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我再創造系統過程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7章故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7章故人

清和聽了蕭希盼這般解釋,心裡多少有了安慰。只是,界河一劃分,溝壑已深。

“主人,離開之後,不可與他人談論遠古時期的事情。”清和提醒道。

蕭希盼點點頭,淡淡的說道:“知道了。”

……

“前輩,希盼真回來?”池龑看著眼前和小孩般模樣的命,問道。

“回來了,比預期要快。”命應道。

無念沉思:“不知道,希盼會不會受什麼刺激。”

“無念前輩,他會受什麼刺激?”

“自然是不和他意的刺激。”無念回答道。

無念並未發現蕭希盼已經站在他身邊。

池龑和命也沒有出聲提示無念。

“無念前輩,倒是挺瞭解他。”蕭希盼嘻笑道。

“?”

這聲音聽著耳熟…池龑絕對不會叫他前輩!是誰呢?無念抬頭看了看,這一看,吃了一驚。

“希,希盼!”

“哎,無念前輩。”蕭希盼應道。

“回來了啊。”無念乾巴巴的說。

“嗯,回來了。”蕭希盼笑道。

“回來就好。”

“嗯。”

“我和你講講,我在另一個空間看的電影。”無念興趣起來,滔滔不絕。

“一邊去!”池龑將無念擠開,對蕭希盼問,“小子,說說你在遠古看沒看到龍族?”

蕭希盼還以為池龑要問,他在遠古時期做了什麼,沒想到就問這個。

“見到了,那龍特別傲嬌。”蕭希盼想起了敖荼。

“龍族是高貴的種族。”池龑無厘頭的說道。

“是是。”

蕭希盼的嘴角微揚,可見他現在心情不錯。

命在一旁看著,也是笑了。好久沒有見過蕭希盼這麼開心的,在遠古時期,蕭希盼一直壓抑著自己,就沒有真正開心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希盼,你可得聽著我這個電影,那小姑娘可有意思了。”無念插話道。

蕭希盼聽無念這麼一說,也有了一絲好奇:“無念前輩,講吧。”

“咱得先普及一些知識啊。”無念說道。

“好。”蕭希盼點點頭。

無念開講:“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

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維繫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習俗,很繁瑣,在這正月了,每一天都有事,什麼也要講究到了才可以。

辦年貨,祭灶,掃塵,貼年紅(揮春),年夜飯,守歲,壓歲錢,遊神,拜歲,廟會,拜年,派利是,燒炮竹。

這些都是過年要經歷的。

在除夕的晚上,睡覺是非常難的,每家每戶燈火通明,要守歲,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但有些家起的更早,煮餃子,放鞭炮,會很吵。

雖說過年閤家歡慶,但,小姑娘他們一家並沒有和爺爺奶奶他們住。

不過小姑娘們他們也不是冷清的人,即便是不過年過節的,也很熱鬧。

今天小姑娘他們六點多才起來,小姑娘的父親煮的餃子,熟了就放鞭。

這餃子也是有說道的,餃子不是全撈出來,要放兩個餃子在鍋裡泡著,泡到中午再撈出來,看看泡的大不大,大就寓意著今年要發。

吃餃子時,不能說話,裡面有一個餃子,非常重要,誰吃到誰有福,但說出來了就不管用了。

今年小姑娘就沒有吃到那個餃子,有些不甘心呢。

……

那個餃子是小姑娘的父親吃到了,這也是幾天後才知道的。

……

這春節的餃子,多要吃,還要多吃,老人們說,有福氣。

可這餃子是要蘸醋吃才好吃啊,這早上蘸醋,根本沒有胃口。

這些餃子只能剩到中午吃了。

吃完了餃子,小姑娘的父親就開車帶著穿著新衣服的小姑娘們回了爺爺奶奶家。

再回爺爺奶奶的道上,路邊的樹上掛了小彩燈,很漂亮,有些夢幻,還有十二生肖的彩燈牌,小姑娘比較喜歡裡面的豬,因為是裡面最像的,那是白色的彩燈牌,現的有些普通。

這寒假過得好快,還有兩天就過年了。

小姑娘的父親除夕才放假,不過收拾屋子,他肯定是不會讓小姑娘的母親收拾的。

這不,今天小姑娘的父親回來的早,就將窗戶都拆下來了,又刷又擦的,而小姑娘呢,就是負責廚房的。

小姑娘的母親掃地拖地,小姑娘的弟弟屬於添亂的。

今天,這屋子就算是都收拾完了。

明天就是出去買點菜,買點肉什麼的。

年貨在幾天前就已經買完了,菜和肉就是新鮮的才好。

就這樣,在除夕那天,買菜買肉就是小姑娘的父親和小姑娘的弟弟的事了。

而小姑娘閒著也是閒著,就開始隨便的玩。

小姑娘的母親也休息一天,為除夕做準備,畢竟除夕有的忙了。

不過小姑娘的母親和小姑娘的父親已經商量好了,年夜飯就吃火鍋了。

可小姑娘不想吃火鍋,結果遭來了小姑娘的母親的白眼:“難道你要炒菜?”

炒菜?算了吧,小姑娘怕把廚房給炸了。

小姑娘搖搖頭:“我不行,我怕把廚房給炸了。”

“還有自知之明啊?”小姑娘的母親說道。

小姑娘笑嘻嘻地點點頭。

“那現在吃火鍋沒意見吧?”小姑娘的母親說道。

“沒了,完全沒有了。”小姑娘強烈地表明道。

小姑娘的母親滿意地點點頭。

小姑娘笑了笑,就回了自己屋,還是不要與小姑娘的母親繼續待下去了,否則小姑娘的耳朵就不用要了。

小姑娘還是和往常一樣,習慣性的開了電腦,看動漫。

現在這麼好的時光就是用來追番的。

小姑娘的母親常說小姑娘,遺傳小姑娘的父親的基因,就愛看電視,就連小姑娘的弟弟也遺傳了小姑娘的父親。

說到這裡,就要說說小姑娘的父親了,愛看電視,喜歡古董,看書,比較喜歡高科技,科幻類的電影就沒有沒看過的。

小姑娘家在老家算是前幾家有電腦的,在小姑娘的印象裡,小姑娘的父親用過很多型號的手機。

這被小姑娘的母親說是敗家,小姑娘的父親也不敢反駁,但還是會偷著買。

這氣得小姑娘的母親沒法沒法的,乾脆讓小姑娘的父親多辦了一張卡,每個月的錢留下夠花的就存在那張卡里,訊息連著小姑娘的母親的手機號,這才讓小姑娘的父親不怎麼買電子產品了。

不過,也沒少買。

小姑娘算是挺佩服小姑娘的父親的。

這個念頭如果讓小姑娘的母親知道了,她可能會吃醋的,這倆人算是走對了,都挺愛吃醋的。

小姑娘的父親和小姑娘的母親都是標準的處女座,追求完美主義的強人。

說起星座來,其實還挺準的。

小姑娘的母親曾經說過,中國是講究風水的,外國是講究磁場的,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好處。

對於這些,信則有不信則無。

而小姑娘就是半信半疑的狀態,有時候呢,特別特別相信這些,但那也是在特別準的情況下,在不準的情況下呢,小姑娘就特別特別的質疑這些。

對了,今天小姑娘的母親還沒有說過做什麼吃的。

小姑娘吧,算是一個吃貨,但也是有理性的吃貨,畢竟小姑娘也有不愛吃的東西。

就比方說是炒黃瓜,小姑娘從來沒有嘗試過吃,不管什麼菜裡面的炒黃瓜,小姑娘都不會吃的。

但,涼拌黃瓜小姑娘確實挺愛吃的,而小姑娘的弟弟卻很愛吃黃瓜炒雞蛋。

小姑娘真是有些不理解呢。

小姑娘的弟弟他不愛吃菜,特別愛吃肉,從小到大也就是吃幾樣菜,黃瓜,土豆,豆角,豆芽,韭菜,好像就這些了。

哦,還有,小姑娘的弟弟還愛吃金針菇,算是遺傳了小姑娘的母親的一部分吧。

小姑娘的母親對他也沒有什麼辦法,所以呀那一天的菜裡,必有肉。

就這樣一家子都吃習慣了,每天都要吃肉,無肉不歡啊。

小姑娘的母親說,這就是慣的!

但這個無肉不歡,其中可不包括小姑娘和小姑娘的母親,小姑娘們兩個都不愛吃肉。

也就小姑娘的父親和小姑娘的弟弟愛吃。

所謂的涮羊肉,也就小姑娘的父親和小姑娘的弟弟吃肉吃的多,而小姑娘和小姑娘的母親呢,就是涮菜吃。

油麥菜,小白菜,蒿,金針菇,這些涮著都挺好吃的。

小姑娘的弟弟還喜歡吃蝦丸魚丸的,也不知道那個有什麼好吃的。

其實小姑娘吃什麼都行,除了那個炒黃瓜。

小姑娘的母親特別愛搗鼓一些亂七八糟的吃法,算是對吃的特別有研究吧。

所以,小姑娘這一吃貨的特性,也算是受小姑娘的母親的影響吧。

小姑娘的母親常常說小姑娘和小姑娘的弟弟,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優良的基因遺傳,怎麼到了小姑娘和小姑娘的弟弟這裡就不是了呢。

可是小姑娘並沒有這麼覺得,還是有一部分優良的基因遺傳的。

等等,小姑娘疑惑,她不是要看動漫嗎?

怎麼想到這些了呢?

完全跟小姑娘她現在所做的事情,沒關係呀。

都怪小姑娘的母親,誰讓她也這麼愛想一出是一出呢。

遺傳基因可真是強大。

不行,不行,這又跑題了。

不能再這樣想下去了,再這樣想下去,就沒完沒了了。

小姑娘想,該看哪個動漫來著?

想起來了,應該是《境界的彼方》。

小姑娘現在是超喜歡這部動漫的,又不是因為寫作業,小姑娘估計早就看完了。

高中的作業,可真是多啊!

這寒假才有多少天啊?滿打滿算,也就20多天,他還留了這麼多作業,真是不給小姑娘們學生留時間玩。

如果不是可以用電腦搜答案,小姑娘早就掀桌子不寫了。

呃…

怎麼又跑題了呢?

看動漫,看動漫。

……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

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

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小姑娘家鄉這裡呢,早上是蒸包子,蒸熟包子後放鞭炮,貼福字春聯,中午就吃包子,下午就包餃子,餃子是要放到春節早上吃的。

下午,小姑娘的父親是要回老家上墳的,所以,餃子是小姑娘和小姑娘的母親包,晚上的火鍋食材,也是要提前就弄好的。

小姑娘的母親有個習慣,那就是在除夕晚上掃地拖地。

小時候是特別喜歡過年的,什麼活兒也不用幹,去拜年的時候,還有壓歲錢,雖然現在也有,但也只是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給,嗯,還有小姑娘的母親,也會給。

這一點上,跟小姑娘的父親要壓歲錢是最難的了,每年他都會說:“你媽已經給了,就不用我再給了。”

他總是會找藉口,不給壓歲錢,小姑娘也是無語極了。

今天算是除夕,但,小姑娘的弟弟早就和小姑娘商量著明天跟小姑娘的母親要壓歲錢,這也算小孩子的一點樂趣吧。

現在過年對於小姑娘來說,已經很平淡了,就像是一個平淡的節日,而且還要幹活。

可是對於小姑娘的弟弟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歡樂的好日子,有好吃的好玩的先不說,光是衝著這個壓歲錢,就已經開心的不得了了。

小姑娘記得去年小姑娘對小姑娘的母親說,過年沒勁兒,小姑娘的母親給了小姑娘一個白眼:“你要是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習以為常了,過一個年,就老一歲,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愛過年,只是你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年紀。”

現在,小姑娘雖然不怎麼明白小姑娘的母親當時說的話,但是小姑娘已經可以理解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考慮的事情就會越多,煩惱就會越多,哪裡還有什麼心思過年過節的?

“大姐,你說這回給爸拜年,他會給壓歲錢嗎?”小姑娘的弟弟看著看著電視,突然問道。

“我怎麼知道啊,要不,明天你看看?”小姑娘搖了搖頭,心想,這次小姑娘的父親就更有理由不給壓歲錢了,天真的弟弟啊。

“嗯,我得跟爸要要。”小姑娘的弟弟點點頭。

“**,把這菜洗了,等你爸回來就吃。”小姑娘的母親在廚房說道。

“噢,知道了。”小姑娘去了廚房,準備洗菜。

這下午小姑娘的父親回老家,得快七點了才回來呢,這才剛剛五點,就開始收拾晚上飯了。

真不想過這樣的年啊!”

蕭希盼聽著無念講,他這心裡已經長毛了。這小姑娘,可不就是蕭希盼練心時的那小姑娘。

這件事,絕對不能讓無念前輩知道,嗯,也不能讓其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