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神級遊戲製作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正是被打通海外渠道,直播測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2章 正是被打通海外渠道,直播測評…

因為有身份中購買以防止未成年人買遊戲機這種情況出現,外國玩家是沒法直接購買S1掌機的。

想要買遊戲機只能透過別人身份證在轉手的方式購買。

購買了一堆遊戲機的二道販子們準備帶著正準備裝著自己買來的遊戲機過海關的時候被人扣了下來。

海關的執法人員早就盯著這幫二道販子,以前都是零散收貨賣貨,中間的量並不好把我,找不到把柄。

現在都是新機器,有的甚至連包裝都沒拆,一下就是二三十臺,不抓你抓誰。

二道販子們努力了半天貨全被扣了,坐在海關大廳哭的像個娃,但周圍人沒有人同情他。

為了遊戲機本體,這些二道販都已經付出了海量的現金,現在即便是虧本也要把關稅補上,趕緊讓自己的資金回籠。

“二三十臺遊戲機,要不是這些二道販子搶,沒準我都玩上遊戲了。”

“就是說啊,這幫二道販子搶遊戲機那叫一個快。我尾款就猶豫了幾秒,現在排隊都沒排到,肯定是因為這些二道販子用軟體付款的。”

“SSS大神,咱們要不弄個海外平臺得了,一個星期弄個一百臺讓他們外國人去槍好了,剩下的咱們自己買多好。”

國外的玩家們彷彿也才明白過來,二道販子不靠譜,還是找大神本人比較好。

於是那些會中文老外就跑到沈書盛的微博下面留言,紛紛要求開闢一個海外通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沈書盛倒是想想把自己的都系買的到處都是,但實體畢竟不是網際網路,是需要自己線下渠道了。

聯絡了一下亞馬遜後,沈書盛稍作瞭解就放棄了,抽成高到離譜速度還慢。

一股子非我同族其心必異的氣息讓沈書盛退避三舍。

想了一下,沈書盛還是決定找國內的渠道商,電商巨頭阿里系正好在搗鼓他的全球戰略。看到沈書盛找上門後就差摟著沈書盛的肩膀好好合上幾杯了。

阿里想做國際品牌,但手裡沒有通硬貨,沈書盛的遊戲機來了,一下就有了支柱。

阿里系不僅抽成約等於沒有,還和沈書盛籤了份合同要在未來五年內掌機海外版只能從自己的渠道販賣。

沈書盛想了想那邊的世界好像也就阿里燒錢把全球快遞幹起來了,自己籤這份合同就是白撿錢,於是爽快的就答應了。

不過在籤合同的時候沈書盛也在合同中說明,自己只管從自己廠家賣出去的貨不會送到別人家,但要是別人買了遊戲機在聯絡別人,自己就管不了了。

至於這第三方到底是收上來再賣出去,還是左手倒右手,那沈書盛就不知道了。

阿里的人很顯眼也知道這種情況,但自己也沒什麼好辦法,最後只能抿了抿嘴在合同上簽字。

籤訂合同的當晚,阿里就緊急趕工廣告推銷自己的APP,在宣傳自己的優勢的同時,沈書盛的S1遊戲機自然是C位中的C位。

國外玩家猛然發現,有一個APP可以從官方渠道買到S1主機,而且保證正版未拆封。

雖然價格比較高,但對他們來說能穩定買到而且還保修保證完好勝過了其他任何花裡胡哨的優惠。

阿里的APP一下就在海外開啟了市場。

揮舞著S1遊戲機的阿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原本就忙的團團轉的代工廠現在更是腳不沾地。

所有人都沒有這麼開心過。

不用頻繁更換成產線,就可這一種機器組裝,任憑誰一個月後都能變成熟練工,在高昂的加班費面前,所有人都拼命加班滿足市場需求。

阿里的海外APP統計,在上線的一個月內,S1遊戲機佔據百分之八十五的份額,在除去原本就在使用的份額外,剩下只有百分之七其他商品的增量。

也就是說,外國人把自己的APP當成了S1主機的專用購買APP了。

不過這樣,阿里的人也很高興,因為光是S1遊戲機這根蘿蔔帶出來的泥、也就是這新增量的百分之七,也為阿里帶來了S1遊戲機上架前百分之百的銷售量。

光喝湯就讓阿里的營業額翻一番,這也只有S1主機能做到了。

大量的遊戲機發往海外,更多的刺激到更多的遊戲製作人們利用遊戲引擎製作自己的遊戲。

經過稽核後,大量的外國遊戲出現在有網路商店中,不僅是國外的國外的玩家,九年國內的玩家也能體驗到在地球另一邊製作人帶來的遊戲作品。

雖然有的時候看不懂字幕,但著不妨礙玩家們無限嘗試,自己記憶某些詞語是用來做什麼——在試遊戲按鍵上,玩家們都有用不完的記憶力。

很快國外的製作者也收到了來自SSS公司打來的收益賬單,看著餘額上漲,遊戲製作人的熱情也水漲船高。

遊戲有歡迎的,也有不受歡迎的。

能抄起武器就突突突的自然得到了國內玩家的喜愛,而一些RPG元素的遊戲就不是那麼怎麼討人喜歡了。

畢竟RPG遊戲的特色就是用大量的文字撐起劇情,豐富遊戲內容,玩家要是看不懂那就等於被砍了七成。

國外的RPG遊戲雖然在國內比較迪米,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總會有人去發現那些埋沒在山石瓦礫中的神作。

某一天,一名主播在播完S1掌機小遊戲後就開始掃貨。

他是一名職業遊戲試玩,他直播的內容就是玩一些別人沒玩過的遊戲,幫他們踩雷,看看會不會翻車。

“這款遊戲我覺得一般啊,十分滿分給個6分把,有想玩可以搜尋遊戲名字下載,我會貼到個人空間中。”

“這次咱麼的遊戲試玩已經都玩完了,我看看時間還省點,要不咱們就去再跳幾款遊戲看看會不翻車。有免費禮物的兄弟們送一下,給大家測遊戲也不容易,打賞量力而行,不論多少都是對我的支援,未成年人不要打賞。”

打完一圈廣告,這名主播就開啟了歐美區開始掃貨。

外國遊戲大多是在9.99美元一個遊戲,看起來不多,但換成國內就已經是七十塊的遊戲了。

在加入了幾款射擊遊戲後,一款售價4.99美元的遊戲進入了主播的視野中。

“最後一款就這個吧,溜個牙縫。”

在點選購買後,一大筆錢就被支付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