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章 事了返鄉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章 事了返鄉去

楊浪這一晚對楊賜說了很多,尤其是慫恿楊賜在百官之上設定一個國會,並訂立憲法的這個概念,約束君王的行為。

這個行動可以是在袁閥上位之後搞,也可以是在現在就搞,不管如何對大家都有好處。

自古以來,孟子就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對於世家來說這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沒有到達那個程度之前,那麼就以自己家族利益為基礎進行展;但家族展到了一定程度,那麼就要上位當皇帝的了。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莫過於此。鋒芒過露的世家,最後總是不知不覺就被其他世家推上位,東漢的袁閥,魏晉時代的司馬閥都是如此。

換言之在華夏,扣除少數朝代的特殊情況,皇帝基本上都是被迫去當的。誠然當皇帝可以獲得更大的權柄,但若是阻止不了世家的展,那麼最終也會落得改朝換代,被新上任的皇帝追殺的下場。

是故每代皇帝,都如同報復性一樣,不斷的針對世家(唐明)。又或者試著如何和世家和平共處,大家相安無事(晉宋)。都說二十四史是二十四家史,何嘗不是這二十四的世家的抗戰史?君權贏了,國家延長十年二十年;臣權贏了,國家壽命縮短十年二十年。

老牌世家們最懂得深藏鋒芒,就算隴西李氏,弘農楊氏都有族人當過皇帝,卻在認可皇帝的族人身份同時,也在不斷與之作對,家族傳承才可以得到保全罷了。

那麼不妨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比如說一開始就限制君王,讓他成為一個吉祥物。名義上統御天下,實際上天下卻由世家門閥來共同治理。這樣是不是,就能規避不少的風險。

楊浪的意思就是逐漸內閣,由地方縣城全部有產者,共同投票,選出一個議員進入國會。君王要制定什麼政策,訂立什麼法律,所有議員都需要進行表決,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同意,政策才能施行。

不得不說,楊賜的確是被說動了。按照這個邏輯,君主也不能肆意妄為,看到某個產業比較賺錢,就要收為國有或者皇室專營。說不得,甚至皇室本身也是壟斷資本主義,也壟斷了某種產業。

但不管如何大家把蛋糕分好了,一則可以避免新的競爭者,二則也能避免誰鋒芒過露被推上高位。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證,關鍵風險可以得到規避。尤其重要的是,楊賜必須要承認,若糧食價格暴跌,家族必須要另外尋找出路,否則經濟會制約家族的展。

楊賜表示需要考慮考慮,實際上這就意味著他已經被說動。楊浪不會多廢話,繼續說下去說不定反而適得其反。

在楊府休息了一天,他便是回到了軍營之中,先李煜彙報了在楊府的情況。對於結果而言,李煜覺得已經非常不錯。畢竟觀念不可能轉變得那麼快,再則楊賜雖然是族長,但本身也不能真正代表整個弘農楊氏,是故和族人商量商量,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對了!他還問了屬下,主公要不要答應與楊氏聯姻的事情……”楊浪舊事重提,顯然也是在楊府的時候,被楊賜嘮叨得厲害。

“聯姻就算了,且不說一南一北雙方聯姻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只說我的愛情觀不太一樣,只要真正讓我心動的女人,雙方之間有了愛情,這樣我才會有成親的想法。

更別說卞玲瓏待我不薄,我也不能辜負了她。再則也不好讓堂堂弘農楊氏的嫡女,來給我當個侍妾對吧?”李煜搖了搖頭回道。

“這是主公您的決定,屬下話已經傳達,任務已經完成。”楊浪卻是推得一乾二淨。

其實李煜不知道的是,楊賜當時還有一個任務下達給楊浪。主要是楊閥的人已經探聽到,李煜的妻子卞玲瓏認了個幹妹妹叫做謝環,與楊浪關係不錯。是故若無法促成李煜和楊氏的聯姻,那麼就讓楊浪抓緊時間把謝環拿下,如此雙方依然有一層聯姻關係在。

雙方本來已經有點感情,楊浪說真的還真不希望這感情背後,帶上家族的利益。不過只怕就算日後他們兩人是因為感情走到了一起,別人也只會認為這是一場聯姻吧?

“好了,在雒陽的事情也差不多了。通告全軍,明天開拔,返回自治區!”李煜也懶得繼續就這件事情說下去,直接下達了軍令。

“那麼快就回去了?不在雒陽走動走動?”楊浪很是疑惑,要知道這雒陽可是世家門閥聚集的地方,誰來到這裡不逗留幾天,去各大門閥那裡走動走動。

“他們也不會待見我,去了也是白去。更別說早些時候還把袁閥的府邸給炸了,說不得別人還在想辦法暗害我,留下來給他們下手的機會不成?關鍵是老子頭裡有事,沒時間繼續在這裡浪費時間!”李煜笑了笑,把劉宏的詔書給拿了出來。

楊浪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劉宏怎麼回事,一口氣就把十多個縣城給送到了自治區的麾下,關鍵他看過地圖,武夷山和仙霞嶺一帶偌大的範圍,幾乎相當於也附送了。

關鍵是,官職居然也提升了。自治區相當於提升到了郡級,換言之以後李煜就是郡守,不過感覺就統治範圍而言,已經不下於州牧;武職也提升,官至建威將軍,這可不是什麼雜號將軍,貨真價實的大漢常設軍職。

下轄五個雜號將軍,偏將裨將校尉若干,顯然他們升遷也是必然。

袁渙被升為郡丞,顯然還是為了牽制和限制李煜;另外還有安排個名為荀衍的,擔任長史職位,卻是相當於頂了程昱的官職。

楊浪不知道荀衍是誰,但基本上可以肯定應該是來自潁川荀氏的族人。如此才華而言,應該不會差,就是不知道能力如何。

另外還有那麼幾個沙子,主要就是這十個縣的縣令,李煜不能免除。縣丞以下他可以任免,但縣令必須要留下來。或許是作為制約,果然劉宏不會讓李煜那麼輕易擴張勢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處就是武將方面,劉宏沒有安排沙子進來。想來也知道,就算進來,只怕也會被徹底架空,是故也就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軍隊允許提升到五萬人,但還是沒有旨意不得離開自治區範圍內,否則形同造反。後面這條其實有沒有沒有意義,李煜沒事也不可能拉著軍隊到處亂晃。

事情就是這樣,難怪李煜要那麼急著回去,原來是地盤增加了,正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自己的新地盤。這不屁股後面長了刺,坐不住了啊!

別的將領應該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聖旨似乎是昨天就已經傳下來了,只因為他休沐所以並不知道而已。楊浪對此自然沒什麼意見,他也懶得在這裡呆下去了。

都說雒陽是名利場,但名利場最是累人。除非真的有這個必要,否則一般人還真不打算牽扯進來。且不說那群老狐狸,就如同盯著肥雞般算計著自己,只說無邊無際的應酬也是頗為煩人。

大軍第二天就開拔,劉宏的確待李煜不薄,臨別的時候贈送了不少的軍糧。另外在軍備方面那也給了五千把環刀,五千面盾牌,五千套鱗甲,十多套精良鎧甲,馬匹都給了八百多匹,都是上好的戰馬,關鍵有公有母,完全可以留著後續繁衍起來。

待李煜離開時,天下黃巾軍已經平定,剩下些許賊寇只需要地方加強戒備就好。義勇軍已經不需要,是故朝廷就下達了命令,各地義勇軍有功者賞,但同時也勒令所有義勇軍就地解散。若過了期限尚未解散者,視同造反。

如此,世家們只怕也不好光明正大組建義勇軍了。再加上北軍五校和朱儁他們6續迴歸,雒陽的防備也開始提升,就算世家再組建起二十萬義勇軍,也無濟於事了。且到時候,就不是什麼如今勤王,而是光明正大清君側或者造反了!

雒陽沒有了危機,那麼李煜的大軍也就沒必要留著。後者也知道這點,這本來就是他北上勤王的主要原因。與之相對的,什麼黃巾軍則連配角都算不上。

說來也是真是諷刺,全國最大的叛軍居然不是主角,反而是那些打著勤王旗號組建起來的義勇軍才是正主。好在一切麻煩,否則萌芽前消失,這次勤王算是成功了。

“感覺不是滋味啊!”回去的路上,李文不免抱怨起來。

“有什麼好抱怨的?”李煜回頭問了句。

“打得不過癮,打得比較過癮的也就是白波黃巾了,但依然打得不爽!”李文抱怨道。

其他幾個將領雖然也沒說什麼,但看得出他們此刻心裡也不是很滿意。這一路北上幾乎是順風順水的,打了一場碾壓級別的戰爭,但實際上卻一點都沒有技術含量。

“說到底,黃巾軍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甚至不少將領都沒有學習過兵法韜略。若這樣你們還輸給他們,我可不饒了你們!要敵人的話,以後要多少有多少,關鍵是這次不少人經歷了戰鬥,見了血,這便是大收穫!

以前我就常聽人說過‘不見血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算平時鍛鍊得再好,沒有殺過人,沒有和別人拼殺過的士卒,總是少了一份血性!

看看如今後面這二萬餘士卒,他們的精氣神和剛剛出征時相比,可提升了不少!”李煜卻是覺得這次出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一則避免了劉宏被人換下來的危險,二則也讓這些士卒得到了鍛鍊,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目的達到了,也不需要繼續用兵了!

大軍回程的時候卻是比來時慢了不少,到底是衣錦還鄉,也不著急,是故就慢慢前進,五六天後才渡河回到了自治區範圍。

“我們又回來了!”踏入自治區範圍內的第一時間,李煜微微一笑。(未完待續。)8