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清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224 競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4 競爭

在這一切之下,似乎那些糧店關門,對滄洲的居民沒有任何影響,甚至感到更加幸福了許多,至少每頓都能吃上白米飯了,不像從前,有的時候,米價一日三漲,一天三跌,讓人心驚膽顫。

一連過了一個月,滄洲一天一個樣,大半個滄洲每天晚上都能亮起燈光,大半個滄洲的居民,甚至不需要再使用自家臭烘烘的廁所,直接使用乾淨的公廁。

滄洲原本那些貧民居住的低矮房屋被拆除了,重新被翻蓋成了一個個的二層樓,原居民可以免費得到一套裝修好的房屋,一樓二樓隨便挑隨便選,剩下的就空了下來,由建設局進行對外出售,由於拆了原本的破房子,蓋上了新的樓,甚至還能空出地來,種上花草,甚至每家還有一塊空地用來種菜,當然,是不許養豬之類的,在滄洲城外,有一個大型的養豬場和養雞場剛剛才建起來,以後吃豬肉吃雞蛋,要比自家養的還便宜。

一個月過去了,滄洲人已經認同了新區的管理,而滄洲人也現一件頗為神奇的事情,那就是在很多時候,自己並不覺得上頭有什麼官老爺的存在,就好像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一樣,當然,你必須要去學習漢字,孩子必須要送進學校進行全天學習,否則的話就要挨鞭子,在這一上,執行得相當的堅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當你有事的時候,無論是你家丟了只貓,還是你想找份工作,只要看著那些掛著紅底青龍旗的地方,你就可以一頭扎進去,哪怕他們解決不了,也會把有關的部門指給你,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而且度還快,又不收門銀。

很多讀過書的老人搖頭晃腦的,這是黃老之治,真正的無為而治,通俗一,就是你沒事的時候,自己隨便行事,但是在你有事的時候,卻能找到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的地方。

其實這種法並不對,並不是居民可以隨便行事,這種行事,必須要在法律的允許的範圍之內,大憲法雖然規定居民享有自由,但是在前一條上卻也規定,法律神聖不可侵犯,後一條要參照前一條執行。

乾淨整潔的街道,人來人往的繁華,各種新興的商鋪林立,孩童揹著學校的雙肩書包笑跳而過,甚至手裡還拿著學校的,沒有吃完的水果或是罐頭,滄洲人現,僅僅過了一個月,這個滄洲,他們幾乎就認不出來了。

當然,對於滄洲的郎中們來,卻是苦難的,因為新區的醫院開到了這裡,收費低廉,而且診斷全面,一個病人,三四個醫生診病,相比之下,他們這單打獨鬥就有不夠看了,而且在醫院抓藥,價格雖然不便,但是卻有著各種補貼,只要是三位醫生簽過字的藥方,新區的負責管理醫務工作的教會拔出專項資金,可以補貼三成,而且有工作單位的,工作單位還會再補貼兩成,如此一來,五成不用自己掏錢了。

不過好消息是,新區的醫院面向滄洲招聘醫生,只要你的醫術拿得出手,甚至是過得去,就可以進入新區的醫院工作,並且在工作當中還可以學習,畢竟蕭遠幾乎要把林德老爺子那個醫學院所有的醫學書藉都要搬空了,如此海量的醫學知識,是全部開的,沒有藏私一,如此一來,讓一些手握秘方秘而不宣的郎中為之臉紅,甚至稍微大度一的,就把自己的秘方拿出來共享,如此一來,又讓蕭遠收集到不少後代失傳的方子,有孝敬林老爺子的東西了。

只用了一個多月,滄洲人幾乎自己都認不出來這是曾經的滄洲了,相比之下,那些地主聯合起來關閉糧店的行為,就顯得像醜一樣的可笑,甚至滄洲人早已經認同了那些行政局開設的糧店,到新糧店裡買糧買油,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習慣,不少人早就把原來那些所謂的老字號忘了個乾淨。

地主們聚在一起,真的是欲哭無淚,因為他們終於得到了訊息,新區甚至組建了一支專門的船隊,一船船的從日本、朝鮮向新區調糧,據,那些大船百丈長,數十丈寬,一條船一次就可以載糧數以百萬斤……如此種種,終於讓那些地主們坐不住了。

可是糧店若是重開,將要面臨著與行政局開設的糧店進行競爭,人家坐地就比自己低了兩成,如果自己再降低的話,那利潤可就更低了,雖然不收農稅。

沒人給他們種地了,眼瞅著入秋了,可是卻沒人收糧了,想動用強硬手段吧,深入到了各村的公安分部在那盯著呢,天天對著為數不多的一些老頭之類的宣講著什麼法律,怎麼利用法律對抗暴力之類的,那些黑洞洞的槍口,似乎就在這些地主的腦門上一樣。

無奈之下,地主們也只能花更高的價錢,僱人來收糧,如此一來,成本更高了,今年,算是賠了本,那麼明年怎麼辦?

空有良田,卻無產出,難道要喝西北風,有一些地主不得不打起了賣田產的主意,很快的,新區的財政部就拔下大筆的資金來交給農會,而農會也組織人手去收田,公平交易,只要價格不是高得離譜,盡數將田產買下,地主們得了真金白銀,而新區得了大量的農田。

這些地主們折騰這麼一下子,把自己的家底都折騰進去了,可是卻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事情是他們挑起來的,石頭也是自己搬起來的,人家已經警告過了,現在砸了腳,又能怨得了誰?

不,有一個能怨得著,就是萬土,這事可是萬土挑起來的,而萬土也知道自己犯了眾怒,滄洲這地又是武術之鄉,練武之人不計其數,不定哪個地主家的少爺就是個高手,怕是怒極之下做了自己,來個毀屍滅跡。

萬土將手上所有的田產都賣給了新區,然後連夜帶著家人,攜帶著大筆的資金溜向了滿清地盤,他家還有遠親在滿清那做官哩,倒也有投靠之地,再置田產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