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1034.度田令,其實是個半吊子的制度。(5300字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34.度田令,其實是個半吊子的制度。(5300字求訂閱)

大唐皇宮,李世民坐在椅子上,長孫皇后正在為他按著眉心。

此刻的李世民那是優哉遊哉,這是他進入聊天群裡最舒坦的時光。

當他聽到宋徽宗還要繼續為劉秀洗地的時候,李世民笑了。

我就怕你不辯論。

那這樣的話,劉秀很多的黑點還暴露不出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這又是為劉秀洗地的一種說法。”

“碰見不懂的人,他就說劉秀的【度田令】成功了。”

“但如果人家稍微懂點歷史,問出了【度田令】執行之後各地叛亂的情況,”

“這些劉秀的粉絲又開始改變說法了,就說一半成功一半失敗。”

“陳通,你可不能讓這些人玩雙標。”

“這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

……………

漢武帝可不像劉邦那麼不著調,可以遊戲人間。

他眼中可揉不進沙子,尤其是覺得優秀在碰自己的瓷,

那是對劉秀沒有一點好感。

他見到這些人,竟然還有辦法為劉秀洗地,那根本就不客氣。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這還用問嗎?”

“肯定是在胡說八道!”

“這從人性上就說不通。”

“不知道有句話叫做: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嗎?”

“你在這個地方把【度田令】推行成功了,”

“然後那個地方又沒推行成功,人家一反抗,你就放棄了,”

“就算那個地方的【度田令】執行成功了,人家看到這種情況,人家肯定會鬧得更歡了!”

“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地區【度田令】都會失敗!”

…………

陳通聳了聳肩,看看,這不是解釋的很清楚嗎?

陳通:

“別說像【度田令】這種大的制度,可以影響到世家大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命運前程,

就是公司裡面發個工資,發個福利,那經常就會因為你多了,我少了,而心存怨恨。

為什麼很多公司要讓你保密工資呢?

就是怕你看到別人的工資心裡不舒服啊。

我們都是在相同的崗位做一樣的事情,憑啥你發的工資要比我高呢?

只要是人,基本上都無法逃脫這種人性上的弱點。”

…………

岳飛連連點頭,這個他都懂。

怒髮衝冠:

“為什麼很多將軍要和士兵同吃同住?

其實就是要跟他們同甘共苦,

就是要消除士兵對將軍的隔閡。

我們這些士兵在這裡吃糠咽菜,你們將軍卻在那裡大魚大肉,你還想讓我為你們這些將軍賣命?

等到敵人打過來的時候,我肯定要撇下你先跑的!

連這種道理都不清楚嗎?

怪不得說儒家的東西學多了,這三觀都不正常了。

那就是因為儒家只談道德,不談人性。

但實際的情況是,人性起的作用卻遠遠大於道德。

人性是最低要求,道德卻是最高的標準。

有幾個人能做到那種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呢?

所以說,別扯什麼劉秀的【度田令】,一半成功一半失敗。

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只會存在完全成功或者徹底失敗。”

………………

曹操哈哈大笑,現在這些人連岳飛都忽悠不了了,那你還能忽悠誰呢?

岳飛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他要是走文官路線的話,那估計也是王安石那種級別的。

人妻之友:

“這回被人打臉了吧!”

“你說的這種情況在原則上就永遠不可能實現。”

…………

宋徽宗只感覺到自己的臉被人打得啪啪直響,但他絕對不會認輸。

這不但是儒家與法家之爭,更是人性本惡與人性本善之爭。

他怎麼可能讓這些法家的皇帝壓在儒家皇帝的頭上呢?

最美瘦金體:

“別扯什麼原則和理論!”

“這有什麼用?”

“你想要反駁我,你就要拿出真真正正的證據來。”

“扯這些假設幹什麼?”

“反正我肯定不會承認!”

…………

我曹!

朱棣,曹操,漢武帝等人氣得想打人,這特麼就是一個油鹽不進的槓精啊!

他們終於意識到了,為什麼兩個槓精在一起抬槓,最後能發展到打架鬥毆。

那就是你跟他講道理,他偏要跟你抬槓,這你怎麼忍受得了呢?

但讓他們鬱悶的是,他們可不能自降身份,跟這種傻叉抬槓。

所以此刻,大家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陳通身上,對付這種人,這是陳通的專長啊。

人妻之友:

“陳通幹他!”

“要讓這些吹劉秀的人徹底死心。”

“也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炎黃的制度!”

…………

宋徽宗則不以為然,我就是在耍不要臉,你又能怎麼樣?

而李世民,岳飛,崇禎等人也為陳通捏了把汗。

雖然他們相信陳通的實力,可他們此刻的能力卻完全找不到反駁的角度,

你怎麼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闡釋這件事情呢?

你根本就無法讓人信服啊!

但陳通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宋徽宗心態都快崩了。

陳通:

“說一句實在話,其實要證明【度田令】的失敗,那簡直簡單的就跟1+1=2一樣,

知識水平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被人矇蔽。

你去找一個曾經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老農民,你只要給他講一講劉秀的【度田令】,

然後你要是在老農民跟前吹劉秀的【度田令】成功了,

老農民的大門牙都能讓你笑掉了。

你信不信?”

………………

真的假的?

朱棣瞪大了眼睛,劉秀的【度田令】就這麼容易被人戳破嗎?

連老農民都能發現其中的貓膩?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只能說,這造假的也太不專業了吧,”

“連老農民都騙不過?”

.............

而宋徽宗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羞辱,啥時候他一個堂堂皇帝的見識還不如一個農民呢?

最美瘦金體:

“放屁!”

“我會不如農民?”

“農民能知道什麼?”

………………

陳通笑了。

陳通:

“這就是見識的問題了!

沒有親眼看過草莓的生長環境,有的人還以為草莓是在長在樹上呢。

術業有專攻。

老農民為什麼能一眼看出劉秀【度田令】的問題呢?

其實就是因為當時的農民基本上都參與了土地分配。

人家一個村的村長對於如何分配土地,都比你們這些所謂的高階知識分子要清楚的多。

因為人家當時就是幹這個工作的。

你清楚嗎?

真正的土地改革其實要分成兩個步驟,

而劉秀僅僅才完成了第1項工作,第2項工作他連碰都沒碰。”

………………

不可能!

宋徽宗是一點都不相信,別說是他了,就是很多沒有參與過真正土地改革的皇帝,

此刻也被陳通給說蒙了。

劉秀真的只執行了土地改革政策中的第1步嗎?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那只要清除了土地改革的分配流程,豈不是就可以看出劉秀的【度田令】是一眼假嗎?”

“我的個乖乖,原來事情竟然這麼簡單?”

………………

呂后,漢武帝等人都笑了,這就叫做見識!

很多見識並不是因為你學識有多高,而是取決於你到底有沒有親自去瞭解過。

所以古人才有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後):

“怪不得,現代的歷史學家如此統一口徑。”

“就是因為人家都清楚,劉秀的【度田令】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人家可都是參與過曾經的土地分配,”

“不像古代的史官,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只讀聖賢書,”

“涉及到農業的有關知識,那基本都是傻子。”

…………

劉秀眼中滿是痛苦,自己【度田令】的失敗,在陳通那個時代,竟然都被老農民都可以一眼看出嗎?

到底是自己的見識少呢,還是陳通那個時代的農民見識太高了呢?

而此刻的宋徽宗一百個不相信,他就不信自己堂堂的皇帝還不如農民?

這簡直太打臉了!

最美瘦金體:

“好好好,我就看看你陳通怎麼吹牛逼?”

“你竟然說老農民都能看出【度田令】的門道。”

“那你說說,土地改革分為哪兩個步驟?”

………………

這當然要滿足你了!

要不然你總是去吹劉秀的【度田令】。

陳通:

“土地改革,真正要分為兩個步驟:

第1個步驟,是去丈量土地和清查戶籍。

第2個步驟,那就是要去透過丈量的土地和戶籍,然後去制定相應的分配方案,最後才是執行分配土地。

這才是標準的流程。”

…………

陳通說完,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是眼睛一亮。

尤其是朱棣,他老爹洪武大帝曾經可是進行過土地改革。

陳通這一提醒,他似乎明白了很多東西,當時一拍額頭,感覺自己跟老爹的差距有點大呀。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對呀,劉秀只幹了第1件事。

什麼叫【度田令】呢?

度,就是度量的意思。

也就是說,劉秀的這個制度,只是負責清查土地,根本沒有進入到第2個階段。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分配方案。

結果,直接就讓人世家大族把他給摁死了。

他的制度根本就是一個半吊子!

這下簡直不要太清楚。”

…………

曹操,漢武帝等人連連點頭,陳通這說的簡直太正確了。

如果你沒有進行過土地改革,你還不知道這裡的門道。

清查土地,那才是第1步工作,第2步的工作那就是制定分配方案,並且按照方案實施下去。

人妻之友:

“所以說劉秀的【度田令】根本就不是完整的。

他還沒有走到分配方案這一步。

陳通,簡直就是天才呀!

這才叫真正的用制度去說話。

你只有瞭解了制度的相關條款和演進過程,你才能知道這個制度到底推行了沒有。

我們老曹家的人就是牛。”

………………

李世民此刻覺得長孫皇后給他熬的蓮子羹極其的香甜,他一口氣就幹了三大碗。

他親眼看著了漢光武帝劉秀將要被陳通拉下神壇,簡直就是見證歷史的奇蹟。

任你儒家吹捧的皇帝能力再高,你也躲不過陳通的多維度批判。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這就是你們吹的劉秀奪的【度田令】嗎?

結果卻是個半成品。

我就問,臉疼不?

最可笑的是,連著半成品的制度,劉秀竟然都推行不下去。

你還想跟李世民比?

你配嗎?”

………………

宋徽宗被問得是啞口無言,他現在也是懵逼狀態。

因為宋朝從來就沒有分配過土地,他根本就是睜眼瞎。

此刻只能跟陳通抬死槓。

最美瘦金體:

“這第2個分配方案有那麼重要嗎?”

“不是把田畝丈量清楚就行了嗎?”

“我覺得你在誇大事實。”

…………

陳通一拍額頭,你這是有多蠢呢?

沒吃過豬肉,你沒見過豬跑嗎?

隨便看一看農村題材的電視連續劇,裡面就有分配土地的這種情節。

對於這種知識,起碼有個大概的印象吧。

陳通:

“一看你就是城裡出來的,真是對農村的事情一無所知。

那我今天就必須給你講一講,什麼才叫真正的土地改革,什麼才叫做土地的分配流程。

你知道第1步為什麼要清查土地嗎?

而且你清查土地的時候,為什麼還要清查人口呢?

你不覺得奇怪嗎?

到底查這些是查了什麼呢?

工作重點又是什麼呢?”

………………

連續幾個問題把宋徽宗問傻了,別說是宋徽宗了,就是崇禎朱棣,岳飛都有點懵。

作為最好學的皇帝,崇禎充分發揚了不懂就問的精神。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分配土地的時候,為什麼還差人口呢?”

“這有什麼門道?”

………………

此刻宋徽宗都沒有打岔,因為他想也知道這個問題。

陳通當然是要滿足小蠢萌的好奇心了。

陳通:

“是不是很多人覺得。

分配土地把工作主要放在清查土地上面就行了,但為什麼還要清查人口呢?

而且讓你不敢相信的是,主要工作還是清查人口。

為什麼呢?

那就是因為土地是要分給人的,而哪些人有資格分配土地,哪些人沒有資格分配土地你一定要查清楚。

要不然你就無法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土地分配方案來。

就拿一個村鎮分配土地來說。

是不是村裡居住的所有人都有資格分配土地呢?

根本就不是。

這個人的戶口沒有在本村呢?

他應不應該佔有本村的土地呢?

這就是一個問題。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沒有!

問題還多著呢。

比如說:就算他有本村的戶籍,但他已經擁有了其他村子的土地。

你該不該給他分配土地?

再比如:他既沒有外村的土地,還是本村的戶籍,他就有資格擁有土地的分配資格了嗎?

不是!

萬一他的戶籍不是農民呢?

他是商人戶籍,是工匠的戶籍,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呢?

所以說,分配土地這件事,清查戶籍反而比清查土地更複雜!”

...........

我去!

岳飛目瞪口呆,這也太複雜了吧。

怒髮衝冠:

“難怪說治國難。”

“光是一個分配土地,竟然有這麼多的門道。”

...........

陳通呵呵一笑。

陳通:

“這就完了?”

“那你們想的也太簡單了。”

...........

還有?

朱棣,崇禎都是愣了。

陳通也不等他們問,直接就開口。

陳通:

“雖然說清查土地比清查戶籍簡單,但是,也不是你們想的那麼容易。

你也得查清楚土地該怎麼查。

不是光丈量土地就行了。

最重要的工作,那是給土地區分等級的。

比如,‘水田’和‘旱地’要分清楚。

大家都知道,水田比旱地的產量高,你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

再有。

水田,和旱地,也得分出各自的等級來。

最起碼,分為上等的肥天,中等的貧田,還有最為差勁的,下等荒地。

你分配土地的時候,不能說給這個分配了上等的水田,給另一個人卻分配了最為下等的荒地。

那你就算給人分了地,也會被人罵成狗的!

所以說,分配土地這項工作真不像你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你必須制定一個土地等級的換算公式出來。

比如,一畝水田,能相當於多少旱地?

你如,上等田等於多少中等田地,又能兌換多少下等土地。

而且,分配土地的時候,你還得要商量按照那種方式分配,是按照人頭分配,還是按照家庭分配。

按照人頭分配,大人該分多少,小孩改分多少,要是在分地的手,又出生了小孩該不該分?

剛嫁金村裡的媳婦,分不分?

嫁出去的女子的地,你收不收回?

按照家庭分配,你又該制定何等標準。

這你考慮過嗎?”

………………

這真是開眼了!

崇禎眨巴著大眼睛,趕緊拿出紙筆把知識點記下來。

他要是能再次建立了大明王朝,他肯定要進行土地改革,陳通說的這些東西是他絕對要用到的。

崇禎此刻都沒時間把紙鋪在桌子上,那是直接趴在地上就開始奮筆疾書。

而岳飛也是目瞪口呆,原來他對土地政策真是一無所知,連土地分配的基本流程都不知道。

假小子張曌也是被陳通給迷住了,作為一個標準的北京大妞,她哪裡明白這些呢?

此刻看向陳通的眼中滿是小星星,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陳通拿下。

她趕緊把手中的奶茶遞給了陳通,陳通也累了,一口就幹了下去,沒有發現張曌臉色微紅的舔了舔嘴唇。

這是她喝過的啊。

真好!

陳通此刻卻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聊天群裡,現在就是圖窮匕見的時候了。

陳通:

“這下明白為什麼我說劉秀根本沒有分配土地嗎?”

“因為【度田令】就算成功了,那還沒有進入到分配土地的環節。”

“如果劉秀真的分配了土地,那麼他就應該頒佈另一個政策,就是【度田令】的後續和補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想,這個制度應該命名為【分田令】”

“所以,從各個維度,都可以證明,劉秀沒有分配給百姓一畝土地!”

“他光是清查人口階段,就被人給錘了。”

“何來分配土地一說?”

“沒有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其實越說明了【度田令】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