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備前宰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改易處置和權制安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改易處置和權制安排

蒲生家其實並沒有編入秀貞的軍團之內,秀吉是將其作為名護屋本陣鎮守部隊使用的。

但是正如秀吉所說的,直到今日領有仙台42萬石蒲生家依舊沒有完成動員。

至於原因嘛自然是領內家臣紛爭不斷,年少的蒲生秀久鎮壓不住下面的家臣咯。

事實上自從蒲生實行1595年去世之後,這個炸彈拖到今年才爆出來已經比歷史上延遲了許久了。

但是這個事兒真的能怪到秀貞身上嗎?

秀貞雖然領著協調東北大名的安排在,但是這是蒲生家也有這份權利啊,秀貞怎麼能管的道蒲生家頭上呢?

但是,現在秀吉就是要把這口鍋扣在你秀貞的頭上,你秀貞就得立正戴好,就連秀家都不方便開口辯解一下。

只聽秀吉在臺上非常嚴厲的對著下面的大名說道“自我惣無事令下達之後,依舊有一些大名陽奉陰違,在各地掀起小規模的討伐(比如尹達、上杉、最上之間的領土紛爭)。

過去我沒有經歷管這些事兒,不代表我真的不想去管,此次蒲生家難以動員的原因就是麾下的家臣騷亂,甚至到了互相攻伐的地步了。

我將蒲生家封在陸前是為了替我保境安民的,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蒲生家存在的意義又何在呢?”

說著他看向德川家康說道“勞煩駿河殿跑一趟東北,處置一下蒲生家的問題。”

“是”德川家康接到命令低頭應下,隨即向秀吉詢問執法的尺度問題。

秀吉聽罷不假思索的說道:“尺度?還有什麼尺度?一切按照惣無事令來,直接改易蒲生家!”

隨即又對著秀貞說道“此次延誤的諸大名,安東、尹達、南部各家,分別除以罰沒領地3成的處置,罰沒的領地全部收入藏入地。

至於你......御下不利的問題必須處置,現在我決定收沒你的白川、白河、石川三郡作為懲戒。

以上大名若是朝戰立功,以上罰沒的領地原數奉還,若是朝戰再有差池,懲戒更重!”

白川郡領的知行是3萬餘石,實際上就是此前奧羽再仕置的時候秀吉賞賜給豐臣秀貞的領地,丟掉白川對於郡山藩的影響其實還不大。

但是白河有近4萬石,石川擁有3.5萬石領,這兩郡都是郡山藩的基本盤,若是這兩郡丟失,郡山藩恐怕會步蒲生家的後塵,領內調和不順掀起內亂。

收沒3成的知行的處置是非常嚴厲的,要知道在之前的小田原之戰中,秀吉對於遲到的大名才除以收繳1/3知行的安排。

那次是沒有任何客觀原因的,你主觀沒有準時到就要進行處罰。

但是這一次是因為大雪封山,你不能強行要求交通因為大雪斷絕道路的東北大名冒著暴風雪動員吧,這樣非戰損失的人員就太多了。

而且對於這樣的安排,像秀貞、尹達等大名也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殿下!”

“殿下!”秀貞剛剛開口打算辯解,秀家就已經提前一步開口為秀貞解釋道“啟稟關白殿下,今年東北風雪確實要比往年要打,其實直至出陣之前,東北大名的春種都還沒有開始。

屬下曾經奉命前去聯絡動員諸大名的使者也損傷了好幾位,在這種條件下要求動員確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秀吉聽到秀家的辯解便顯出頗為不悅的表情,他將矛頭對準了秀家質問道“豐春殿的意思是我無理取鬧了嗎?”(甚至都不稱呼八郎了。)

“臣下並不是這個意思”秀家解釋道“只是以上幾位大人遲到確實情有可原,他們又是此次徵朝主力所在。

如今徵朝就在眼前,若是因為失期而對他們進行處置,臣恐傷了士卒們的心啊。

不如就將此事暫且按下,視起在朝鮮戰果而定如何?若是戰果卓著就既往不咎,若是戰果寥寥在對其加倍處置如何?”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算是集團董事長,下面的家臣相當於股東,董事長對股東只有轄制的權利,並不擁有完全意義上的統轄權利。

因此自然就不會有中華帝國歷史上那所謂的失期應對處罰的罪行。

在戰國歷史上,因為吃飯、睡覺、路上摔了一跤等種種原因失期的比比皆是,若是己方最後得勝,他們最多會被自己的大名責罵一頓,大名很難對家臣的領地作出處置。

到了戰國後期,大名的統治力逐漸加強,德川幕府建立之後,幕府對於下面大名失期的處置才逐漸滲透到領地上,當下眾人對於秀吉的處置其實是頗為不滿的。

但是秀吉的權威在這裡,若是沒有說得上話的人開口大家也就預設了,但是當秀家第一個開口將秀吉頂回去之後,自然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人出來向秀吉“求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比如說作為會津國主的中川秀政就開口向秀吉求情,其他如池田輝政、森忠政等人也紛紛開口,即便是秀吉的心腹堀秀治也向秀吉求情對東北大名進行寬恕。

眼見好多大名都表達了意見,德川這個老烏龜也開口表態,認為秀家的提議很是不錯。

德川家康和秀家兩人表態之後,如豐臣秀次等人自然也不作等待,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上杉景勝此人在豐臣政權內輕易不會表態,毛利輝元則是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而前田利家是最後才表態的大大名。

秀吉見下面的大名對於自己直接減封1/3的安排非常抗拒,也知道這樣的安排確實有些過頭了。

但是話已經開出口了,若是此刻不對以上大名進行處置,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面?

他沉默了片刻將目光看向前田利家的方向,想要這個老夥伴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前田利家剛剛準備開口,豐臣秀次就主動開口獻策道“減封1/3或許太多,不如讓以上的大名減封1/10如何?至於知行的劃定則交給關白您的奉行去劃分!”

秀家聽到秀次獻上的“妙計”當即眉頭一皺,這個“聰明蛋”在這個時候亂開什麼建議?

處置大名這種安排豈是能隨意開口的?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處置改易大名最怕的就是死灰復燃,但是兩家至此的樑子可算是結下了。

本來大家齊心協力要把秀吉的安排都會去,這算是一次對秀吉權利的約束,眼看就能成果了,就被你小子鑿了船。

之前多有大名都不贊同秀吉的處置,那麼問題就是出在了秀吉的身上,就算秀吉脾氣再倔都得掂量一下大名們的想法。

但是向大名中出了叛徒,那說明有大名和我想法一致啊!其他不贊同的人到底安的是什麼心!你讓其他大名還怎麼開口還嘴?

豐臣秀次坐在上首,根本沒有看到坐在他後面的尹達政宗等人看向他那炙熱的目光。

“孫七啊孫七,這半年的閉門怎麼沒讓你漲漲腦子呢!”秀家的心中無力的吐槽道。

與秀家的無奈不同的是,臺上的秀吉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當即同意了這樣的安排,於是就有了安東家減封1萬石,尹達家減封1.4萬石,南部家減封2萬石,輕津家減封5000石,郡山家減封3.5萬石的處置。

有的時候秀家真的覺得很無力,豐臣家在大名中的感官就是秀吉、秀次這種人敗壞的。

秀吉見對奧羽地區大名的處置的安排已經定下,於是便將議題轉到下一個去。

只聽秀吉在臺面上說道:“自天正18年天下安定以來,我已經做了7年的關白了。在這7年中天下安定、百姓富足(真有臉說啊),此多賴諸位相助之功。”

秀吉的話音剛落,就有坐在席內的大名開口稱頌秀吉的功德,引得大家只能跟著一起稱讚秀吉。

“然而如今我年老力衰,有許多事務確實是已經不能親力親為了,因此我便想了一個辦法代我決策諸班事務,最後再交由我確認花押。”

秀吉說道這裡伸手示意一旁的侍從向眾人展開一卷畫冊,秀吉則對著畫冊侃侃而談說道“我打算樹立以五大老、無奉行為核心的豐臣職權組織。”

隨著畫卷被解鎖,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那份畫卷之上,只見在五大老的地方寫著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和小早川秀秋。

而三中老的位置寫著淺野長政、中村一氏和堀尾吉晴。

五奉行的位置寫著前田玄以(筆頭)、生駒親正、石田三成、増田長勝和富田一白。

再五奉行之下是十人眾,分別寫著中川清秀(筆頭)、豐臣秀勝、豐臣秀久、豐臣秀貞、豐臣秀保、堀秀治、池田輝政、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和蜂須賀家政。

不僅僅是秀家和秀次兩人,在場的所有大名都盯著這份名單審視了好幾遍,終於確定作為豐臣家最強的兩個勢力的秀家和秀次兩人確實不再名單之上。

眾人對於秀吉的安排無不驚疑,而秀吉依舊在臺上對著自己的政策侃侃而談道“今後所有的政事由無奉行送至五大老面前商議平定押籤。

五大老要以合議制協商一致確認之後再交給我押籤,再我確認之後下發給無奉行進行事實。三中老有擔任監督協調之則,負責監督五大老及五奉行執政之事,同時協調天下大名之間的關係。

十人眾為獨立於五大老五奉行的特別監督組織,負責監督以上制度的有效執行,同時充當五大老及三中老之替補之選。”

“如今金吾(秀昭)已經元服,也是時候接觸學習政務了。就勞煩五大老、五奉行將每日處理的政務交給金吾,最後再交給我來裁決。”

歷史上豐臣時期並沒有五大老之說,所謂的五大老實際上是指的秀吉在世的時候替秀吉合議裁決事物的6位超級大名,只是其中的小早川隆景早逝,才在秀吉死後外人才稱呼其為五大老。

同時五奉行也不是正式的稱呼,實際上是對豐臣秀吉時代最後五位替秀吉掌管內政事務的五位奉行的總稱。

在秀吉死後石田三成對自己的稱呼大多使用“年寄”,意思是豐臣家中的老人。

儘管秀家對於蝴蝶效應已經見怪不怪,在延遲了2年之後才聽到秀吉要搞五大老五奉行制度,對於這個制度與歷史上有所偏差也有了一定的心裡預期。

但是當看到變成這般模樣職權制度,還是讓秀家驚訝不已。與歷史上秀吉粗糙的制度相比,眼下的這個制度可謂是相當的完善了,甚至有了一絲後世三權分立制度的感覺。

簡單來說五大老制度就相當於內閣,負責在秀吉之前協商出一個處理意見出來給秀吉過目,秀吉確認之後交給五奉行執行。

三中老相當於一個半獨立的監察機構,儘管秀家認為這三位中老實際上並不能起到約束五大老的地步,不過秀家好歹與五大老、五奉行形成了三權分立的雛形了。

至於十人眾更像是一個眾議院,由豐臣家譜代、親藩擔當,平時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但是在豐臣家內部擁有極高的政治地位,在特別事件的時候,可以對以上三個職能部門起到約束的作用。

畢竟秀吉末尾有一句“十人眾是五大老、三中老的替補之選,其背後的意思自然是,若是前面的8個人做的不好,就從後面的10個人中選人擔任這些職務。”

這個制度無疑是能在後秀吉時代,甚至是秀吉死去之後扶持秀昭長治久安的一條妙計,秀家很難想象這樣的安排究竟是誰想出來的,歷史上又為什麼沒有被執行。

當然此刻所有人更關心的是秀家和秀次的職位安排,畢竟五大老和三中老之中都沒有他們兩人的名字,甚至連十人眾中都不見他們的名字,這怎麼可能是秀吉的政治失誤?

所有人都覺得,以兩人的體量若是兩人的名字不再上面的話,秀吉必然有更重要的職位進行安排。

但是正當眾人萬眾期待秀吉還會作出怎麼樣的安排的時候,秀吉卻破天荒的對著眾人說道“今天講的夠多了,我有些疲乏了,就這樣散了吧~!”

說罷也不等眾人向其行禮迎送,就在侍從們的攙扶下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