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神級漁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6章 仇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86章 仇人

聽了蕭鵬的話,楊猛和潘佩宇都愣了一下。蕭鵬能說這麼狠的話可不容易。

楊猛坐在後排:“哥們,你的定位一直都是‘人狠話不多’,怎麼現在也開始放狠話了?”

蕭鵬聳肩:“除了放狠話我也沒辦法啊,這倆人早就死了。”

潘佩宇駕駛直升機說道:“老闆,給我們講講唄?反正回去路上也沒事幹。”

反正也閒著沒事幹,蕭鵬說道:“這倆名字只要是炎黃子孫就不能忘記,兩個都是喝人血的傢伙,咱們國家流傳到外面的大部分國寶都是出自這兩人之手。”

這山中定次郎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倭國人,一輩子就在做一件事情:倒賣華夏古董。

特別是當年清朝被推翻後,親王府溥偉和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了‘宗社黨’,企圖復辟清朝主張徵兵一戰,為了籌集復辟所需要的軍餉錢財,所以親王府溥偉把家裡除了字畫以外的東西都賣給了山中定次郎。

那時候恭王府的財富是多少呢?當時山中定次郎去了恭王府,看到了一排排的倉庫,其中又分為‘如意庫’、‘書畫庫’、‘青銅器庫’等一共幾十間,每間屋子裡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寶貝,每一件都價格連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說這一次只是一次商業行為,是恭親王溥偉自己敗家賣了老祖宗的財寶。但是這事情給山中定次郎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讓他堅定了在華夏盜寶的決心,從此後大量的華夏寶貝透過他的手流失海外。

而為了獲得這些寶貝,山中定次郎無所不用其極,做了無數喪盡天良的事情。

比如說曾經的山西天龍山石窟,當時東西兩峰共有石窟25座,分別開鑿於東魏、北齊、隋、唐各朝代,當時在這石窟有佛像五百餘尊,浮雕壁畫等1144處,造型嫻熟,比例適當,雕刻精美,數千年來一直是當地最大的佛門景觀。

結果山中定次郎知道這個事情後,透過賄賂等手法買通了天龍山腳下的寺廟主持淨亮和尚和一眾僧人,將大批佛首偷運出山送回倭國,然後開始公開拍賣賺錢。現在天龍山石窟再也找不到一尊完整造像!包括開封少林寺、相國寺、洛陽龍門龍門潛溪寺、香山寺、白馬寺以及龍門石窟各洞,都有他竊取文物的身影。

潘佩宇聽到這裡憤憤罵道:“那什麼淨亮和尚也忒不是玩意了吧?人家恭親王頂多算是敗家,他這算是賣國!明明是寺廟主持,怎麼幹這樣的事?”

楊猛聽後不屑道:“盛世和尚亂世道人,這又有什麼奇怪的?”

這所謂‘盛世和尚亂世道人’是因為道教奉行的是盛世修行亂世救人,而和尚正好相反,碰到亂世的時候很多寺廟就會關門避禍,盛世的時候才開門。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蕭鵬聽後笑道:“這話有點以偏概全了,其實亂世時候直接離開山門加入軍隊的人也比比皆是,像明朝時期倭寇騷擾沿海地區,少林寺的武僧們就自願抗擊倭寇。抗倭戰爭裡也有不少例子,像五臺山一千多人的和尚武裝,白天當和尚傳遞情報,晚上跟著游擊隊打游擊。不過現在人卻更相信這話,大概是因為寺廟的商業化氣息太嚴重導致的吧!”

潘佩宇聽到這裡說道:“我知道我知道,開國大將許大將就是和尚!”

蕭鵬搖頭道:“許大將儘管綽號叫做‘許和尚’,但是他還真的沒當過和尚,小的時候他家貧窮,就送許大將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後來到了少林寺學習武術,但是學過少林武功和少林和尚是兩回事。許大將這個‘和尚’的說法最早是因為別人罵他才這麼說的,你如果當許大將面叫他和尚他能直接揍你信不?都是以訛傳訛。不過另外一位開國上將賀炳炎那倒不折不扣是個道士,你查一下那段歷史,會發現有不少人都是道士出身投身革命的。”

楊猛好奇問道:“這是為什麼?”

蕭鵬樂了:“《封神演義》看過吧?戰爭一打起來,一大群修道之人出山,這就是道教。它們自從創立以來就有四大基礎:愛國、護民、敬祖、禮神。是世界上所有宗教裡為數不多的把‘愛國’放在首位的宗教。而佛教講究的是‘不爭’,平時與世無爭潛心修佛,講究各種戒律,你讓他們像五臺山那些和尚那樣站出來反抗?那畢竟還是少數。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做,你都不能說他們是錯,遵守戒律的是堅守本心,一心向佛,而那些破戒保衛家園的也是為了拯救更多的勞苦大眾。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關鍵看人自己的選擇。這個問題就不能深究了。”

(老楊在此鄭重聲明,這段內容沒有任何挑起宗教爭端的意思,老楊自己就是佛教徒,有皈依證的那種,進寺廟不花錢的那種。這只是就事論事。。。。)

楊猛繼續問道:“那另外那個什麼c-t-loo是幹什麼的?”

蕭鵬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賣國賊!”

“啥?”楊猛和潘佩宇聽後都愣了。

蕭鵬給出了一個數字:“五十萬件!”說完後自己解釋道:“從他手裡倒騰出去的華夏國寶,超過五十萬件!流失海外的古董有一半都是出自他手。”

這下楊猛和潘佩宇一起吸了口涼氣。五十萬件?那是什麼概念?

蕭鵬看著兩人表情,就給他們講述了一下關於盧芹齋的故事。

盧芹齋並不是本名,他原來叫做盧煥文,後來改名‘芹齋’,這個名字來自於宋代詩人林光朝的《芹齋詩》。

這盧芹齋的故事充分的說明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什麼意思。

他小時候父母雙亡,被送到一個大戶人家張家當僕人,他的工作就是照顧張家二少爺,而這個張家二少爺不是別人,正是日後國民政府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

當時張靜江法國擔任商務參贊的時候,帶著盧煥文去了法國,在那邊成立了‘通運’公司,專門出售華夏特產,什麼絲綢、茶葉、地毯、瓷器、漆器等,然後為孫國父提供資金支援。革命成功之後,張靜江回國。而盧煥文也跟張靜江分道揚鑣-----他改名盧芹齋,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然後開始自己的文物販子生活。

儘管那個年代民國政府已經頒佈了《文物保護法》,但是盧煥文畢竟原來是張靜江的家僕,那手眼通天,直接壟斷了這個行業,大量的古董文物都經他之手流入了外國------絕大多數都是國寶級!

比如大名鼎鼎‘昭陵六駿’。

那是唐太宗昭陵的石刻浮雕,雕刻了六匹唐太宗生前騎的六匹駿馬。那可是大浮雕,一匹就重達幾十噸的那種,盧芹齋為了把這六匹馬偷運出去,竟然把所有的石雕全部敲碎!當做碎石準備偷運出國!

結果這事情遭到當地居民的堵截,盜墓者為了逃命把碎掉的昭陵六駿扔到了山坡下,落回到國人之手。

結果沒過多久,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兩駿石雕,就讓盧芹齋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星條國賓尼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經過這盧芹齋的手賣掉的東西包括什麼漢武帝時期的畫像磚、隋煬帝時期的銅佛銅像、唐高宗時期的石獅子、唐玄宗時期的侍女石刻等一系列罕見精品。用他自己的話說,‘足以完整見證華夏五千年歷史的全過程。’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全國博物館裡的文物加起來,趕不上這盧芹齋倒賣的文物價值的一半的一半!他當年隨手贈給詩人陳夢家的青銅器,就給定位國家一級文物,也就是‘嗣子壺’。由此可想而知這盧芹齋當年到底折騰走了多少東西!

而這山中定次郎和盧芹齋兩人加起來偷走的華夏文物,佔據了畫下所有流失文物的八成之多!最可笑的是,到了今天,還有很多人給這盧芹齋‘洗白’,說他這麼做是為了讓華夏文物不被戰爭摧毀、是讓西方世界瞭解華夏古董做出了巨大貢獻,是讓華夏古董在國際市場上有了拍賣競標的合法性,還在抗倭戰爭時期捐給國內兩千法郎(光昭陵兩駿他就賣了二十萬美金,還是超低價),在一段時間內免費資助去法國的留學生一頓午餐,便說他是‘愛國僑胞’。。。。。。

這就跟插刀教教主一樣,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再怎麼洗也沒用。

這個娶了個巴黎太太還把自己丈母孃做情人的男人,一輩子都會給釘在華夏歷史的恥辱柱上!

“擦,聽了你的話我怎麼也想把他拖出來挫骨揚灰了?”楊猛聽了蕭鵬的介紹憤憤說道。

蕭鵬聳肩:“不好辦啊,這倆人都知道自己作孽太多了,他們的後代大多都藏起來了,平時露出來的那幾個也都是窮的不行,所以我聽到那個秋山利輝說的話才好奇,如果他知道哪裡有這兩人的東西,恐怕咱們能搞到不少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