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人在監獄:為了出獄研發機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章 問就是沒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章 問就是沒有

王昊寧激動的往會議室外跑。

等跑出門了,王昊寧才想起這邊還有客人呢,又連忙跑回來,一臉歉意的道:“周先生,李主任,不好意思啊,我來了一位貴客,馬上就到,所以我這要去迎接一下,您二位稍坐,等我一下,我一會兒再過來,武琛,幫我招待好兩位貴客,知道了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武琛忙點頭。

王昊寧歉意一笑,急吼吼的跑出去了。

周揚表情不變,臉上沒有任何被怠慢的不滿表情。

而李天舒則是微微一奇,低聲道:“是陳天凱院士,您的碳納米管電池,就是陳院士幫著做的驗證。”

“哦?”

周揚一愣,那可以的話,一會兒倒是可以交流一下。

對面武琛忙起身給周揚繼續倒茶,道:“不好意思了,這個客人王總請了很長時間,終於同意過來,所以王總有些激動,若是有怠慢之處,還請兩位見諒。”

周揚淡淡的擺擺手,道:“有黑板嗎?”

“黑板?”

武琛一愣,連忙點頭道:“有的有的。”

說著,忙讓人跑出去推了一塊白板過來。

周揚起身,拿起一支馬克筆,道:“你是做CTO是吧,我給你寫一些東西,你來看看。”

說著,周揚在白板上寫寫畫畫起來。

“這是工藝流程圖?”武琛看了一眼,立刻醒悟。

周揚微微點頭,繼續。

而李天舒則是臉色劇變,首個反應是把現場人都趕出去,不能讓他們接觸到這種碳納米管電池的生產工藝。

但周揚還在這裡,又是周揚自己決定寫的,所以李天舒考慮一下還是沒有這麼做,而是上前,自己檢視起來,雖然他看不懂。

“咦,周先生,這是生產什麼的工藝流程?”武琛看了一會兒,疑惑問道。

周揚道:“電池啊。”

“電池?”

武琛一愣,忙搖頭道:“不對吧,鋰電池的生產工藝,大致可以分為電極漿料製備,塗布,極片衝切,疊片,組裝,注漿這六個步驟,而您這個,完全不一樣。”

對於鋰電池的生產工藝,武琛可謂是再瞭解不過。

“當然不一樣,因為這是一種顛覆你想法的電池生產工藝。”

周揚放下馬克筆,道:“你估算一下,以你們公司現在的生產技術,能夠完成這裡多少步的工藝要求。”

周揚寫的生產流程圖,不僅寫明了生產過程,還詳細的標準了每一步生產過程的工藝標準,生產要求等等資訊。

武琛託著下巴認真的看了半天,皺眉道:“周先生,我不知道您說的這種全新電池是什麼樣的,但就您現在寫的工藝流程圖來看,我們比亞迪大概能符合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工藝要求。”

百分之四十?

這個數字,說實話還超出周揚的預料呢,他之前看了,覺得百分之三十就頂天了。

畢竟雖然都是生產電池,但碳納米管電池,卻是完全不同的電池。

“如果進行工藝升級呢?”周揚問道。

武琛搖頭,道:“那要很多錢的,不過有些地方,的確可以透過工藝升級達到工藝要求,如果不計算投入的話,大概能達到七成吧。”

說完,武琛又連忙道:“我說的是不計投入成本的理想狀況。”

簡單來說,就是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了。

“和我想的差不多。”

周揚笑笑,又坐了回去。

比亞迪的技術實力,生產工藝,在國內絕對是頂尖,選擇他們,周揚沒選擇錯。

當然,有人要說了,軍企呢,不應該比民企更厲害才對嗎。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實際上軍企和民企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就拿晶片來說,軍企研究的方向是讓晶片更耐操,穩定性更好,簡單一句話,能用且好用就行,至於大小,幾奈米什麼的,軍企完全不在乎,他們放晶片的地方又不像手機那樣,就鴿子籠那般大小。

而民企就不行了,研究的肯定是效能,集成化,小巧化,具體到生產工藝,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什麼軍企的技術,隨便就比民企領先二十年,拿來就可以給民企用,完全不現實。

國內做電池,比亞迪就是第一,這是不爭的事實。

武琛狐疑的看著周揚,此時此刻,對於周揚所說的全新電池,他還真來了興趣。

因為周揚連生產工藝流程圖都搞出來了,而且似模似樣的,不像是胡亂寫的。

“難道市面上真出了什麼新的技術?”

武琛忍不住拿出手機,開始搜尋這方面的新聞。

但什麼都沒有。

問了一些朋友,倒是讓武琛探聽到了一些資訊。

一個在中科院工作的同學,給武琛回了這麼一條資訊。

“別問,問就是沒有。”

武琛心頭狂跳,還真有了。

再抬頭望向周揚,武琛表情已經是一變再變。

直覺告訴武琛,周揚知道什麼。

周揚沒再理會武琛,和李天舒低聲交流著。

“剩下的百分之十三十工藝,我可以組織人進行突破,投入應該不會小,但長久來看,這是必須的。”周揚道。

攻克一項技術,最大的收穫並不一定是技術成果,而是在攻克這項技術的過程之中,培養的研究人才。

人才是無價之寶。

李天舒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道:“那周先生,您初步估計,這一塊需要多少投資?”

周揚認真的想了想,豎起一根手指。

“一千億?”

李天舒微微點頭,還不多。

如果投入一千億,解決了碳納米管電池的生產工藝,國家恐怕會樂瘋了。

對於這種戰略級投資,一千億真是毛毛雨啦,為了推動電池能源發展,國家光新能源汽車都補貼了幾千億了。

周揚無語的看了一眼李天舒,道:“您大主任還真是把錢不當錢,我說的一百億,不是一千億,就這,我覺得也綽綽有餘了。”

“多少?”

李天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急忙道:“周先生,一百億,會不會太少了。”

按照李天舒的想法,解決這種有劃時代意義的生產工藝,投個上千億都是少了。

這就像解決晶片的生產工藝一樣,只要能解決,投入個上千億,還不跟玩兒一樣。

“不少了。”

周揚笑笑,因為他已經從系統這裡拿到了詳細的生產工藝,如今就是要把這些東西落到現實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