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備前宰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後藤基次與天海大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後藤基次與天海大師

遊離在外的參與完了小評定,秀家隨著眾人從菊之間出來。

與秀家關係相近的秀貞自然看出了秀家的異樣,主動上前與秀家搭話道“兄長今日是身體抱恙嗎?怎麼評定的時候一言不發的。”

望著這根朝自己和煦微笑的青年,動了想要回去心思的秀家多少會有些過意不去“於義松,如果我從大坂返回關東,你會怎麼看我?”

秀貞沒想到秀家會向自己問出這樣的問題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擺出笑臉說道“殿下若是要返回看關東,那邊回去咯,反正已經許久沒有回去了,正好可以治理領地。”

秀家不知道是秀貞沒聽明白自己的意思,還是他刻意一再迴避這個問題,僅僅是對他回以微笑之後離開。

從玉造口下城返回自己的藩邸之後,秀家便對自己的侍從下令讓他們提前準備收拾一下,等到秀吉和秀昭的葬禮結束之後自己就將返回豐春。

秀家本來約了足利義昭詳談關於足利義家是否能被收養為足利本家的事,但是隨著秀家心態的變化,這件事也被暫時擱置了下來。

在秀吉葬禮開始前的3天,秀家去了一趟京都,去見了一趟近衛前久、一條內基和三條公廣,就他們領地的事宜進行了商議。

作為公家能夠獲得萬石的知行這是自鐮倉幕府以來少有的福利,儘管以上三位依舊保持了公卿的身份,受封的都是他們的兒子。

但是這些知行都是可以直接傳代的。等到他們的兒子年歲長起來了,將知行傳給他們的兒子,而他們再以公卿的身份來京都做官,可以說是裡子和面子都保住了。

由於一條家基和三條實家都未滿10歲,秀家必然要給他們兩人安排家老照看。再加上身為公卿本家,一條、三條家手中根本沒有什麼武士儲備。

即便收攏了部分羽林家出生的公卿為家臣,但是這些羽林家的男人早就脫離武士階級太多代了,讓他們身著甲胃站站崗還行,若是讓他們披盔戴甲的上戰場卻是為難他們了。

一條家基還好辦一些,就算秀家在近十年解除了部分武備,大津周圍鄉村中的武士數量還是不少的。

即便這些村落之前解除了武備,大量武士被抽調去了關東,那也可以從底層建功的足輕中提拔上來。

比如在之前湧泉寺之戰中的表現出色的和吉與健太,便以村子名為南笠苗字取名南笠和吉、南笠健太郎,成為了豐春家的一名下級武士。

如今隨著大坂方面大評定的宣佈,這塊領地要被劃撥為一條家。他們作為這片土地上的武士,除了將從原本的龍膽五七桐紋靠旗換成【一條藤】之外並沒有其他改變。

為了讓一條家基可以更好的掌控領內,秀家將自己過去的侍從清水信也轉給了他。

儘管這時候豐春家的封賞還沒有被確立下來,但是秀家之前讓藤堂高虎解散軍勢的時候,就已經將清水信提前留了下來。此次他將轉封坂本1.5萬石,正式接管一條家的政務。

除了清水信也之外,川原康治、垣內修等備前武士也將隨之轉封大津。

作為他們的武家統領,秀家將當年山崎之戰時候,從明智軍轉投秀家的安田國継和可兒才藏,隨之一同轉封的還有舊同為明智降臣的本城惣右衛門等武士。

這些人本來就在秀家之前徵召的軍團之內,並沒有隨之前軍勢解散而解散。

他們兩人的知行分別為2600石和3100石。也就是說這三位大人物的知行,差不多佔掉了一條家基總知行的小一半。

但這就是一條家基年歲太小不能理政,必須接受的弊端。

在京都一條氏藩邸內,在秀家的見證之下,這些武士正式向一條內基行臣子之禮。

除了清水信也他原本的知行就過萬,轉封需要大坂備桉之外,其他人可以就此直接與一條家基確立君臣關係。

這個時候儘管秀家已經與一條內基和三條公廣談好了兩個兒子入繼的事宜,但是由於兩個兒子年歲還小,還在從關東過來的路上,所以這些家臣只能先向一條內基行禮,等到家基到京都之後,再補上臣屬的禮儀。

從一條家藩邸出來,回到自己曾經居住國的三條通,這裡是三條家的藩邸,清華家大多居住在這裡。

此刻的三條家已經從清華家被抬升為關攝家,但是藩邸的位置不是這麼輕易可以改變的。

在路上秀家看到了一個老熟人,黑田家二十四將、黑田八虎之一的後藤基次,此刻的他正喝的爛醉如泥被家臣從一家酒肆內抬出。

“又兵衛怎麼喝了這麼多酒,就算天下已經承平,你也不需要如此放浪吧!”

扶著後藤基次的武士看到來人居然是豐臣秀家,趕忙向其行禮致歉,並解釋道“我家主公剛剛被大殿追放,心情有些不佳,讓大納言殿下見笑了。”

那名武士說罷便扶著後藤基次退到一邊,將道路讓給秀家他們行走。

但是聽到後藤基次被黑田長政追放訊息的秀家哪裡會這麼輕易的離去呢?

他找了一個藉口讓手下武士扶著喝的七葷八素的後藤基次到自己的舊宅去醒酒,趁著自己家臣照顧後藤基次的機會,他向後藤家的武士詢問緣由。

原來後藤基次與黑田長政的矛盾由來以久,作為曾經的黑田親族,因為有在黑田長政被荒木村重幽禁的時候背棄黑田家,後藤基次一直是黑田的外圍家臣。

後來重回黑田家帳下效力,在與城井氏圍繞領地更換進行了徹底抗戰的戰鬥中,與吉田長利一起在途中勸黑田長政退卻,黑田長政並未採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黑田長政將氣都撒在了後藤基次的身上,此次慶長之亂的時候,後藤基次勸又說黑田長政不要參與,結果事實正如後藤基次所料,黑田家被當典型減封處置。

黑田長政是不可能認為自己錯了的,正好由於黑田家知行大幅消減,其麾下武士勢必要被裁員,後藤基次就被黑田長政盯上了。

原本黑田如水挺看重後藤基次的,但是向黑田如水被流放高野山,黑田長政一人主事,失去庇護的後藤基次自然就自追放的名單之上了。

別看後藤基次後世名氣很大,由於一直不為黑田長政所喜,他的知行一直只有幾千石的規模,直到關原之戰時候立下大功,討取了石田家大將大橋掃部,在德川家康的建議下這才受封1.6萬石領。

但是黑田長政依舊故意噁心後藤基次,給他的地都是最爛的地,實際檢地只有大約1萬石的產值。

望著一旁醉倒的後藤基次,秀家突然改變了原本打算交給三條實家的家老香川景則,打算將後藤基次送過去。

香川景則是秀家侍從出身,但是他爹香川之景本來就是秀家的家老,知行擁有常陸2萬石。

這麼大的體量轉封去了贊岐不得再加封個2.5萬石?這樣的主臣關係怎麼看都有些失衡。

但是秀家手中沒有再合適的人選了,當初的贊岐眾隨著秀家知行不斷龐大,能力身份合適的就只有香川景則一個人了。

過去秀家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現在既然後藤基次在自己面前,有這麼一個大坂五人眾的智勇之將當家,效果未必沒有香川景則合適。

最關鍵的是後藤基次的知行少啊,只要給他開出8000~1萬石的賞賜,相比他一定會答應下來吧。

秀家延後了家臣轉仕三條家的安排,等到傍晚時分後藤基次醒來看到秀家當面,並和秀家深入交談之後最終答應以9000石的知行成為秀家實子、三條公廣養子三條實家的家老。

但是後藤基次畢竟是外來人,秀家給他配了香西清正轉封3000石、高原次利轉封4000石,以及安富盛忠轉封2000石一同輔左。

香西清正是香西佳清侄子,天正6年(1578年)由於與父清長一道爭奪大內郡4鄉歸屬,而與香西佳清產生矛盾。

在成就院殺害了佳清派的新居資教植松資正,最後不敵香西佳清奔逃備前宇喜多家避難。

後來秀家收復了香西佳清,儘管想過想要兩家重歸於好,不過由於香西清正父子與香西佳清重臣植松往正的矛盾未能成功,之後就一直以宇喜多家直屬武士身份侍奉宇喜多家。

現在正好將他派回贊岐去,成為三條實家的家臣。高原利次、安富盛忠也都是贊岐舊豪族,隨著秀家轉封,又隨著秀家兒子返回贊岐。

處理完這些事之後,秀家在京都的佈置也就基本宣告結束了。既然想要回到關東去,那麼足利義昭的事兒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但是在秀家正從京都出發前往大坂準備應對明日秀吉葬禮的路上,秀家的隊伍卻被一名老僧攔下。

要知道此刻已經不是之前佛爺橫行無忌的時代了,大名的身份務必尊貴,更別說是像秀家這樣的大名了。

在前面開路的武士看到不長眼的老僧上前正準備打發他走,卻聽他說道:“老僧只是想要向豐春大納言討一杯水喝。”

秀家聽到前面的動靜,主動詢問身旁的侍從,在聽到是老僧索要水之後,隨口說了一句“他要喝水就給他一吊水袋吧,我們繼續向前走。”

誰知不多時,又有武士來報道“主公,那名僧人指名道姓要喝殿下您袋中的水?”

“要喝我袋中的水?”秀家詫異的問道“他難道不知道我的身份嗎?”

武士答覆道:“屬下已經明確告知他,這是豐春大納言行在。但是他明確告知說‘我要喝的就是豐春大納言壺中的水。’”

“還真是個秒人。”僧侶奇怪的舉動引起了秀家的注意,但是秀家也很注意自己的安全防護,先讓侍從裡見義家去識別一下那個僧人。

結果片刻之後裡見義家興奮的回來說道“殿下,您瞧我把誰帶來了!”

秀家順著他目光望去,居然是秀家兒子松千代王丸,也就是現在喚作足利氏家的師範南光坊天海。

“天海大師,你怎麼也來了京都嗎?”看到天海的秀家,驚喜的問道“我正要往大坂去,你要是順路的把,不如於我一道去吧。”

“貧僧正有此意。”

——————————————

等到秀家從新回到大坂,與天海兩人圍爐煮茶之後,秀家主動向其詢問起了來京都的原因。

“其實我已經來了兩日了。”天海對著秀家說道:“關白殿下故去,葬禮定在10月28。作為關東僧侶我受召上洛參與關白葬禮的吟誦往生咒。”

“讓大師從關東趕過來,一路上一定是舟車勞頓了。”

天海沒有理會秀家的客套,主動向秀家發問道“聽聞殿下受五大老舉薦為‘若年寄’,代豐臣宗家執掌武家,正是可喜可賀啊,恭喜殿下距離當初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只是我與殿下進入大坂藩邸,怎麼發覺這裡一點都不像是要久居的模樣呢?”

聽到天海問起自己這邊的情況,再響起自己過去曾經與其承諾的豪言壯志,秀家多少有些尷尬。

但是還是將自己在大坂這裡受到的針對,與自己打算回到關東去,任由秀次與茶茶在大坂鬧的想法與其坦誠出來。

誰知在聽了秀家的想法之後,天海大驚失色的說道“殿下聰明了一世,當深知軍勢對於權勢之重要,怎麼到了這麼關鍵的時候,反而忘了呢?”

秀家早就知道了,那時候解散軍勢是走了一步臭棋,但是現在被人當場說出來,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彼時天下大名軍勢都已經解散,德川殿下來與我商議,約定僅保留少量軍勢用以控制大坂和京都之用。我與其既然為主持議和之大大名,還是要做些表率的。

當時的我只想著爭取名利,確實是忽略這一點。不過彼時給我壓力確實很大,其他大名都已經解散了軍勢,唯獨我豐春家軍勢聚集近畿,難免落人口實。

事後我想了,就算解散大部分軍勢,在京都、岐阜和清州的軍勢不能解散,這樣自己多少還能掌握主動。”

“非也”天海對秀家的想法予以否定道“岐阜、清州皆為岐阜殿之領,既然議和已定,懲戒也已下達,殿下軍勢駐紮於同僚領內,難道就不是落人口實嘛!”

“那...以天海大師的意思是?”

“殿下是受皇命返回日本,主持東西兩軍騷亂之變,事情雖然已畢但天下未安。完全可以再向天皇討一份昭命,授予殿下臨時駐軍京都之便宜。”

秀家一聽天海這條建議,激動的派了一下大腿說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隨即又懊悔的說道“可是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為何晚了!殿下若是就此返回關東,才是真的悔之晚矣!”

“大師何出此言?我若在大坂,我便是眾失之的。我只有遠離大坂,岐阜與澱姬才能防守一搏啊!”

“錯了錯了!全都錯了!這只是殿下的一廂情願罷了!”天海不斷的否定著秀家的想法說道。

隨即天海給秀家講述了一個民間故事,大概意思是一個鄉下大名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在他死後分家產,最後找來相鄰大名做見證的故事。

但是這個相鄰武士家本來就和這個鄉下武士有土地上的糾紛,並一直覬覦他們的土地,為此甚至還打過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大名刻意的將領地分為一大一小,想要挑撥兩兄弟矛盾。但是兄弟倆也知道這個大名沒安好心,深怕被互相爭奪的時候被他搶了家底。

兩兄弟一直一來都相安無事,反而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直到有一天那個給他們分家產的大名去世了,自己領內也發生了要分家產的事兒,請他們兄弟倆去做見證。

兄弟倆藉著這個機會,也將隔壁大名的領地分為好幾份,並分別拉幫結派。隨著那個老大名去世,領地被分割。唯一的威脅消失之後兄弟倆再也按捺不住互相征伐的故事。

儘管這個故事秀家怎麼聽都覺得是天海現編的,他雖然沒有天海見聞多,但是這麼多年也走遍了整個日本了,怎麼就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秀家反而覺得這個故事和後世黑澤明的《亂》有些相似。

但是這不影響秀家理解天海想要表達的意思“天海大師的意思是,秀利與秀次就是那兩個兄弟倆?而我就是那個別有用心的隔壁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