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商場風雲:小人物升遷路最新章節列表 > 19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8

對比之後指出,皮建高才是曹玉華最大的競爭對手。

於志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結論,就因為皮建高和市委副書記丁萬年的關係非同一般,有丁萬年在後面為皮建高搖旗吶喊,擂鼓助威,奔走斡旋。

李法山雖然沒有皮建高這樣的人脈和實力,而且在所有常委中排名也不是非常靠前,但也不容忽視,畢竟其在方山也是老常委,不僅根深蒂固,而且很得縣委書記杜堯森的賞識。

早在於志國分析之前,曹玉華就在腦子裡把所有有資格人選的情況過濾了一遍了,而且也把自己的優劣勢與皮建高和李法山兩個人做了對比。

與皮建高和李法山兩個人相比,曹玉華感覺自己還是有一定優勢的,自己的優勢就是自己現在是常務副縣長,接替王步凡出任縣委副書記師出有名,最有說服力。

再說了,自己在來方山做副縣長之前是市政府副秘書長,為市長吳東明、常務副市長孫守義和常委副市長林華山鞍前馬後服務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私下裡,他也已經找過他們,他們也都表示,市委常委會研究方山縣縣委副書記人選的時候,他們都會把手中最為寶貴的一票投給他,所以,對於自己取代王步凡接替縣委副書記一事,他是信心百倍。

此外,擔任常務副縣長以來,他緊密團結在縣委書記杜堯森周圍,配合縣長李明迪,大刀闊斧地改革,在他主管工作範圍內,重點抓了城市改造和招商引資工作,使方山縣市容市貌日新月異,招商引資也如火如荼,吸引了國內外上許多著名的財團、企業進駐方山。方山縣的經濟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連續增長,現在縣財政收入已經突破億元大關,這也是他競爭縣委副書記,和皮建高他們一搏的最大砝碼。

不過,既然於志國也說到了,他就不能不加重視與防備,畢竟縣委副書記的位置太有誘惑力,誰都想囊括手中,方山縣大有人在,市直機關、各縣區符合條件的幹部也都大有人在。

好在市委已經做出決定,方山縣縣委副書記人選就從方山縣市委常委中選,這讓他無形中減少了不少的競爭對手。

否則的話,市裡機關幹部下派,兄弟縣區之間領導幹部交流,或者其他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都是不確定的因素,而且都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但不管怎麼說,大戰在即,最忌諱的就是麻痺大意。

很多時候,失敗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個——輕敵,因此,他放下杯子,鄭重其事地問道:“志國,按你的意思,我接下來該怎麼做?”

於志國沉思了一下,道:“我個人認為,接下來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引起市委夏書記的注意,只要夏書記欣賞你,你接替王步凡做縣委副書記的事就是板上釘釘,鐵定的事情了。”

“來方山之前,我一直在市政府工作,從來沒和夏書記接觸過。”曹玉華向於志國透了實底。

“你和夏書記是沒有接觸過,但你可以做另外一個人的工作。”於志國沉吟一下,道。

“誰?”曹玉華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紹光。”

李紹光是市委辦公室副秘書長,而且是市委書記夏聞天專程從易林市帶過來的心腹手下。

官場上的任何故事,都富有傳奇性的色彩,李紹光能夠成為夏聞天的心腹,繼而從易林市帶到益陽市出任市委副秘書長,也是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

李紹光在認識夏聞天之前,只是易林市市委機關報《前沿陣地》的副主編。

作為記者,而且是市委機關報《前沿陣地》的副主編,在競爭激烈的新聞行業,要想揚名立萬闖出一番天地,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所以,工作之餘,李紹光把別人打牌逛舞廳洗桑拿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看報上,天文地理、政治歷史、三教九流、陰陽八卦,沒有他不看的,課本上的東西他看,課本上沒有的東西他也看,而且邊看邊反思。

長期的讀書思考,讓李紹光的寫作才能得到了極大提高,潛力充分彰顯出來。他的訊息、通訊、散文、雜文全面開花,在報紙、雜誌上連篇累牘地登載了出來,而且題材新穎,文筆老辣,分析問題深刻到位,見解非常獨特,擁有眾多的讀者群,一時間成了易林市的名記者,著名主編,知名作家。

也就是在這一年,易林市的政壇也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全省範圍內交流了一批地市級幹部,其中就有現任益陽市市委書記,時任易林市市長的夏聞天。

在那次地市級級幹部交流中,易林市的前任市長被交流到西山省西部一個市出任市委書記,夏聞天從西部某市調到易林市出任市長。

夏聞天在下派到地方之前,曾經在北京某社科院任職多年,對理論研究情有獨鍾,特別關注事關重大國計民生的應用性理論問題。

所以,他到易林市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社科院、新聞單位、高等院校等理論文化部門,並特別重視李紹光主編的市委機機關報《前沿陣地》,出任易林市市長時間不長就親自視察了作為黨的喉舌的《前沿陣地》,而且在視察的時候指出,市政府機關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利用一至兩週的時間,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基礎上,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要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思考易林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找準癥結,痛下決心,徹底改變機關的衙門作風,做好服務,改變易林市的投資環境,迅速彌補和發達地區的差距。

這是夏聞天出任易林市市長所做的第一個大規模的舉措,市政府各機關聞訊後迅速行動了起來,隨後市委機關也加入了討論,並在全省範圍內大面積鋪開。

市委宣傳部也不敢怠慢,要求《前沿陣地》配發一組評論,為這次活動造造聲勢,於是,報社就組織了一批文筆比較好的記者、編輯,每人領一篇任務,寫好了再統一彙總,按期刊出。

可以說,全市所有的機關幹部幾乎都要看這片文章,對於那些抽調過來的記者和編輯來說,寫好了不僅可以揚名立萬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且可能引起領導的賞識,一旦得到領導的賞識,得到提拔重用的機會也就變得多多。

所以,李紹光覺得,這是自己人生的一次契機,全面發展自我,提高自我的契機,因此,接受任務後,李紹光立刻精心組織材料動手寫起社評來。

眾所周知,寫出一篇好文章是很不容易的,尤其要想在高手如雲的知名記者和著名編輯中脫穎而出,引起高層的賞識和重視,就更不容易了。

鑑於如此,李紹光獨闢蹊徑,首先詳細查閱了東部發達地區的情況,發現易林市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還是外商投資企業差距很大。拿財政收入來說,易林市都無法與人家相比,甚至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

經過深入分析,李紹光發現易林市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投資軟環境疲軟,招商引資工作沒做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抓住這一要點後,他又透過夏聞天在先前任職那個市市政府工作的大學同學的關係,把夏聞天在那個市就職時的全部講話材料搞到手,細緻研究以後,將夏聞天講話精神以及最關注的問題抽了出來,寫出一篇名為《不斷最佳化投資軟環境,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逐步縮短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差距》的社論。

應該說,那篇文章完全是激情所至有感而發,既寫得激情澎湃,又充滿思辨色彩,在市委機關報《前沿陣地》發表後,立即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注意,並一度在市直機關引起熱議。

最為幸運的是,就因為那篇文章,他跳進了時任易林市市長的夏聞天的視野,命運從此得到徹底的改變,事過不久,夏聞天就點名調他來身邊做秘書,夏聞天調任益陽市市委書記又隨著夏聞天來到了益陽市,而且級別又升了一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市級幹部。

作為夏聞天身邊的紅人以及專門為夏聞天服務的市委副秘書長,在夏聞天面前說的話自然非常有分量。

不過,李紹光跟隨夏聞天來到益陽市的時候,曹玉華已經從市政府下派到方山省做副縣長了,所以,他無緣於李紹光接觸。

再說了,作為市委副秘書長,又是市委書記身邊的紅人,李紹光接觸的都是市委市政府各直屬機關以及縣區黨政領導一把手,像曹玉華這樣的副縣長,根本進不了人家的視野中。

因此,他不無擔憂地說:“關鍵是我和李秘書長也一點交情沒有,他會幫我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