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備前宰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北伐軍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北伐軍議

尹東夫人在荒川溺斃的訊息僅僅在豐春城上層傳播,對於這麼一個九州大名家的婦人大家都沒有過多的關注。

很多人只知道當初他們夫婦倆帶著孩子來找秀家尋找庇護,秀家也很有情誼的幫助尹東長益復藩。

對於尹東夫人和兩個子女為什麼沒有跟著前往九州,很多人的理解是這是尹東家放在豐春家的質子。

阿初的經歷很悲慘,秀家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加害者,是那個薄情寡義的壞人。

但是在公開的場合秀家明確表態出對尹東夫人意外離世的哀悼,並表示會收養她的一隊子女為猶子和猶女(並非養子養女)。

秀家專門命人將阿初的屍體用快船送回九州,並派了家老戶川達安親自前往九州表示哀悼。

阿初是個可憐的女人,可以想象即便她死了,他的兄長大友義統和夫君尹東長益都不會留下一滴眼淚,她的人生和生命就好似從沒有在這個世界上來過一樣靜悄悄的來,輕悄悄的走了。

阿初人走了,但是秀家的怒氣依舊沒有消除,他甚至希望自己根本不知道這麼一回事,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憋著一股子氣。

因為阿初的事,秀家自己感覺虧欠了直子、菊姬和甲斐姬三人,即便見面都不知道怎麼和她們面對。

甚至於在之後的軍議、政議中,秀家的家老們都對秀家那一幅彷彿所有人都欠他的模樣感到無所適從。

藤堂高虎以為是自己在蝦夷亂民這個事上沒有處理好,引起了秀家的不滿,即便是在向秀家彙報的時候也有些唯唯諾諾。

秀家自然不會遷怒於自己的家臣,但是話語中的語氣的冷漠是隱藏不住的。

秀家開拓蝦夷也已經好幾年了,但是豐春家內部知道這件事的人還是不多的,在聽到秀家將要北伐蝦夷這個事上,或多或少會有所怨言。

但是秀家依舊表示要推進此事,並在最後只動員了3萬人戰兵參戰。

原本依照軍役賬要求,秀家需要動員9萬人北上,秀家如今只動員3萬人,實際上只完成了軍役賬要求的7成。

說到底還是因為蝦夷地處北地,軍糧運輸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再說秀家之前也沒有準備足夠的禦寒的衣物,太多人北上只會造成無謂的非戰鬥減員。

但是有趣的是,秀家動員的3萬戰兵中只有2個備隊的常備合計3000人,剩下的十幾個備隊都是預備和守備充任的。

目前鳳凰村家內部的軍力組織架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脫產武士、足輕組成的職業士兵,這些士兵只管站崗、訓練和備戰。

主要是秀家麾下旗本眾1600騎,人人具是弓馬嫻熟的武士組成。

以及300人左右規模的侍從隊,這支隊伍大部分由武家子弟組成,既有元服的也有未元服的存在。比如裡見義家比秀家還年長2歲,依舊在秀家身邊擔任近衛侍從。

除此之外是負責豐春城上下守備任務的御本番眾2番3000人分6營兩兩組合守備。

這就好比古代中國的禁軍,只管守備都城和宮禁的安全,基本上不會有出戰的任務。

這只軍隊目前戰鬥力還算比較有保障,是秀家在轉封關東之後以吉備武士為骨幹,填充關東武士、足輕組建的軍隊。

但是隨著這幾年周邊武士子弟的補充,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淪為歷史上唐朝神策軍的結局。

最好保持戰鬥力的辦法莫過於讓這些士卒再次上戰場,但是這幾年日本本土相對平和,又哪裡有戰事可以去鍛鍊呢?

朝戰結束之後,秀家將朝戰留下的骨幹分潤到幾個常備番隊之中,畢竟常備才是秀家出戰的主力,與之相比御本番眾的優先順序反而要低了一點。

除了2藩御本番眾之外,秀家還有常備4番,其中上野常備略多足有2200人,其他下野、茨城、相模3國各自駐有一隊常備,上總、武藏、常陸各合計駐守一個常備。

上總下總這裡還有秀家的火炮備存在,一共3個炮營,大小火炮數十門。

由於保密的原因,火炮備並沒有編制在秀家官方軍隊編制之內,但是卻是真真切切的脫產武士、足輕組成的。

綜上所述,秀家的常備武士總兵力大約在12000人左右,由於沒有民夫的配置,對於300萬石的大領來說,差不多是每萬石50人的標準。

但是前幾年由於向秀吉示弱的原因,分駐下野等地的常備常年缺額,兵力只有標準的7成左右及1000人。

除此之外,各國、分郡、城下町內還有專侍盜捕的警捕眾約3000餘人,這部分人也算是脫產的軍卒,只是他們中除了與力和同心才能佩刀,普通的捕捉只能配有長棍。

但是必要的時候秀家依舊可以將他們快速組織起來,成為額外軍力的補充。

除此之外,秀家還有守備5備,守備是由編入守備軍役賬的武士和半脫產農兵、町民充任的,他們每人每年會服役3個月,1個月訓練2個月服役。

服役期間遇到春耕秋收等時候,鄉都必須提前保障服役的人家的地提前收穫才能去組織人耕種、收穫別人家的地,這也是守備們願意服役的原因。

再加上守備在服役期間糧食依舊會被秀家承擔,儘管沒有俸祿,但是在服役完之後依舊可以根據軍職獲得一次性1貫錢的津貼補償。

再加上守備只有4番6000人,他們是秀家領內45城主要的駐守主力,很多城都被秀家分給了家臣,原本不需要秀家去派人駐守。

但是秀家本著“提高領內把控力”的原因,依舊對領內主要如河越、八王子、廄橋、水戶、宇都宮、關宿等重要城池駐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尹予沒有場常備駐守,所以專門有一個番隊駐守在尹予,歸屬明石景親調配。

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豐春家內的服役士兵綜合人數大約在2萬人左右,這樣的軍隊數量對於3000萬石的體量來說並不算多。

此次出戰,領內的布放秀家不準備去變動,所有出陣的軍勢全部從領內額外調配。

秀家打算調茨城的常備從徵,剩下的19個藩全部從領內動員組成,分別為12個預備藩隊和7個守備番隊。

御本番眾中需要各自調配1營軍士,其他各藩調配1個連隊合計近2000人衝入各預備隊中擔任底層軍士。

秀家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安排,是打算將這次動員作為之後日本東西大決戰的預演去準備的。

所以儘可能的在利用這次北伐的機會,將儘可能多的預備軍卒訓練成可以上戰場殺敵的狀態。

所以預備軍卒,主要個各郡、各領自己動員、訓練的農兵、町民,平時沒有作戰任務過自己的生活,但是每年必須要完成1個月的軍役訓練任務,由各大名領或者各郡司負責組織。

與常備不同的是,這是每一個豐春領民的任務,每一個領民軍訓時候的軍糧需要自備,但是軍訓完成之後每人可以獲得一斗白米、錢300文的賞賜,也算是對百姓窮苦生活的一個補償了。

但是一個月的軍訓也就完成基本的隊列訓練和熟悉旗幟、鼓號罷了,戰陣什麼想要訓練根本不可能的,定多讓他們學習一定的武器使用和射箭的訓練。

雖然秀家在吉備的時候組織的【一領弓制】依舊在關東執行,但是這裡的領地更大、軍民百姓更多,想要配齊足夠的弓的一個天文數字。

你讓普通百姓去準備丸木弓上了戰場也沒有多少殺傷力,所以在關東【一領弓制】逐漸演變為想要考取常備的富戶人家才會參與的事項。

好在射箭依舊是每一個守備軍卒在服役的時候每日需要學習訓練的基本功,換句話說秀家領內的守備力量大致和當初吉備時候的直轄備隊戰力差不多。

因為預感到了普通武士家軍隊動員的遲鈍,秀家這次北伐的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軍力徵發自戶川、藤堂、真田、長船等麾下大名、豪族麾下,等於是將原本的軍役賬鄉下轉移了。

徵發歸徵發,但在整編的時候還得按照秀家的規矩來,人數足夠可以獨立成軍的番隊暫且不論,你叫藤堂廄橋番也罷,叫戶川府中番也行。

至於那些軍力不足以組成反對的,如真田、前田、管等剛剛過萬石的大名,則必須經過整編,將他們自的軍力和秀家直屬領內動員的軍勢混編起來,並接受秀家的番號。

好在秀家也為了命名的方便,基本上根據大部分人動員的所在地命名,如真田信繁所領的館林眾,管正利所領的下館眾。

除此之外,這只軍隊中海油一直比較特殊的存在,由剛即將12歲的旭千代所領的宇都宮眾。

旭千代是阿南的兒子,舅舅是尹達政衡。作為妾室所生的兒子原本不應該獲得獲得5萬石的封地,但是他運氣比較好,正是當年秀家受秀家猜忌的時候,為了讓秀吉放心,秀家曾經領地分成數分封給當時在世的兒子。

原本秀家曾經在尹予的時候和明石景親談好,將會吧馬上要12歲(虛歲)的旭千代送到尹予去交給他教養,並讓其娶一個明石家的女兒為正室,也算是為旭千代的未來鋪路了。

但是現在秀家改變了注意,他更想要自己有一個兒子可以陪自己出征蝦夷,也好看一看蝦夷的模樣,提前體驗一下戰爭的感受。

作為目前秀家名下最年長的存在,旭千代自然是當人不讓的存在,除了旭千代之外,還有已經實打實12歲,虛歲13歲的神月丸。

與想要讓旭千代作為秀家的兒子見見世面不同的是,秀家對神月丸的感情就要澹薄很多。將他帶上可能更多的是有工具人的想法。

除此之外,11歲的養子泰松(阿巴泰)也將從徵,秀家打算讓其回去統御蝦夷的女真部落去。他們兩人不會掛帥統兵,完全是跟在秀家一起北上罷了。

作為已經有快10年沒有體驗過征戰的關東的普通百姓,即便是朝鮮之戰的時候秀家也多是動員常備和守備參戰,預備只是承擔運輸糧食的工作。

但是這次卻不一樣,秀家既然抽調常備的武士填充入預備番隊充當軍官,自然是有了讓其一同參與征伐的心思。

有仗打就有軍功領,有軍功領就可以搏殺出可以傳世的授田,表現特別出眾的還有可以被提拔為武士的機會,這是記錄在《宇喜多軍制》中的內容。

拋開別的戰利品不談,這些可以傳世的授田就足以刺激普通百姓拼命的保命了。畢竟授田的賦稅只收4成,而暫時授予其耕種的露田田賦足足有5成啊!

而且根據軍制要求,參軍從徵的普通民眾可以免去今年的別動錢和地籍稅,也就是房屋佔地稅和土地使用稅。(注:為了鼓勵生育,秀家已經免去了丁口稅)

這對於生活在底層的民眾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定完了出征蝦夷的軍役安排,會議的主要話題挪到了關於領內政務上面。

隨著花房正成帶著自己的兒女轉封去了岡山藩,儘管花房正幸和花房職秀依舊在豐春家內效力,不過花房本家僅在豐春家保留了4000石的花房正幸的隱居料和花房職秀的7200石知行地。

這也是為什麼宇都宮會被秀家收入之下領,並交給自己的兒子旭千代掛帥的原因。

再加上岡家利被轉封去了京都,並奉命鎮守關東,上總那邊也被空了出來。最關鍵的是秀家領內的家老出現了空缺。

秀家額外增補了真田信繁為家老候補,讓其暫代過去岡家利負責的軍備生產的任務。

作為秀家的侍從出身的武士,作為曾經上野真田家的次子,或許在15年前他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一方大名。

在剛剛成為秀家麾下的時候,他也不可能想到12年後他會成為統治這個家族最重要的14人之一。

出生於永祿10年(1567年9月9日)真田信繁,如今才33歲!這一點與當初藤堂高虎入閣的時候年歲相當。

秀家的這一舉動似乎是在預示著,真田信繁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位藤堂高虎,成為秀下一位最重要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