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

陳瑀等人的決定,很久以信件的形勢寄了出去,為了迅速和隱蔽走了墨門的路子。

其實大家都清楚,涉外的書信,墨門會有很大機率攔截並且檢視到,與其事後糾結還不如大方一些。再則走墨門的路子,信件送達的時間也能快點。

丹楊郡距離下邳郡不遠,幾乎就是相鄰的兩個郡。從桃源鎮出發,走墨門的路子一天半左右就抵達了陳珪的手中。

很湊巧的是,就在一個時辰以前,袁隗剛剛來信,表示要推薦陳珪為郎官,以後必有大用,希望其能來雒陽出仕。隱晦提及,這是為了答謝陳球的大義,世家們會全力相助。

不得不說,當時陳珪的確有點心動。卻不想才相隔一個時辰,嫡系那邊就來了書信。

信件的內容很長,把墨門針對陳球真正死因,還有自治區的一些現狀,甚至袁隗可能會把他作為要挾的猜想,都寫了進去。墨門的人為了檢驗書信是否有問題,都花了半個時辰以上,否則只怕完全可以和袁隗的書信同時到達。

陳珪閱讀這封信,也花了半個時辰,才把事情的脈絡給梳理清楚。在看到幾位兄長決定遷墳的時候,不免有點心寒。當然他們也提出另外一個概念,那就是分家。

他們,也就是陳瑀、陳琮和陳韜三人,從此分出下邳陳氏,在桃源那邊建立丹陽陳氏宗號。只是這樣也未必穩妥,袁隗惱羞成怒下,說不定還是會想辦法折磨陳珪他們。

下邳陳氏,從祖輩陳屯開始,也不過是略有名氣,算是當地的土豪;真正起步是在爺爺陳亹那一代,官至廣漢太守;到達頂峰是父輩陳球那代,擔任過司空,也擔任過太尉。

嚴格來說,下邳陳氏雖然出過三公,但根基不穩人丁不旺,缺乏聯姻沒有外力襄助。於是在179年,成為了大門閥的犧牲品,其實也是很悲催。

不過別人大門閥早就看中了三公之位,沒有點根基的人,的確沒有這個福氣高居。如陳球者,兩次高居三公,都因為同年的地震和日食就被罷免。

再加上得知了陳球的真正死因,還有袁隗這段時間的計劃,再看他送過來的這份書信,陳珪都覺得後背有點發涼。他可不認為陳瑀他們分家了,袁隗就會作罷。

禍不及家人,這個規矩在漢朝可還沒有形成。

次日,陳珪到底還是下了決心,向所有的族人,甚至他的父親說明了事情的始末,然後悍然決定,遷墳!

這個決定在下邳陳氏的族人裡面,掀起了悍然大波。正所謂故土難離,離開熟悉的下邳到陌生的丹楊那邊居住,很多人心裡沒底。

“都給我安靜下來!”陳珪沒有發話,他的父親陳方卻是大喝一聲。

“這是當代族長的決定,我們這一脈也同意了這個決定!爾等願意跟著去的,就收拾好行囊,不願意去的,以後就不是我陳氏族人!這裡的田地,我們會留給你們,但以後不管出了什麼事情,都不要再來找我們了!”陳方高呼道,論魄力,他其實不亞於兄長陳球。

只是平時都是老好人一樣,很少管事,是故大家都以為他是那種可以忽視的存在。事實證明,雄獅威勢仍在,只是沒興趣和他們這些螻蟻計較而已。

旁系的那些族人當即就退縮了,最後眼看沒有任何人反對這個決定,陳珪下令遷墳。

整個下邳陳氏,最後有八成以上的族人隨著陳珪南遷。剩下兩成故土難離,陳珪分出了一部分土地給他們,讓他們以後的日子至少不會太難過。至於更多的,就沒辦法了。

一行人花了五天時間,才抵達了自治區外圍,超過上百人的遷徙使得製作身份證都花了一天的時間。原本自治區已經禁止外來人口遷徙進來,不過當聽說是陳瑀、陳琮和陳韜的族人之後,立刻派人請示了李煜。

後者也沒想到,陳瑀他們居然玩了這一手,仔細把他們三個召集過來才赫然發現,陳瑀和陳琮已經成了他的追隨者,陳韜甚至成了崇拜者,這個發現讓他無比欣喜,陳氏族人搬遷的事情,自然就落實下來。

甚至於,李煜還在桃源鎮外,陳瑀規劃下來的預定住宅區裡面,劃出了足夠的住宅基地給陳氏族人搬遷居住所用。甚至在公墓用地裡面,劃了一片專屬的區域出來,給他們遷墳所用,這一塊地不算大,但安葬個幾百人不成問題,以後完全可以家族墳區使用。

李煜的慷慨,也自然得到了陳瑀等人的感激,陳瑀和陳琮居然也直接成為了崇拜者。當然,這是看不到的實惠,真正的實惠是三人真正意義上的認主!

這意味著,陳氏已經依附於陵陽李氏,成為附屬家族,以後以李氏馬首是瞻。

“漢瑜,快來見過主公!”認主之後,陳瑀自然是把族弟陳珪拉了過來。

“屬下陳珪,見過主公!”陳珪態度倒也是誠懇,或許陳氏認主,內部其實已經做過了工作。於是正式認主之後,陳珪也能很快適應自己的新身份。

“漢瑜器宇不凡,應是肱骨之臣!”李煜差點沒有把持得住,且不說陳珪,他兒子陳登可也是允文允武,都是難得的人才!

“主公謬讚了,屬下愧不敢當!”李煜如此誇讚,陳珪不免有點動容,卻還是謙虛道。

“以漢瑜之才,當一方鎮長應不成問題,只是三鎮如今都有鎮長……若漢瑜不介意,可擔任桃源鎮的鎮丞如何?”李煜想了想安排道。

“主公,屬下有一事相求!”卻不想陳韜突然上前。

“你我之間無須客氣,有話但說無妨!”李煜笑道,沒有陳韜幫忙,陳瑀、陳琮和陳珪只怕都未必能夠到他麾下,更別說如今還直接認主了。

“屬下打算轉為武職,還請主公允許,哪怕當一個小兵也可以!”陳韜單膝跪下請求。

“這黔鎮鎮長當得好好的,為何要去當武職?”李煜頓時有點措手不及起來。

陳韜當鎮長這幾個月政績還是很不錯的,為官清廉不收受賄賂,尤其貫徹自己的重商政策,把黔鎮也經營得非常不錯,固然也有朱治的幫忙在內,但他的才華也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從小兵當起肯定不可能,李煜還不至於別那麼作踐人才。軍中也有文職,比如行軍主簿、軍法官和糧草官等……

“安邦(陳濤字)自幼就喜好兵法韜略,對行伍打仗之事尤為喜愛。只可惜家學沒有兵法韜略方面的事情,只能無奈擱置。如今自治區有專門的軍官夜校,屬下覺得卻是實現夢想的時候!”陳韜誠懇的說道。

“只是這行軍打仗,卻是難免要上戰場,是不是太難為安邦了?”李煜擔心的問道。

陳韜今年已經十八歲,準備就要十九歲,當然這是虛歲,不過這個年紀要習武只怕已經不太容易。真要上戰場,只怕會很危險。

“韜雖從小沒有舞槍弄棒,劍法卻有苦練,同時騎馬駕車也沒有問題。其他不足之處,可繼續苦練便是!”陳韜堅定的說道。

“如此……且任命你為行軍司馬,為典韋副官,可否?”李煜計較了一番說道。

十支部隊,其中典韋和關羽的部隊剛剛建立起來,正好缺乏足夠的副官。其實何止他們,黃忠他們幾個的行軍司馬也還沒有配齊。倒是早些時候,安排了劉行在祖茂麾下擔任屯將,圓了他的從軍夢。

“喏!”陳韜並無異議,這個職位已經很高了,校尉什麼的,他想都不敢想。

“既然如此,任命朱治為黔鎮鎮長,任命陳珪為黔鎮鎮丞,可否?”李煜看向陳珪。

“屬下並無異議!”陳珪也知道這是利益交換的結果,並無異議。

陳瑀已經是自治區的長史,陳琮則是陵陽鎮鎮長,若是陳珪還是黔鎮鎮長,那麼就給人一種陳氏佔據了自治區主要高層的錯覺。說不得,就要說李煜偏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算來,陳琮的位置,只怕也不太穩定了,只是缺乏了合適的機會和人選,以後有了別的人選,只怕陳琮要被調為桃源鎮鎮丞了。

想到這裡陳瑀他們,不免看了李煜身邊的歐陽行一眼,早些時候他因為被檢舉,在陵陽鎮鎮長的職位上被摘了下來,如今擔任秘書職位,卻是屬於幕僚性質沒有實權,地位自然也比不上長史。

不過考慮到別的幾個被檢舉的,都被直接斬首,可見李煜還是很看重歐陽行的。讓他重新當回陵陽鎮鎮長,未必沒有可能。

只是如今歐陽行卻似乎不關心這些,默默的站在那裡,臉上沒有一點表情波動,反而是叫人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不免讓陳琮稱奇,前段時間,歐陽行還是喜形於色的,如今怎麼就有如此大的變化?是經過大起大落,性格得到了鍛鍊?還是自暴自棄,已經對權勢生不出慾望了?

不管如何,事情到這裡已經告一段落。陳氏在桃源鎮設定了新的宗祠,很快就會建立起來,到時候選了一個黃道吉日,把先人安葬之後,遷徙就真的結束了。

陳氏這次來到桃源鎮,也賣了不少的田產和商店,帶了不少的錢過來。打算承包一批田地耕種,也有打算承包養殖場和林地的,更有少數打算經商,打算從行商開始做起。

不得不說家族就是家族,當安排妥當之後,上百個人爆發出了很高的效率。各種建設和工作都迅速開展起來。其爆發出來的活力,給人的感覺是陳氏的再次崛起,並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