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清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127 穩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7 穩紮

新縣的人口突然增多,使得新縣的生產也必須要放開了,也就是,他們必須要將實際控制的五十公裡半徑再進行擴大,新縣所處的位置在渤海灣處,從這裡向內6深延,本來就屬於華南平原地帶,正是農業最興旺的地帶,從前是人口過少,無法開,多開到新縣中心地帶向外的十五公裡左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人口增多,必須要給他們安排工作,所以蕭遠大手一揮,除定工廠的工人之外,其它人全員下鄉去種地,沒辦法,他們的原料全靠海上而來,並不具有自產能力,才區區五萬人,就明顯人口過剩了,為了穩定,只能進行全員大生產。

新縣不分地,採用的是類似農村合作社的模式,吃的是大鍋飯,但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更像是大鍋飯與聯產承包制的一種結合,比如設定這十個人管理這一片地,最終還需要考核業績,實行的是十人利益捆綁制度。

每天都由拖拉機拽著一長串的車廂,沿著型鐵路將人員送入農田進行開荒勞作,大量的牛馬應用到農田的開當中,白天工作,晚上回來,只要年齡合適的,全部進入學堂當中去學習,新縣的普及教育從未停止過。

雖然現在還需要從現代請一些大學生充當老師,但是卻已經不再教中低班了,直接教高級班,高級班如今已經學到了初中水平,並進行深入,估計再有一年左右,就可以進入高中課程了。

而中低級班全部都是由第一批培養出來的年青人充當,教授識字沒有任何問題,四則混合運算也要進行普及等等,免得自己算錯了帳,但是男女學習是要分開了,畢竟他們身處在明朝,男女大防,千年以來已經變得極為嚴重了,在沒有更大的外來影響之前,還真不是幾年就能改變的,但是女子放腳,雖然垢病頗多,但卻是強制性的,蕭遠奮力的扭轉著這種變態的審美觀。

人員的增多,軍隊也需要進行擴充,因為現在新縣的防區變得更大了,已經由原來的五十公裡,擴充套件到了一百公裡,如今正在考慮如何在防區之內設定村莊,但是現在兵力有限,無法全員展開保護,只能使用效率更低一些的集中管理,距離遠的農田,一天能幹上半天活就算是不錯的,剩下的時間都扔在路上了。

軍隊由原來的兩千人擴充到了五千人,這五千人全部都是二十餘歲的精壯年,三十歲以上的,除非擁有一技之長,否則的話全部編入民兵隊伍,進行半工半軍的訓練,數量更是多達一萬左右,整體軍力達到了一萬五,可是槍支卻沒有那麼多,正規軍勉強達到了人手一支98步槍,民兵部隊一半拿著單打一的民用步槍,另一半還使用著長刀長矛和滑輪弓。

槍這東西倒還好,自制單打一和一些並不經用的98步槍還湊合,但是子彈卻供應不上這麼大規模部隊的使用,只能勉強供應正規部隊每人五十的防禦基數而已。

槍彈的生產車間屬於特殊供給單位,電力大部分都供應到這裡,二十四時輪班轉,從現代購買來的壓殼機,縮殼機改成畜力,生產度不低,可是畢竟數量有限。

完全按著原廠的各部件進行自制的機器卻沒那麼優秀了,雖然每個部件都是那些從南方接來的工匠自行打製,可是質量卻無法與現代工業的產品相比,齒輪、鏈條等等,都是製做極為吃力的東西,若不是還有幾臺車床幫忙,只怕連自制都不成了。

但是故障頻出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要蕭遠手下培養出百多名可以把這些機器閉著眼睛拆開,再閉著眼睛裝上的高手,雖然很多原理他們並不懂得,但是哪裡是動力輸出,哪裡是原料鋪進等等都摸得極熟。

工匠們不停的用純手工打出一些百鍊以上的極品好鋼來製做機器部件,使得兩部自制機器的日產子彈數量也達到了一萬左右,合格率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這可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了,樂得蕭遠一人給他們了一大筆的代購票來充當獎勵,如今的新縣物資還貧乏,屬於計劃經濟時代,代購票可是一種好東西,而且這種彩色的,印著新縣軍隊列隊舉槍圖樣的代購票想做假都做不成,絕對的安全。

在軍隊的教育建設上,蕭遠已經處於半脫身狀態了,一般他只給軍官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工作,而普通士兵的教育則完全交給了那些經過蕭遠課程培訓之後的指導員,沒錯,就是指導員。

新縣恐怕是在這個時代唯一個把指導員設到了連級的部隊了,指導員負責的是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且與所屬部隊的長官同級,要求就是平時做思想教育工作,但是沒有部隊的指揮權,但是在部隊長官明顯不服從軍令,或是錯誤命令的時候,有權進行制止,甚至是擊斃戰鬥指揮官,搶接指揮權。

用蕭遠的話來,戰鬥指揮官就是一把對外的利劍,要英雄,要勇敢,要所向無敵,而指導員,就是一面盾牌,一面保護本部,防止部隊叛亂的盾牌,所以要調動部隊,沒有指導員的配合是萬萬不成的。

當五千人的部隊建立的時候,楚雄就帶著他的百人教官隊伍下到軍隊當中,努力的整訓著部隊,並不參與部隊的日常調動,真正的部隊指揮官是鍾永鋒這個年青的夥子,有勇氣,卻同樣具有冷靜的頭腦。

蕭遠並沒有仗著他有槍有人而進行快擴張,有道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深厚的地基,哪怕是樓建得再高,也終究要有倒塌的一天,何況現在的新縣,並沒有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力量,士大夫階層的支援,所以凡事急不得,先扎穩腳根再。

起來容易,可是真要是做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了,哪怕蕭遠擁有開拓器這逆天級的寶貝,哪怕他可以擁有整個網絡資源來充當他的智囊團,可是要從幾百甚至是幾千份意見當中抽取出正確的,何其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