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神級漁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50章 是來幫忙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50章 是來幫忙的?

威廉-漢考克聽著蕭鵬他們的嘲笑氣的發抖,轉頭問一邊的翻譯:“陳,你們華夏人都不知道好歹麼?我跨越半個地球來幫你們,結果你們竟然這樣的態度!”

“威廉,我可是鷹國人,而且你也是知道的,這也是我第一次回華夏。”姓陳的翻譯回答道。

這個陳真是正經八經的‘香蕉人’:外面是黃的,裡面是白的。

其實別說他了,就連他爺爺都是在鷹國出生的,根本就不瞭解華夏。也就是他太爺爺是個‘老古董’,天天說什麼‘不忘鄉土’,讓他們必須學漢語,要不然他連漢語也懶得學。為了這個事情還一直埋怨自己的爺爺。

結果沒想到現在華夏突然國際地位突然提高,連鷹國小王子都要開始學習漢語了。鷹國那邊掀起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這陳真看不上的漢語竟然成了他的謀生手段,現在在鷹國一家漢語學校裡做老師。

這次威廉跑到華夏來是有官方目的的,那就是幫助bbc拍攝紀錄片,他需要一個翻譯,而陳真是他兒子的漢語老師,而且又是華夏人,於是就讓他來做翻譯。

其實這趟華夏之行威廉已經鬱悶的不行了。

來之前他諮詢了陳真很多關於華夏的事情。從陳真嘴裡聽到的華夏,那簡直就是地獄!

其實這也不怪陳真,因為陳真對華夏的瞭解,都是來自於他爺爺的講述,他爺爺又是聽他父親說的。

而他太爺爺好巧不巧是祖籍豫省,經歷過1942大饑荒。那對華夏能有個好印象麼?

那時候的中原,是華夏和倭國對決的主要戰場,遭到了戰爭的反覆碾壓,特別是蘭封會戰之後,豫省進入了戰爭相持階段,大量的戰爭難民湧入了還屬於國統區的豫省,這也加重了豫省老百姓的糧食負擔。

而到了1942年,豫省連續乾旱,全省各地普遍‘大旱’‘求絕收’,當時廣大尚未淪陷的國統區幾乎全面斷糧。

於是什麼樹葉、雜菜等平時給牲畜吃的東西也成了饑民們的美味,像榆樹皮、草根、觀音土這些都給扒得精光用來填肚子,就連大雁屎都是那時候饑民眼裡的香餑餑。

而當時的國統區統帥校長實在是太忙了:一月出席太平洋會議;四月派遣遠征軍進入緬甸;六月支援星條國進行中途島海戰。。。。。。所以根本顧不上豫省。

再說了,經過‘花園口決堤’事件後,產生了大片的‘黃泛區’,豫皖蘇三省一千多萬人受災,從那時候幾乎就沒吃飽過飯。說他們又遭災了?校長那些人自然也沒有第一時間重視。甚至就這樣,軍糧依然按照正常年份進行徵收。如果交不出糧食?當時的國民政府就派人到農民家去‘坐催’,吃農民的住農民的,逼著他們賣掉所有能賣掉的東西去納糧,有的農民把全家僅剩的糧食賣掉後直接全家服毒自殺-----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但是就這樣的行為到了當時國民政府嘴裡,還成了大好事,大肆報道:豫省人民深明大義,傾其所有貢獻國家。。。。。。

而有了這樣的報道之後,豫省的糧食部長徐堪來了精神,在那樣大災的情況下,生生在豫省在原來的軍糧配額上又多徵收了1.5億斤糧食!

這樣的情況下,整個豫省一片慘狀,賣兒鬻女屢見不鮮,賣個孩子就像賣白菜,最後甚至發展到了人吃人。。。。。。看過電影《1942》的人,應該都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新。

但是這部電影裡有個致命的錯誤。

這部電影是根據劉姓作家的小說改編,裡面有豫省人民幫助倭國襲擊國軍的橋段,用原作者在原著裡的話說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生存有奶就是娘,吃了倭國的糧是賣國,是漢奸,這個國又有什麼不可以賣的呢?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呢?是寧肯餓死當華夏鬼呢?還是不餓死當亡國奴?我們選擇了後者,其實餓死了也是亡國鬼。所以,當時我的鄉親們,我的親戚朋友,為倭國帶路。’

看上去說的是沒什麼錯,可是。。。。。。這位作者的老家延津在1938年的時候就已經成了倭國的佔領區,把倭國佔領區張冠李戴到國民政府頭上,明顯有點不太合適。

而且後來國民政府發現情況嚴重要開始賑災的時候,豫省四面鐵路公路交通基本都被我國封鎖,糧食運輸極為困難。造成糧食嚴重供應不足!而倭國當年也並沒有像小說裡寫道那樣還‘放糧救人’。

作為1942的倖存者,陳真的太爺爺在魔都偷偷爬上了一艘前往鷹國的輪船,九死一生到了鷹國,他對華夏的記憶能好到哪裡去?

但是他太爺爺又是那種從小接受過儒家教育的,是‘家國天下’印在了骨頭裡那種,走到哪裡也不忘鄉情。於是要求後代必須學習漢語,知道自己的‘根’在那裡。

他的後人對他這樣的行為表示不解:既然你這麼愛華夏,為什麼又要離開呢?他太爺爺就會一遍又一遍的講述1942年發生的事情。於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家也沒人敢回華夏,在他們眼裡,就算現在華夏過的好了一些,應該也比那時候好不到哪裡去。。。。。。

陳真是自他太爺爺離開華夏後,他們家族第一個回到華夏的人。

為了這次回華夏,陳真還特意把bbc拍攝的關於華夏的紀錄片都看了一個遍。結果。。。。。。越看越害怕。

這鷹國bbc的紀錄片那確實是世界最頂尖的,但是也要看是什麼方面,只要是bbc關於華夏的作品,不管是紀錄片還是電視劇,那是各種各樣的明著暗著的黑華夏。從這裡面想要瞭解華夏?那能有個好?

特別是他除了那些紀錄片外,還看了bbc的《chinese burn》,對華夏的印象直接都到了海平面之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不知道是誰那麼有才,把這電視劇翻譯成了《追夢摩女》,難道是史詩級的爛片都叫《追夢xxx》麼?

(咳咳,友情提示,這真不是給這部片子做廣告,承受能力弱的人絕對不要看著。能活活氣死,這是三位來自寶島以及港島的華裔女孩自拍自導自演的神劇,講述的就是三位在倫敦生活的華裔女性的故事。主演自然也就是這三位華裔女孩了,在故事裡分別是在唐人街奶茶店打工的‘伊麗莎白’、龍套演員傑姬、還有富二代‘福福’。看完之後讓人無力吐槽,比如傑姬最擅長的是扮演j女,因為‘在鷹國要華人角色只要會功夫的和會演j女的’,但是她還樂此不疲;看到別人的狗就會說‘看起來很好吃’;說亞洲男人‘丁丁小又沒品味,只願意和白人約會,打死也不和華夏男人做’,而片裡的女人看到外國男人就往他被窩裡鑽。。。。。。反正誰要看誰氣死。最牛的是當人們質疑這三個女導演的時候,人家說這是‘戲劇反諷’和‘言論自由’,說她們是受到周星馳的影響,周星馳電影裡的很多人物不都是經過醜化處理的麼?莫文蔚變成了‘雙刀火雞’,趙薇則成了‘殭屍臉’?對天發誓,這絕對是周星馳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不過捫心自問,她們拍出來這樣的影片也有情可原,華夏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華夏人自己,削尖腦袋想融入外國人的世界,所以才迎合外國人的口味拍出這樣的玩意。這樣的爛片在bbc播出後還大受好評,無數的鷹國男人都開始計劃搞一趟華夏豔遇之旅,這倒間接發展了華夏旅遊業?)

聽了陳真的辯解,威廉表示很不滿意:“我們這次來到華夏,是想要拍攝一些觀眾想看的事情,結果呢?現在的華夏比鷹國還要繁華,這些東西拍出去能看麼?”

這次威廉到華夏,說是‘幫助華夏人’,其實也是帶著任務來的,也就是拍攝一個紀錄片,一邊替他所在的慈善基金做宣傳,一邊又想把這紀錄片賣給bbc賺錢。可是賣給bbc關於華夏的紀錄片能實話實說麼?必須黑華夏才能賣的出去,這段時間威廉他們在華夏各個城市裡專門找那些老城區、城中村這樣的地方鑽,專門找那些因為‘超生’罰款的貧困戶,這才拍攝出來他們想要的東西賣給了bbc,狠狠地賺了一筆。

這有錢了自然要去瀟灑瀟灑了,所以他們並沒有急於回國,而是想去愛琴海那邊去度假。者看到了艾米莉亞後還想勾搭勾搭,結果沒想到人家一點面子都不給。

“這個星條國女人簡直是丟了白人的臉,怎麼能跟華夏人在一起呢!”威廉憤憤的說道。

結果正好艾米莉亞走了出來想去洗手間,聽到了他的話:“你們鷹國人就這麼喜歡背後說人閒話麼?”

結果威廉並沒有回答她的話,而是一臉震驚看著她:“你這麼高?上帝,你怎麼能看上比你矮那麼多的華夏人?你是沒有男人要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