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清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293 漢蒙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3 漢蒙之戰

幾十個部落聯合了起來,倒也湊出了十萬大軍來,當他們還在為誰來統帥而爭吵的時候,自治區的部隊已經全部進入了做戰狀態,每天飛機都以包頭為中心,半徑八十公里進行巡視著,高空偵察熱氣球也頻繁的升空,日夜不停的觀察著敵情,雖然蕭遠曾,如今自治區的出現,終結了騎兵為王的年代,但是騎兵仍然具有極強的機動性。

劉躍馬出任了北方戰區臨時司令員,坐鎮包頭,準備指揮做戰,而且幾個蒸汽機車頭也在包頭至大同的鐵路上跑開了,公路上也有著巡查車輛,防止蒙古軍破壞包頭至中原的交通線,僅僅是防守,就防得滴水不漏。

只是對於蒙古人來,破壞後勤這活,沒法幹,那些鋼鐵大車打不動燒不掉,只能直接攻擊壓根就沒有城牆的包頭城。

包頭為了自身的展,與新區一樣,是沒有城牆進行防禦的,全靠外圍的高空偵察來進行預防,而本地也由民兵進行細節上的防禦,正規軍主要就是進行正規野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

雖然包頭變得緊張了起來,不時的有軍人在城中走動,但是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包頭最主要的鋼鐵生產業,一切照常,只是民兵的訓練時間增加了兩個時而已,也僅此而已。

軍情處不停的將情報回包頭的指揮部,交給司令劉躍馬,而劉躍馬不時的調動著部隊,甚至在他瞭解了兩個蒙古騎兵師的做戰能力之後,向自治區的軍會打了一份報告,可以考慮再多增加兩個蒙古騎兵師,其戰鬥力,做戰精神都是一流,特別適合平原地帶做戰。

當蕭遠與總參謀部同時簽名的同意再組建兩個蒙古騎兵師的訊息傳到包頭之後,那些在包頭討生活的蒙古人齊聲歡呼了起來。

蒙古人天生便擅戰,而且這種遊牧民族並沒有什麼家國觀念,誰強他就服從誰,最主要的是自治區的軍人待遇那是相當的高,若是從了軍,進入了正規軍,那每個月的軍餉就比得那些在鋼鐵廠工作,整天牛逼哄哄的熟練工人了。

那些挑選出來的蒙古人本來就經過民兵訓練,騎馬開槍不成問題,而且他們自便騎馬,對於漢人來,最頭疼的騎馬問題,對他們來根本就不存在,可以,這個新組建的兩個騎兵師,從組建當天,就擁有著不俗的戰鬥力,只要軍官與士兵之間再稍微的熟練一下,就可以把戰鬥力達到峰,他們個個都是天生的戰士。

但是四個蒙古騎兵師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再增加了,蕭遠也要考慮到一個平衡的問題,總的來,仍然是以漢人組成的軍隊為主,甚至已有兩個步兵師準備轉成騎兵師了。

蒙古人的大部隊終於開進了上來,統帥也終於推舉了出來,號稱蒙古卓力格圖,也就是戰神的烏拉擔任,烏拉正值壯年,本身的戰鬥值就高,而且還不只如此,他還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擁有著很強的統帥能力。

只是這年頭統帥能力再強也白搭,因為蕭遠的出現,自治區的建立,完完全全的改變了如今這個時代的做戰模式,自治區擁有著最系統的熱兵器部隊,而蒙古人,還停留在縱馬彎刀的水平上,別看人數佔優勢,而且又擁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統帥,可是自治區打蒙古人,仍然是在欺負人。

劉躍馬也只是稍加考慮便決定了做戰計劃,正規軍只在步兵師留下兩個團,帶領民兵進行防禦,其餘的四個騎兵師,半個步兵師全員押上。

這一次做戰,以蒙古騎兵師為主,而步兵師主要是充當火力支援,他們可是帶著炮呢,而且還是新型的輕型6軍炮,重量更輕,攜帶更加方便,甚至只要一頭驢子就能把這種射程三里的炮拖著跑。

一路向北迎出三百多裡去,這個距離還沒有出包頭的實際控制範圍呢,甚至不遠處就有一個包頭的礦場,雙方迎頭相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烏拉手下十萬大軍,一水份都沒有,甚至連後勤都沒有,全靠一路上的那些部落提供,而劉躍馬事帶著四個騎兵師,半個步兵師,足足八萬人,而且真正的做戰主力只有四個騎兵師,步兵師還充當著後勤的角色呢,要帶軍糧,還要帶彈藥什麼的。

由於是一路向北,有大青山擋著,路況並不是太好,所以飛機並沒有派來,雙方都是探馬相撞,槍擊箭射,自然是手持騎兵槍,掄著騎兵刀的自治區一方獲勝,搶先得到了對方的訊息,在一片平坦的山谷擺開了陣勢。

烏拉也帶著大部隊一頭撞了上來,就在這片山谷當中,雙方擺開陣勢,不停的試探著,只不過每一次試探都以自治區一方的步槍齊射而獲勝,哪怕你蒙古人騎射再無雙,也無法與實際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了一戰水平的自治區部隊相抗衡。

在這無名山谷當中,雖然地勢平坦,也足夠寬廣,可是終究是有山擋著,除了正面相撞,沒有任何回旋餘地,若是放在從前,蒙古人仗著他們的騎射,絕對可以佔盡上風,但是今天,一切都變了。

當烏拉舉起了手上的彎刀,下達了進攻命令的時候,勝負就已經定局了,自治區展得太快了,除了火器用得最好的大明朝,其它人,還真沒有習慣這種熱兵器做戰的方式與方法,一路狠衝,衝進敵人的陣營裡,然後揮刀劈砍。

蒙古人才剛剛動攻擊,炮就響了,炮的威力稍,但是架不住數量多,射快,在騎兵衝鋒的馬蹄聲當中,將一的炮彈打了出去,轟轟的爆炸聲掀起了一片片的殘肢斷臂。

衝得再近一些,四筒散彈炮響了,這種經典的,只經過區域性改進的炮一直都在自治區的部隊當中服役,絕對算是武器當中的元老,威力大,射快,一炮四響,雖然再裝彈困難了一些,但是在做戰當中,一口氣打四炮,足夠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