。

……

……

很快幾個月的時間過去。

一月中旬。

在能源研發基地內,原本那顆巨大的人造太陽裝置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大型反應堆。

就在剛剛人類史上第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成功測試運行,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源源不斷的為人類提供能源。

說句實話,在這個合作項目確定之初,幾乎包括楊溫茂在內都不相信,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在可控核聚變能源技術上取得如此大的進展,但事實卻就這麼發生了。

儘管這座人類歷史上第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是有著人造太陽為基礎才在短時間內順利搭建起來,但其中也離不開牛庚和星菱的指揮幫助。

可以說牛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華科院內的所有科研人才真正明白,星源科技的崛起並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正是因為牛庚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座核聚變反應堆執行成功之後,這場被列為最高機密的合作項目也終於對外界公開。

此訊息一經傳播,可謂是瞬間在全網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誰也沒有想到星源科技平靜的這幾個月內,居然是去做了這麼大的事情。

網友恍然大悟之下情緒更是異常激動。

畢竟這可是困擾人類發展進步的關鍵問題所在,居然被自己關注的科技公司解決了,怎麼也要上網發幾條評論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情。

“怪不得前段時間封騰馬運他們一直在針對星源科技搞小動作的時候,牛總都選擇不聞不問的態度,原來是在和華科院一起研究核聚變能源,是我之前格局小了。”

“星源科技和華科院居然不聲不響攻克了可控核聚變能源,這個訊息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臥槽,我看到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我現在是不是在做夢,人類真的掌握核聚變能源了嗎?”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快咱們的交通工具也會更新換代使用上核能源,估計到那個時候速度應該會非常快吧。”

“我說什麼來著,封騰馬運他們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看他們現在還敢不敢再繼續蹦達。”

“估摸著海外其他勢力也都是懵逼狀態,恐怕接下來世界格局會有一個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