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神級漁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六章 說走就走的旅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六章 說走就走的旅行

劉院士也過來了,想和蕭鵬商量一下,把懷孕的‘圓圓’帶回動物研究所,畢竟那裡照顧更加的精細。

不過蕭鵬只說了一句話他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你們想要它的後代健康出生,就讓它們留在這裡。”

劉院士對此話深信不疑,現在他幾乎把蕭鵬當做神靈來看了,沒有生育能力的白鰭豚到了千里巖沒多久竟然就懷上了,再想想千里巖這一島動物和人類天人合一的生活狀態,恩,說蕭鵬是動物之神也無所不可。。。。。。

這一點是比較可笑的,越是搞科研的越是容易相信神明。

原因很簡單,搞科研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事情用科學無法解釋,不少人最後只能選擇相信神明了。就像那個被蘋果砸了滿頭包的大科學家牛頓,搞出萬有引力後潛心研究神學,成了一代神學研究家。。。。。。

蕭鵬拿著大桶給島上的寵物們喂牛奶,有了奶牛後,千里巖上是真不缺牛奶了,不但人喝,這些大家夥也都喜歡喝。不過蕭鵬心情明顯不太好,有點心不在焉。

“喂,想什麼呢?”楊猛提著一桶牛奶走了過來,看著蕭鵬發呆,問道。

蕭鵬嘆口氣:“你說人怎麼就這麼賤呢?在外面的時候就想著還是家裡好,可是在家裡呆著就想往外跑。特別是每次回來之後都是數不完的煩心事,還真不如去外面玩玩來的舒心。”

楊猛一聽,也來了精神:“不然咱們去捕魚去吧。怎麼樣?我也在島上憋得夠嗆了,想要出去玩玩去。”

蕭鵬卻搖了搖頭:“現在這季節捕魚,容易遇到颱風。”

“那你想幹什麼?去旅遊去?不是都說人生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麼?”楊猛正在巴釐虎寶寶的飯盆裡倒牛奶,四隻小老虎飛速生長,現在已經能有半米多長了。

“說走就走的旅行?”蕭鵬聽到楊猛的話,陷入了沉思。

“喂,你又怎麼了?沒事化妝什麼‘思考者’雕像呢?”楊猛問道。

蕭鵬卻沒回答他,直接撒腿跑回房間去,沒多會兒拖著一個箱子跑了出來。

看著楊猛站在那裡發愣:“你還愣著幹啥?收拾衣服!去倉庫裡整點吃的搬到‘郭川號’上去,咱們走人。來個帆船旅行!”

“啊?”楊猛目瞪口呆的看著蕭鵬:“你這是又要整什麼么蛾子?”

“說走就走的旅行,你去不去?”蕭鵬道。

“不去的是孫子!”楊猛說完回去收拾衣服去了。

蕭鵬讓楊猛把船上冰箱塞的滿滿的,自己則跟潘佩宇交代了一下,讓他看好家。跟家人打了個招呼後蕭鵬和楊猛二人直接揚帆,離開了千里巖。

“喂,蕭鵬,你倒是要告訴我,咱們要去哪吧?”楊猛的聲音從天上飄來。

恩,說在天上還一點也不誇張,楊猛正爬在桅杆頂部做檢查維修。玩帆船你可以不會游泳,因為畢竟有救生衣的存在。但是絕對不能恐高,因為桅杆和船帆才是帆船的命-根-子,航行時要時不時的檢查桅杆,而‘郭川號’的桅杆能有60英尺高,算起來那就是六層樓的高度。楊猛正在上面修整萬向節。

蕭鵬則在調整前帆,聽了楊猛的回答,蕭鵬咧嘴一笑:“咱們走一趟海上絲綢之路如何?”

華夏的‘海上絲綢之路’,那可是歷史悠久了,從秦漢時期成型,到宋元時期發揮到鼎盛時期,後來一點點沒落,然後又再次輝煌。

在《漢書-地理志》中,就記載了當時有海上的交通路線,載運‘雜繒’也就是絲綢出口海外,公元前的華夏就有了東海和南海兩條線,不要忘記,華夏南方是南島人種的發源地,先秦時期稱之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之一,他們擁有優秀的航海經驗和冒險精神,足跡遍佈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現在什麼紐西蘭、夏威夷、馬達加斯加都有其後裔分佈。而在先秦時期在現在的廣州和徐聞建立了貿易港口,這也為今後的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而到了西漢末期,海上上絲綢之路才真正的形成並且開始發展,西漢時期,南越國與印度半島之間的海陸已經開通,漢武帝滅南越國後,拓寬了海上貿易規模,‘海上絲綢之路’正式興起,根據史書記載,那時候的航線從徐聞合浦出發,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斯里蘭卡。

後來的魏晉時期,海上之路進一步發展,在三國時期,孫吳為了同曹魏劉蜀作戰,積極發展水軍,當時的孫吳造船業已經領先全球:船體大,龍骨結構質量高,而同時孫吳的絲綢製造業已經遠遠超過兩漢的水平與規模。所以到了魏晉之後,開闢了一條沿海航線,廣州又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經南海海域,直穿西沙群島海面抵達南海諸國,穿過馬六甲海峽,直駛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對外貿易涉及達十五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經常看網絡小說,裡面的主角穿越到唐朝去,又是發展海軍去琉球和臺島去搶糧食,又是去南海尋找香料島,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漏洞,因為在唐朝之前,我們勤勞聰明的祖先們已經跑到紅海玩去了。更何況那些網絡小說裡提到的南亞小島呢?早就被人發現了!

不過有一點確實沒錯,那就是隋唐時期,確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期,廣州那時已經成為華夏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口城市。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了。

如果說隋唐之前,海上絲綢之路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補充形式,到了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取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華夏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那時候這條航線被人成為‘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在那時,對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絲綢、瓷器、茶葉,而往回進口的則主要是香料花草和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情況一直延伸到宋元時期。

由於宋代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明顯提高,指南針也開始廣泛應用,華夏商船的遠航能力大大加強,私人海上貿易也在政府鼓勵下極大發展,這樣,華夏絲綢和瓷器對外傳播更多,範圍也更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到十五至十八世紀,歐洲人相繼進行全球性海上擴張活動,開啟大航海時代。那時候的海上商業活動常常伴隨著戰爭硝煙和武裝搶劫。就像著名的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六十多艘長約七十米寬約二十米的大船在海上那就是無敵的存在。當時的斯里蘭卡國王跟鄭和要過路費,讓鄭和直接逮了起來送回京都當吉祥物去了。。。。。。

而那時期華夏還有了廣州到拉丁美洲的航線,由廣州啟航,經澳門至菲律賓,穿越聖貝納迪諾海峽進入太平洋,東行進入墨西哥海岸。至此,海上絲綢之路經唐宋元的發展,到明代時候達到頂峰。

但是從那之後,由於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期間廣州成為華夏海上絲綢之路唯一的對外開放的貿易大綱,廣州貿易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迴圈貿易,並且一直延續和保持到鴉-片戰爭前夕。直至後來鴉-片戰爭爆發,華夏海權喪失,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成為西方傾銷商品的市場,掠奪華夏資源,從此海上絲綢之路一蹶不振,進入了衰落期。

不過自從新華夏成立,科技的進步和華夏遠洋運輸業的發展,現在華夏的遠洋貿易船隻已經行遍全球!蕭鵬的想法就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重新走走。

楊猛從桅杆上爬了下來:“走海上絲綢之路?那要走過少國家?你不是還要去星條國麼?這樣時間能來得及麼?”

蕭鵬嘿嘿一笑:“我已經想好了,走一圈好望角,繞過非洲,穿越大西洋,抵達星條國。等咱走完這一圈,只要不在沿路國家浪費時間。咱們一路時間也綽綽有餘。怎麼樣,桅杆沒事吧?”

楊猛趴在船邊用海水洗了洗手:“沒問題,都是小毛病,你回來之後這帆船多久沒動了?也不保養。所以有點遲鈍。現在搞定了,怎麼折騰都行!”

“那行,揚主帆,全速前進!嘿嘿,我怎麼還有點小激動呢?”蕭鵬笑道。

楊猛無語道:“喂,激動個毛啊,上次咱們從烏克蘭回來,也算走過一遍了不是?”

蕭鵬露出個神秘的表情:“這次可不一樣,海底的寶藏都在像咱們招手呢!”

“寶藏?”楊猛聽後兩眼一亮:“這個我喜歡!原來這才是你小子的目的啊!”

沒錯,這次蕭鵬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沉船。那可滿滿的都是財富啊。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去找找沉船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