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清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199 鄭三的煩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9 鄭三的煩惱

新城的兵工廠可以生產與近代步槍相似的栓動98步槍,生產了這麼久,已經積攢了足夠的經驗,要仿製這種原始的滑膛槍自然輕鬆加愉快。

新城的鋼鐵產業完全是由蕭遠從現代攜帶的資料建立起來的,但是生產能力與現代有著天地之差,無縫鋼管這種身管武器最重要的材料與現代更是沒法比,自制的98步槍打上一兩千子彈槍管就要更換了,為了避免炸膛,質量不足,數量補齊,現代步槍的槍管很薄,但是新城的步槍管壁卻是極厚,達到了一釐米左右,使得步槍變沉,但是卻也更加安全,總比帶刀子帶箭支要方便得多了。

而仿製的掣電銃使用的就是新城自己的材料,厚壁無縫鋼管,內部打磨光滑,他們可以製造出線膛槍來,再反過來造滑膛槍,就像是讓一個軍工高人製做一個玩具模型那樣簡單。

十幾支仿製出來的掣電銃加上子銃裝箱封好,由海軍的快船送到南京去,直接交到手握兵權的崔學手上,當然,隨著送去的還有一封信。

信中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新城具有製造這種槍的能力,身為大明屬臣,自然要為我主分憂,由於新城的工廠地域很強,所以無法全部搬到大明地界去,但是新城願為大明軍隊提供這種槍支,只要大明提供一原材料就可以了,扣除原材料之後,每支槍折價五十兩銀子。

崔學大太監可不笨,一看到每支掣電銃五十兩銀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甚至樂得差找不到北,何解?成本也!

大明朝還沒有形成有工廠式的鋼鐵工業,前線所使用的火銃全部都是工匠手工打製而成,特別是槍管,不具有管材的生產能力,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內部套上一個差不多粗細的銅棍,然後裹上生鐵進行不斷的打製,直接打成一個筒狀的槍管,而且還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由於鋼料不過關,所以槍管要打成六稜形,質量再差了,甚至還要再蒙上一層鐵層然後箍緊,麻煩得要命。

哪怕如此,一支火銃的造價也過了一百兩,直逼二百兩的大關,這才是真正要命的,而新城則開出了如此低價,不得不讓崔學老太監樂得兩眼藍。

崔學老太監一想到大明軍隊幾十萬只火槍上陣,把滿清韃子打回老家去,他這個做主導的老太監只怕也要像三寶太監那樣名留青史了。

明朝的皇帝沒幾個像樣的,現在這個世新皇帝更是如此,否則的話也不會被太監把了權,也只有那位穿越前輩崇禎爺有兩下子,只可惜,這位前輩太短命了一些,他死了以後,他這個兒子也不怎麼爭氣。

世新皇帝好女兒,但是卻不是床第之間的那種愛好,而是喜歡看一大幫的舞女宮女什麼的,穿著華麗的舞衣,在一片片的沉得煙氣當中跳舞,把衣服一件件的脫下去,直到最後脫得什麼也不剩,盡情的展露身體引誘他,看起來就像是仙女跳舞脫衣服一樣。

而世新皇帝呢,絕不會狼性大的扒光了撲上去享用,而他,則盤坐在蒲團之上,靜心修道,據,用抵禦誘惑來讓自己飛昇成仙,除此之外,對什麼都不關心,倒是養了一大幫身材相貌一流的舞女出來。

而崔學大太監專趕在既將要開始的時候來請示,忙著修仙看女人脫衣服的世新皇帝哪來功夫理會這些國家大事,摺子看也不看的就批了,甚至直接下了空白的聖旨,需要什麼你自己添就是了。

崔學大太監拿著皇上的空白聖旨,大手一揮,要什麼原料儘管開口,咱大明缺銅缺銀不管,可是就不缺鐵不缺其它的原料。

有了官方出面可就不一樣了,一聲令下,徵集船隻,一船船的向新城運送生鐵,少量的銅料,大量的硝、硫等,甚至順手的,連什麼絲麻之類的原料都給解決了。

不過代價也不是沒有,崔學要求新城把這種最先進的掣電銃的價格壓到三十兩,三十兩也成啊,那也算是大賺了,工業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東西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度快。

有了原料,新城再一次開工了,只有工開,哪怕賣不出去,轉成內銷也能穩定民心,只要掣電銃這一項就可以讓新城的收入變得盈餘起來。

蕭遠這種迂迴政策穩定了新城剛剛出現的不穩苗頭,可是那些被鄭家壓住的商人們可不幹了,眼瞅著一錠錠的銀子可就沒了,原材料換成品,再補上少許的銀子,一轉手,那可就是幾倍的利潤。

鄭家就算是再霸道,也不敢把所有的商人都得罪了,更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得罪朝庭的權貴階層,無奈之下,只得默許商人往來新城經商,圍困計算,算是徹底的失敗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口子一開,鄭家的圍困計劃算是徹底的失敗了,而隨著新城新的戰艦下水,足足二十艘威力巨大的戰艦,已經開始嚴重的挑戰了鄭家海上霸主的地位,可是鄭家卻是一辦法也沒有,除非撕破臉皮,直接圍剿新城的海上部隊,那樣的話無疑就是要開戰了。

與新城一戰,別的不,單就是大明朝庭就不會同意,因為新城現在可是大明最重要的軍火供應商,掣電銃九成出自新城,特別是當第一批一萬支掣電銃交貨以後,新城在大明眼中的地位急的提升。

鄭三最近的頭都變得稀少了,這個新城,這個蕭遠,還真能給自己添堵啊,新城的勢頭打壓不下去,反而變得更加興盛,對內,自己那個侄子鄭子鳴,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很明顯的處處與自己做對,想要撈功績,甚至處處給新城話。

難道他就不知道,鄭家之所以受到重視,就是因為鄭家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強大到大明朝庭也要藉助於他們嗎?若是讓新城的海軍展起來,那麼鄭家就變得可有可無,讓大明有了更多的選擇,鄭家在大明的地位也會變得搖搖欲墜。

新城的海軍展只能用瘋狂來形容,開了三處幹船塢,兩處船隻修理廠,每個月就可以下水護衛艦達到了三艘,若是生產更大的巡洋艦可以達到兩艘,最大的驅逐艦兩個月三艘的水平。

可是鄭三只能眼睜睜的看新城從日本運回大量的木材用來造船,而且鄭三還知道,這種造船度並不新城的極限,如果咬咬牙狠狠勁,還可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