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之熱血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啟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啟動

小長安宮城的設計大部分效仿了長安未央宮的建設,又加入了不少新的元素,肅穆莊.嚴,戒備森嚴,設計團隊邀請了很多國內的國學大師參與設計,但是如今才建了小半就因為財力不足不得不停工了。

現在投入使用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復興黨在南洋的高層行政團隊也都是在這裡辦公,這裡也就成為了如今南洋的行政中心了,可以看到繁忙的工作人員,和未央宮不同的是這裡沒有跪拜禮,議事也是大家都有座位的,但是看到建築的規模就足以看出南洋華人的野心了。

陳煊在月牙村的時候已經看過南洋的資料,知道復興黨和南洋集團的大致情況,所以參與這次會議也沒有感覺到不適,首先匯報工作的是葉仲裕。

“各位,經過三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完全掌控的範圍有五個城市,也就是鳳凰城、藍湖城、學苑城、長安城和新建的重工業城市朝陽城,整個這些城市範圍內有480萬餘人,華人將近400萬,當地土人有80-90萬之間。”

“有各類礦山30餘處,金銀銅鐵以及各種非金屬礦藏,正式開發的主要有16處,大部分處於朝陽城範圍,各類農莊種植園360餘處,不僅僅是在長安地區,而是遍佈爪哇各地,如今都處於正常開發狀態,主體也是華人。”

“五個城市之間以及實現公路互通,至於鐵路也在建設之中,預計朝陽城到鳳凰城的鐵路將會在年底徹底通車,鐵路公司的壓力很大,相信有了湯壽潛公的加入,建設速度會更加迅速。”

“參政方面主要來源於商業稅和金、銀、銅礦的開採和鑄幣,總計每月在2000萬鳳凰幣,但是因為軍隊的投入、正常的行政費用、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援國內、工業生產的大筆投入以及每月會接收3-5萬的國內移民,所以如今長安政權的財政一直處於赤字狀態,已經向南洋的各個銀行貸了大量的款項,所以壓力極大!”

“工業方面,南洋可年出鐵35萬噸生鐵,13萬噸鋼材,目前已足以供我們自己使用,甚至可以增援其他地方,南洋汽車是購買了宏遠汽車的技術,月產能可以以達到300輛,火車頭也是我們鐵路公司參考德國技術自行研發的,造船廠有32個船塢,可生產萬噸級的船塢3個,如今都在進行生產和銷售。”

“以上就是整個長安地區的大致情況,如今長安地區的發展已經極大的引起了荷蘭人的警覺,所以我們現在拿地建廠建種植園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了,藉助涵老(黃仲涵)的關係,我們已經在馬來西亞那邊拿下了大量的土地,所以我們下一步的國內移民將會往那邊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們可以分出一套有經驗的行政班子,由白勳健帶隊過去,但是我們還需要有豐富行政經驗的人過去,這裡我想要推薦程德全公過去,只是那邊一切皆是草創,不知道程公願不願意幫這個忙?”

陳煊這才想起來自己推薦程德全任學苑城城主的時候,葉仲裕極力反對,原來是已經有了其他的安排了,而且馬來那邊和爪哇這邊有極大的不同,英國人可跟荷蘭人不一樣,如今的日不落帝國可不是好惹的,急需要一個官場老手和一個熟悉南洋運轉流程的人過去,而白勳健和程德全就是最佳人選了。

“哈,做了清廷幾十年的官,如今有事可做,自然是求之不得了,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短短幾年就做出如此功績,老朽自然煞是羨慕,也想‘聊發少年狂’一回,這事我就應了,讓世人也看看我程某人不僅能做官,做事也是不差的,實在是求之不得!”

程德全手撫白鬚呵呵大笑著說道。

“程老過去自然是好事,有了程老掌舵,一切自然也就放心了,只是程老年事已高,怕是有些不妥吧!”

陳煊擔憂的說道。

“逸陽且寬心,老夫雖然已是將近60,然也是吃的飽飯案牘不傷,如今有此機會,萬萬不會錯過的!”

“如此就有勞程公了,馬來的事就以程公為主,勳健和涵老為輔吧,還要請涵老妥為照顧程公,陳煊在這裡謝過了!同時我也會派出一個排的親衛負責程公的安全!”

陳煊的後半句是對黃仲涵說的,黃仲涵在這三年中也加入了復興黨。

“逸陽放心,純如兄(程德全字)此去,是為我馬來華人博取生存空間,逸陽不說,老朽也會傾盡全力不使純如兄受到半分傷害!”

黃仲涵拍著胸脯保證道,其他馬來西亞的復興黨黨員也做出承諾。

“勳健,你一直在南洋擔大梁,這次也算是獨當一面了,你都有些什麼打算?”

“如今英帝國如日中天,在亞洲勢力不小,所以我的想法是暫時不要與英國佬有太大的衝突,所以馬來的據點我們以種植園和輕工業為主,大力發展商業貿易,在獅城成立貿易公司,同時大力發展傍邊的蘇門答臘島,我們現在的種植園遍佈南洋,屯墾點到處都有,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開展起來比起我們剛來爪哇的時候已經容易太多了,我有把握在不驚動英國佬敏感神經的情況想慢慢的滲透馬來!”

白勳健在南洋時間已經不短,對南洋也有了大致的瞭解,所以規劃起來頭頭是道,

“我看可行,馬來要發展,其他諸如蘇門答臘、菲律賓、棉蘭等島有機會的話也可以發展,等我們在國內站住腳,就可以反過來照應南洋諸島了,但是目標不要像我們在爪哇這麼大,等這些殖民國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尾大不掉了,那時候我們就有談判的本錢了。”

“對了,說道商業發展商業發展,我這裡有個想法,我準備建立幾個大型貨物集散中心,經過去年的南洋勸業會,我才發現小看咱們國家的工藝了,所以我準備在九江、揚州、廈門、廣州、上海、鳳凰城、東北丹東各建一個大型的中心,籌集各種商品進行分類,衣食住行都廊括在內,集零售與批發一體,這樣下來對我們的商業會有極大的補充,我們生產的貨物也不愁銷售了。。。。。。”

“等等,等等,我們沒錢,建這麼大的綜合購物廣場得花多少錢啊,光是購買其他商家的貨物,就算把我們南洋的基業整個賣了也不夠,而且賣不出去怎麼辦,全部砸在我們手裡?我堅決反對!”

葉仲裕不等陳煊說完,就趕緊打斷陳煊的話,他可是太清楚了,如今長安政權連生存都困難,還要做出如此大的投資——這日子不過了嗎?

“師兄,你且聽我說,我說的這個集散中心除開買地建房的成本以外,不需要採購貨物,貨物都是由各個商家提供,甚至售貨的人也是他們自己的人,我們做統一管理,以收取租金和抽成的方式掙錢!”

陳煊耐心的解釋道,他可是知道後世的那些大型賣場的操作模式的,自己就提供一個攤位,其他的都是各個廠家自己想辦法,連裝修都是自己提供方案,廠方自己掏錢請人來做。

“給租金給抽頭,難道那些商家都傻了,他們很多這這些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商鋪,自己談買賣就可以了,還用得著我們?”

葉仲裕嗤之以鼻,這畢竟不是他的專業範疇。

“我明白了,”白勳健不愧是做過振華的高層,很快就反應過來:“其他商家雖然有自己的店鋪,但是產品太單一,而大的交易特別是遠洋貿易,採購的產品都不會是一種兩種,甚至幾十上百種,有了這樣一個平臺,購買貨物的人為了節省時間,就不用到處跑了,國內就有很多這樣的掮客做這樣的買賣,我們有了實力背景為依託,人員又是專業的,這些採購商沒理由不選擇我們的中心,甚至如果有合適的房子,我們連買地建樓的錢都省了,可操作性極高,天才!這是天才的構想!”

經過白勳健的解釋,眾人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聽得群情振奮。

“即便這樣,我們也沒錢投資,就算租房經營,前期沒有200萬以上投資是根本出不來效果的!”

“我們可以另建一家公司,以入股的方式合作,我們就以260萬為基準,這兩年汽車行業也掙了不少錢,可以提供80萬左右,其他的以1000大洋為一股進行招募,這樣就有操作性了,而且只要操作得法,這個行業肯定掙錢!”

有陳煊出了大頭,甚至不需要出去招商了,長安政權相反設法擠出了20萬,黃仲涵以及南洋復興黨的富商黨員籌集了130萬,程德全很不好意思的也弄了30萬,陳煊個人出了90萬,這樣下來,資金瞬間就到位了。

合辦的貨物集散中心起名為太平洋百貨,陳煊控股,黃仲涵負責經營。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貨物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大半,光是振華可以提供的產品就部下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